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拒稿背后:为什么期刊的某个栏目突然就拒绝接受作者来稿了?
在投稿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本十拿九稳的文章,莫名其妙就被拒稿了!
以前期刊的这个栏目是非常好投的,也发过质量很一般的文章;但是轮到自己去投的时候,期刊突然就莫名其妙变得严格起来,对文章查重、质量等要求突然就变得很高;甚至就算是质量水平很高的文章也通过不了。
原本以为十拿九稳,妥妥录用的文章为何还会被拒稿?
一般来说,如果期刊对作者比较友好,容易发表,再加上不收版面费,那么就会变成许多人的首选期刊,慢慢地,期刊的投稿量就会变得非常巨大,每年都发表大量的论文。巨大的投稿量同时会带来一些问题:
①稿件积压
“您好,由于期刊投稿量太大,已经造成稿件积压,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尽快处理您的稿件。”
来稿量比较高的期刊通常拒稿率也非常高,高达90%!因为版面有限,所以不得不拒稿。
②审稿人意见敷衍
审稿人的任务是提交可靠的审稿意见,如果审稿人的意见非常敷衍,甚至是非常粗暴;甚至经常不规范地让作者引用自己的论文。时间长了势必会对期刊带来不良影响——影响期刊的质量,也损害了科研环境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而期刊主编为了规避这一现象,就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减少期刊这个板块的收稿和送审数量,在初审环节大幅度拒稿。
“您好,您投稿到xxx栏目的文章没有被接受!”
③作者来源单一,稿件整体质量偏低
举两个例子:
例子一:在之前的文章就曾经说过,福建、陕西、贵州、甘肃等地方认可G4的比较多,但是不代表这些地区发文章就好发;因为老师们扎堆发表G4刊物,而造成稿件的质量整体偏低,来源单一,反而会让一些期刊不收这些地区的文章。
例子二:来自某高校的一位教师发表了A期刊,并认为该期刊的B栏目比较好发,于是这个高校的CDEF等老师都来发表这个期刊,但是往往后面发的人没有刚开始发的人那么容易。
就是因为如果期刊某个栏目作者来源单一,就会给编辑部和审稿人更多的时间来审查和筛选论文,只为了确保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表;而有些期刊为了减少麻烦,就会直接拒稿!
因此,在发表过程中,遇到期刊投稿量大、来源单一的板块,谨慎投稿!因为这将预示着不久之后期刊就会为了保证期刊的质量,来源的多样性而做出改变,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审稿突然变严、限制集中批量投稿、不收某个地区的稿件,完善投稿系统等;属实是前人惹祸,后人遭殃。而如果你已经投稿了,可能要等待很长的时间,甚至有可能突然就被拒稿!
如果你想获取更多关于期刊投稿的相关信息,欢迎加入中州期刊联盟“学术交流群”。来这里,一起打破学术信息差↓↓↓
- 审稿人是不是有病?细数那些让人崩溃的审稿操作!
- 为什么本科生/硕士生发学报期刊,必须要挂导师呢?你们学校的导师让挂名发论文吗?
- 我悟了!高校老师千万别没苦硬吃!评职称结项其实也没必要发核心期刊,发主流媒体更好!
- 科研人都在看的理论版报纸发表指南!
- 报纸理论版论文写作发表方法论,超干货!
- 新修订文件!研究生发表市级以上党报理论版和学术版论文可评奖学金加分!这些市级党报均开设理论/学术版,全名单附上!
- 思政论文发表版面费大揭秘:2025年在知网/万方/维普网发表思政论文得多少钱?
- @所有人!论文发表录用不是终点,忽略这一步,职称认定时全作废!重视起来吧!
- 2017年的回旋镖还是打回来了,所以南核今年应该怎么认呢?会不会和17年一样有过渡期呢?
- 评职称发论文,单位同时认可国际普刊和国内普刊时,发哪个性价比更高呢?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