揭秘拒稿背后:为什么期刊的某个栏目突然就拒绝接受作者来稿了?
在投稿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本十拿九稳的文章,莫名其妙就被拒稿了!
以前期刊的这个栏目是非常好投的,也发过质量很一般的文章;但是轮到自己去投的时候,期刊突然就莫名其妙变得严格起来,对文章查重、质量等要求突然就变得很高;甚至就算是质量水平很高的文章也通过不了。
原本以为十拿九稳,妥妥录用的文章为何还会被拒稿?
一般来说,如果期刊对作者比较友好,容易发表,再加上不收版面费,那么就会变成许多人的首选期刊,慢慢地,期刊的投稿量就会变得非常巨大,每年都发表大量的论文。巨大的投稿量同时会带来一些问题:
①稿件积压
“您好,由于期刊投稿量太大,已经造成稿件积压,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尽快处理您的稿件。”
来稿量比较高的期刊通常拒稿率也非常高,高达90%!因为版面有限,所以不得不拒稿。
②审稿人意见敷衍
审稿人的任务是提交可靠的审稿意见,如果审稿人的意见非常敷衍,甚至是非常粗暴;甚至经常不规范地让作者引用自己的论文。时间长了势必会对期刊带来不良影响——影响期刊的质量,也损害了科研环境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而期刊主编为了规避这一现象,就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减少期刊这个板块的收稿和送审数量,在初审环节大幅度拒稿。
“您好,您投稿到xxx栏目的文章没有被接受!”
③作者来源单一,稿件整体质量偏低
举两个例子:
例子一:在之前的文章就曾经说过,福建、陕西、贵州、甘肃等地方认可G4的比较多,但是不代表这些地区发文章就好发;因为老师们扎堆发表G4刊物,而造成稿件的质量整体偏低,来源单一,反而会让一些期刊不收这些地区的文章。
例子二:来自某高校的一位教师发表了A期刊,并认为该期刊的B栏目比较好发,于是这个高校的CDEF等老师都来发表这个期刊,但是往往后面发的人没有刚开始发的人那么容易。
就是因为如果期刊某个栏目作者来源单一,就会给编辑部和审稿人更多的时间来审查和筛选论文,只为了确保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表;而有些期刊为了减少麻烦,就会直接拒稿!
因此,在发表过程中,遇到期刊投稿量大、来源单一的板块,谨慎投稿!因为这将预示着不久之后期刊就会为了保证期刊的质量,来源的多样性而做出改变,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审稿突然变严、限制集中批量投稿、不收某个地区的稿件,完善投稿系统等;属实是前人惹祸,后人遭殃。而如果你已经投稿了,可能要等待很长的时间,甚至有可能突然就被拒稿!
如果你想获取更多关于期刊投稿的相关信息,欢迎加入中州期刊联盟“学术交流群”。来这里,一起打破学术信息差↓↓↓
- 看完学报的审稿流程,我想给你说,“别害怕,学报还是挺好录用的,勇敢投!”
- 真诚发问审稿人们,现在投稿是不是很难?被拒概率很大?
- 大中小学老师评职称都在发的《中国教师报》出重点选题啦!2025年这25个选题将被重点关注,优先刊发教师教育版!
- 25年高校评职称是网文的天下?新华网·学术中国原创论文竟然可以用来评正高,好消息!本篇来教你如何发主流媒体网络理论论文评职称。
- 发在这些期刊上,真的很容易被人大复印转载!24年最新教育学名单发布,尽快收藏!
- 预测| 2025年发文趋势或将大变:青年学者可能要崛起了!
- 最新!2025年中科院分区划分出炉!大类有变更!
- 发核心期刊难吗?难的话是不是该放弃发表?普通期刊容易发表吗?
- 核心期刊发表死循环:需要发核心期刊论文评副高职称,但副高以下发不了核心。你品,你细品!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