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假新闻存在现状
一、假新闻现象的存在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因利益驱动而造成的新闻失实现象越来越多,而且内容广泛,造假形式繁多。
我国新闻媒体众多,每年的新闻产量不可计数,也因此,每年有大量的假新闻产生。《新闻记者》评选出的假新闻的内容涉及众多领域,涵盖广泛,在具体内容上,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及涉及名人的的假新闻数量较多;在表现形式上,有无中生有,道听途说,添枝加叶,粗枝大叶,要件残缺,偷梁换柱等。例如,《六小龄童死亡》、《19个月19名企业高管去世引担忧》等新闻都属于无中生有的典型。
二、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
1. 体制性失实
新闻行业有其自己的组织制度,我们称之为新闻体制。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传播工作时,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把关着新闻内容的真假。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基于其价值观和体制的影响,或多或少的扭曲事实,造成新闻失实。这种失实记者意识不到,也无法抗拒。平型关大捷说消灭三千敌人的报道、大跃进时期各地产量的报道。这些都属于体制性失实。
2. 利益驱动造成的失实
为了赢得更多的广告商的投资,吸引更多的受众成为媒介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一些假新闻就应运而生。最明显的就是炒作。新闻炒作长此以往,公众对媒体的的内容开始质疑,媒体的公信力日趋降低,这对媒体的发展造成阻碍。
3. 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记者由于在采访过程中偷懒,没有找到当事人,没有旁证或只听一家之言断章取义等一些列采访不深入的原因都会导致新闻的失实。
例如,2013年6月的“外星人事件”,在警方的调查中发现,“外星人”是李某用钢丝、骨胶、白色素等自己制作而成。如果记者在发稿前能够到现场实地采访的话,相信肯定能拆穿这种拙劣的骗术,而不是盲目跟风,编造假新闻。
4. 由于编辑过程中的误差造成的失实
有一个案例:一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城市大学内地学生与香港学生因授课语言问题爆发“骂战”,然而涉事老师及学生表示,根本没有报道渲染的那么夸张,“骂战”是子虚乌有。香港城市大学也向师生发出了澄清电邮。
这说明,新闻记者在新闻工作过程中缺少认真和独立思考的敬业精神。作为新闻从业者,不仅要报道新闻事实,更要寻求事实的真相,使公众能够从报道中获取新闻真相。
5. 社会上存在“失实新闻有理”论
新闻具有时效性,记者在调查时由于抢时间,加上不具有司法部门的一些侦查权力,所以有人对于此种原因造成的新闻报道失实认为应给予宽容;也有人认为,这则新闻内容感人,可以起到鼓励人们积极救灾的效果。一些媒体凭空制造一些英雄形象或者对其行为是推测出来的,并以“宣传需要”的借口传播出去。只要是假新闻,无论对社会有没有危害,都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损害媒体的形象。
三、新闻失实的应对
1.树立职业意识,摆正价值取向。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人民之间的纽带。新闻从业者要做好纽带和桥梁的角色。要有较强的职业规范意识,保持职业操守,并把职业规范作为从事新闻事业的底线。不能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而报道失实新闻,甚至违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扭曲夸大甚至凭空捏造假新闻,愚昧读者,欺骗社会。
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对新闻从业者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学习和教育。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完善新闻行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做到奖惩严明,对于新闻的报道,自下而上的做好把关工作,对于假新闻的作者实行严厉的处罚。
对于网络新闻同样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针对网站的管理制度,各个环节都要加强把关,发现失实新闻要立即删除,网络监管部门对发布虚假消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媒体自身做到杜绝假新闻的产生。用实际行动加强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
3.高薪养记者,完善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加上我国媒体数量众多,一些非一线媒体竞争实力薄弱,效益不好,媒体和记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放弃了职业操守,报道失实新闻,对新闻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相对物质而言,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加脆弱,需要保证新闻从业者的基本待遇,缓解他们的生存压力,消除利益和职业规范的矛盾。完善新闻从业者的保障制度,加强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4.加强对公众的媒介素养的培养
吸引受众是媒介进行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对受众进行媒介相关知识的宣传,使受众了解媒体的运作流程,具备一定的新闻传播的知识和素养,从相对专业的角度去辨别新闻的真假,主动监督媒体,这对减少假新闻有积极作用。
在现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及时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新闻的传播者,具备一定的新闻传播的知识和素养也可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面对众多的信息做到不轻信,也不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减少受众对假新闻的进一步传播。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