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期刊知识 > 正文

审稿慢、要求高、关系稿多、动不动就“掉核心”……但骂归骂,该投的稿一篇不少...为什么核心期刊做到了让大家一边骂一边投?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www.zzqklm.com日期:2025-04-12人气:68
核心期刊就像是一个“渣男”——人人都骂它,但人人都离不开它。高校老师、研究生、科研人员,几乎没人不吐槽核心期刊的种种问题:审稿慢、要求高、关系稿多、动不动就“掉核心……但骂归骂,该投的稿一篇不少,甚至挤破头也要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又爱又恨”的局面?

1、“核心期刊”是硬通货,没它寸步难行

核心期刊(如南大CSSCI、北大核心)早已成为学术圈的“黄金标准”,直接挂钩:

  • 职称评审:没核心?副教授别想了。

  • 博士毕业:很多学校要求至少2篇核心,否则延毕。

  • 科研考核:高校排名、学科评估,全看核心论文数量。

大家都知道它有问题,但短期内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所以只能继续“卷”。


2、核心期刊之所以让人又恨又离不开,关键在于供需严重失衡

  • 投稿量爆炸:全国几十万研究生、高校教师都在抢核心版面。

  • 期刊数量有限:真正被认可的顶级核心就那么几百本,竞争激烈。

这就导致:①审稿周期长3个月算快的,半年没消息是常态;身份歧视:②没博士学历、没高级职称?编辑可能看都不看;③关系稿:某些期刊的“约稿率”高达90%

3、为什么大家不投国外期刊?

有人会说:“国内核心这么难,为什么不投SCI/SSCI?”


  • 语言门槛:很多文科老师英语写作能力有限,翻译润色成本高。

  • 评审标准不同:国外期刊更看重创新,但国内学术训练更偏向“稳妥”研究

  • 国内认可度部分高校仍更看重“南大核心”“北大核心


所以,即便国外期刊审稿更快、更公平,很多人还是被迫“卷”国内核心。

一边骂一边投这种矛盾现象的背后结构性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理性看待和应对?


1、核心期刊的现实困境


(1)评价体系过度依赖核心期刊。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职称评定、项目申请、绩效考核等,普遍以核心期刊论文作为重要指标。这种“以刊评文”的导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核心期刊的投稿中,即使内心并不完全认同其价值标准。


(2)投稿竞争激烈,资源分配不均。核心期刊数量有限,而投稿量巨大,导致录用率低、审稿周期长。同时,知名高校和资深学者往往更容易获得发表机会,而普通院校和青年学者则面临更高的门槛。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加剧了学术竞争的激烈程度。


(3)国际影响力有限。中文核心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度相对较低,过度依赖国内核心期刊,可能限制学者的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

2、 为何难以挣脱这一体系?

(1)职业发展的刚性需求。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核心期刊论文仍是晋升、评奖、申请项目的“硬通货”。学者们即使对现状不满,也很难完全脱离这一体系。


(2)从众心理与竞争压力。当同行都在追求核心期刊发表时,个体很难独善其身。这种“内卷”现象使得大家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以维持竞争力。


(3)改革滞后,短期难见突破。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涉及多方利益,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学者们只能适应现有规则,同时期待渐进式优化。


尽管完全脱离核心期刊体系尚不现实,但学者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减少对单一评价标准的依赖:①作者方面:提升国际发表能力,平衡中文核心与国际期刊的投稿策略。②期刊方面:审稿时严格把关,减少低质量论文的录用,提升期刊整体水平。③学校方面:突出体系建设,创新评价机制。


核心期刊的问题,本质上是学术评价体系与科研生态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学者们仍需在现有框架下争取发展空间;但从长远看,只有通过集体努力推动改革,才能让学术研究回归本质——追求真理,而非迎合指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