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刊创始人:C刊的标准已经被破坏,背离初衷,已经走远了......细数C刊是怎么从学术标杆变成"学者噩梦"的?
最近在学术圈聊天,发现一个怪现象:大家提到C刊时的表情,跟打工人提到KPI时一模一样——眉头一皱,嘴角一抽,最后化作一声长叹。
就连C刊创始人,也曾公开表示:现在的标准已经背离初衷,走得太远了。
一位学生透露:“我就是C刊创始人那个大学毕业的。提到这个C刊,那个大学里面很多文科老教授直摇头。C刊里面,只有图情的收录和发表是正常的,因为创始人就是图情专业的。其他的类目,他其实根本不懂,造成目前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
C刊本来该是什么样?
C刊全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0年左右推出时,目标很纯粹:当个学术过滤器:帮学者从海量论文里找出真正有价值的。
最初的设想很简单:(1)看引用量:被同行引用越多,说明影响力越大;(2)看创新性:有没有提出新观点、新方法;(3)看规范性:研究过程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可靠。
这种设计初衷,本质上是要建立一套学术质量的认证体系。就像给优质商品贴上质量认证标志,帮助研究者在信息过载的学术环境中快速识别真正值得研读的文献。写论文如同嚼蜡。为了能在C刊上发文,很多人选择走“流水线”研究,只做那些既不会触雷,又能提高命中率的题目。比如用新方法验证老结论的,虽然方法酷炫,但是结论毫无创新;也有照搬国外理论套到国内案例的,看似高大上,实则新瓶装旧酒。这些选题虽能快速生产、容易发表,但营养有限。就像某教授说的:“现在很多C刊论文,读起来就像标准化流水线产品,漂亮但乏味。” 发论文像买彩票。在C刊投稿,时间成本高得离谱。许多期刊的审稿周期动辄半年甚至一年,某高校青年教师苦笑:“投一篇C刊,就像往黑洞里扔纸,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回音,甚至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看。”更让学者崩溃的是审稿反馈的模糊性,不少期刊的退稿意见极其笼统,比如“理论深度不够”“贡献不显著”,却从不具体指出问题所在。有的作者同一篇论文被拒3次,改个标题和摘要再投,居然就中了。让人感慨,投稿不是文章质量过硬,而是运气太好了。 不看质量看数量:一篇C刊已经满足不了毕业要求,3篇CSSCI不一定能评上副教授,高校学术已经卷到历史最高点,未来还有持续卷下去的趋势。看数量的时代,学者被迫水论文,为了达标,把一篇好的研究拆成好几篇发,或者跟风写热点。 怎么就走偏了呢? C刊的"变形"不是一天发生的,有几个关键原因:评价体系“唯C刊论”,职称、奖金、考核全看C刊数量,就像用高考分数衡量一切,逼着所有人去刷分;资源池子小,抢的人多,但是C刊数量基本不涨,而高校教师十年间翻了两倍,自然挤破头;恶性循环停不下来,学者拼命水论文 → 编辑审稿更严 → 学者更焦虑 → 继续水论文,最后连编辑都懵:"怎么投稿越来越多,好文章却越来越少?" 现在的结果:已经背离当初所设想的学术环境 真研究没人敢做 耗时5年的深度研究?等不起! 冷门但重要的课题?风险太大! 年轻人被压垮 白天上课晚上改论文,体检报告一堆警告 青椒们不是在写论文,就是在改论文的路上 创新被抑制:敢做冷门但有意义研究的人越来越少 学术浮躁:追求“短平快”,没人愿意花5年做一项深度研究 学术越来越像“应试”:研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猜编辑喜欢什么”。 有人苦笑:“读博前头发浓密,毕业时发际线比学术成果突出。” C刊的本意是帮助学术界筛选好研究,但现在,它反而成了束缚学术发展的枷锁。当发论文变成应试,当研究选题变成“猜编辑喜好”,学术的初衷就已经走偏了。 问题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正该关心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研究?——反而没人敢问了。如今的C刊,早已不再是纯粹的学术过滤器,而是演变成了一场让高校教师和博士生们又爱又恨的通关游戏。问问身边的学者,他们能给你倒出一箩筐的血泪史——
- 说一个大家很难认可的观点:C刊要求发表论文的作者是博士副教授身份,原因是为了减少被硬塞过来的低质量关系稿!你能认同吗?
- 掀桌!C扩发布重要投稿声明,允许一稿多投等!网友:就这几条声明,我愿意给他升C!
- 什么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章何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附最全自查攻略,你的论文可能已被选中!
- 给高额安家费,但是考核要求 4 年内发顶刊,拿项目;网友:堪比拿诺奖;为什么高校总是要制定一些老师们根本无法通过的考核要求?
-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现状:初审砍半(退20-50%),外审绞杀(退70%-90%),终审仅存5%!
- 急!论文投稿后才发现参考文献有AI生成的错误,请问会被退稿吗?求编辑解答!
- 在市级党报上发表理论论文,对评职称有帮助吗?
- 学术路线封神之路:博士-博士后-讲师-副教授-教授-四青-院士-诺奖得主;如何一路晋升成为顶尖学术大能?
- 长时间的审稿周期容易引发一个问题:两年前投稿的热门选题,两年后就会变得陈旧或者被其他人发表
- 评职称认可的主流媒体等级金字塔来啦!凡是单位认定主流媒体,等同于CSSCI期刊论文的一定要关注好!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