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意见
随着移动互联网提速降费深入推进,以碎片化传播为形式,融合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等内容的短视频成为炙手可热的流行元素。短视频行业在2017年彻底爆发后,随着监管的趋严,如今短视频的发展更加规范化,但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一、短视频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一)是短视频作为一种新时尚,成为信息行业新爆点
短视频一般指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时长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内容,由于其几乎为零的消费门槛、简单的交互设计、轻松有趣的内容和制作者一夜爆红的示范效应,在2017年迎来了彻底爆发,成为行业爆点。据统计,近年来各类新上线的短视频手机应用高达235款。快手、抖音、B站位居“90”后网民最爱前三甲。
(二)是监管逐渐趋严提升短视频内容质量,但用户增长态势放缓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对以抖音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平台进行了约谈,相关平台进行了相应的整改,使其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公序良俗。例如,抖音平台今年7月封禁了近4万个账号,清理3万余条视频,在审核、产品、内容等层面推出10项措施。快手也推出了官方账号“快手小管家”,定位于奖惩分明的执法者,对违规用户和内容进行公示通报,对积极维护社区环境、举报违规内容的用户予以奖励,引导舆论风向并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区生态环境。
(三)是政务号“抢滩”短视频平台,拉近与民众心理距离
继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后,各地党政机关纷纷开设短视频政务号,一改以往严肃刻板的印象,出镜“卖萌”,灵活运用当前的流行音乐舞蹈等形式,有效提升了宣传的整体效能。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500余家政务机构入驻抖音。网民认为,政务号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是用户红利逐渐消退,各类“短视频+”布局受到各类平台青睐
2018年6月短视频月独立设备数环比增长仅为3.7%。在用户红利期消退和短视频媒体平台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对于想要再入局的新玩家显然提出了更高的门槛和要求,以及将承担更大的风险。最早尝到“短视频+”甜头的一批“高玩”,其将短视频与自身领域的服务相结合,在短视频的用户红利期获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流量增长和媒体曝光,实现了叫好又叫座的阶段性成果。
(五)是短视频APP瞄准海外新兴市场,助力文化输出
有网民发现,海外那些很火的短视频APP,竟有一半是“中国制造”。天涯论坛文章称,中国的文化输出产品除了电视剧,网络小说外,抖音短视频最近崛起了,抖音软件已经席卷整个东亚东南亚,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年轻人玩抖音成风。不仅软件本身渗透很快,中国的抖音作品也在各国大受欢迎。这股年轻人自发创作的短视频,引领亚洲各国的年轻人的跟风,甚至欧美人也跟着模仿。
二、短视频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低俗、违法、无下限的内容仍然偶有出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短视频平台因内容“丰富多彩”而遭众多非议,比如抖音传播丑化恶搞英雄烈士的视频、农村未成年少女结婚生子并争做全网最年轻妈妈等短视频,被认为是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传递正能量等产生负面影响,不断舆论被诟病。短视频平台道德底线模糊,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
(二)是侵权盗版问题日益猖獗,不利于短视频平台的健康发展
短视频平台上存在一些令人深恶痛绝的“搬运号”,将别人原创的视频挪为己用,借此牟利。长久以来,短视频平台一直以其作为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事先审查义务为由而享受“避风港”原则的保护,这也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呼吁立法明确“模糊”地带,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对短视频企业的版权监管。
(三)是各类虚假营销信息时有出现,令网民叫苦不迭
观察发现,打开一些网络红人的短视频页面,各种品牌的衣服、鞋包、化妆品等就会映入眼帘。这些平台有的可以直接通过“购物车”按钮引导网友点击购买,有的则可进入微店页面直接营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的售卖没有任何鉴定和售后保障机制,真假难以辨别。有网民反应,这其中假冒伪劣、三无产品、价格虚高等问题却令人叫苦不迭。
(四)是青少年沉迷问题待解,“放过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陕西西安一名8岁的男童因模仿抖音上“胶带粘门”的整人视频,导致6岁的弟弟绊倒摔伤;一少年因为沉迷“抖音”长达3个月,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选择离家出走……虽然经过重拳治理,短视频平台上的低俗信息大幅减少,但有关未成年人沉迷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各种消息却持续发酵,“放过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五)是有网民担心短视频平台出现“千篇一律的社会主义正能量”气象,质疑监管过度
短视频对社会的影响持续增强,多家政府机关陆续在抖音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并利用视频的方式进行正能量的宣传,这其中也包括网警部门,希望借此打造中国警民互动的新路径。网民认为,在网警入驻抖音后,客观而言,这些娱乐花边、释放社会负面能量的新闻一定会大幅减少,但在整顿的同时,也引发另一种担忧:会不会成为中国官方的又一宣传阵地。
(六)是短视频对于舆论的生成和发酵,乃至线下的人群聚集经常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广电总局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封停“内涵段子”后,对此不满的“段友”聚会视频传播热度高涨,煽动类似的线下抗议行为。网络视频显示,至少上百辆车停在路中,还有些人则聚在路边,高喊口号,要求广电总局“给出交代”。有网民称,相关抗议活动通过短视频传播的速度较快,容易聚集声势,对线下人群的聚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有关部门的监管提出挑战。
三、意见建议
(一)是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引导多元共治
如今,对于短视频平台低俗有害信息的监管已见成效。但“显性”的低俗信息容易治理,“隐性”的易沉迷特性及消极主义、拜金主义倾向却不易甄别和引导。对于有着大量未成年用户的短视频平台来说,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短视频,如何构建妥善的防沉迷机制等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二)是整改需疏堵结合,鼓励平台思考如何承载有价值的内容
对短视频应用的监管应该持续下去,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巡查力度,扩大巡查范围,坚决将“三俗”内容从网络短视频中清理出去。但是,清理和封禁仍然只是“堵”,为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短视频应用也需要吸引更多优质内容的加入。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至关重要,管建并举的措施不可或缺。
(三)是主流舆论不能缺席,传统媒体转型短资讯脚部应加快
观察发现,短视频如今也成为了媒体们主“攻”的领域。不论是现场直播还是后期的跟进报道,相较于之前的图文报道,不仅在时效性方面有着显著提升,沉浸式的多媒体报道无形中也增加了报道的真实感。
(四)是商业模式变现应更加多样化,加强拓展外延市场
短视频应用在内容上的屡屡“越线”,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商业模式过于单一,仅靠广告收入来实现流量变现,那对流量的“渴望”就难以避免。短视频行业能否健康发展,也取决于能否寻找到更多商业化场景。
(五)是因地制宜发展短视频海外市场,可增强本地运营
36氪文章称,关于互联网企业出海拓展的一般步骤:即分“空军、陆军”两个阶段作战,首先通过互联网远程试探市场,如果得到一定数量用户的认可,再在该地区建立正式的办事处。对于内容型产品来说,需要更强的本地化运营。
(六)是需要进行安全性和商业伦理的前置性评估
人民网舆情文章称,短视频平台需要反思和端正企业价值观,克服程序员思维、技术至上逻辑。短视频产品和服务出台前,需进行其安全性和商业伦理的前置评估。互联网企业公共关系部门也要再定位。目前公关部门主要职能被理解为对外发稿以及应对负面舆情,无法参与企业核心决策,无法影响业务模式和产品模型,却常常需要在危机爆发后扮演“背锅侠”角色。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