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论语》中孔子的“孝”思想

作者:王柳涵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1-07-28人气:26042

读《论语》发现,“孝”字出现的频率不下十次,可以看出孔子对“孝”的重视程度。事实上,孔子对于“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吸收并传承了西周的礼仪文化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使得“孝”逐渐从宗教层面演化为伦理层面,进而构建出了一套“孝”文化。新时代,孔子的“孝”思想依然有其积极意义,提倡孔子的“孝”思想,能够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一、《论语》中孔子“孝”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养亲与敬亲

养亲是“孝”的最低要求,即赡养父母。这也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孝”行为。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子女,待子女长大成人有能力后也要赡养父母。但仅仅赡养父母,满足的只是“孝”的最低要求。随着父母年老体迈,子女要尽早赡养,否则父母会因无人照顾、无人陪伴而心情郁闷。《论语·里仁篇》记载:“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说,作为子女不能不知道父母的年纪,反而要谨记父母的年纪,要因父母康健为喜,以父母老去为悲。其实,这是在警示人们,在父母有生之年要及时行孝,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否则会抱憾终身。

满足父母物质需要的赡养,是孔子认为最低级的“孝”,还有比满足父母物质需要更高级的“孝”——敬养。当父母逐渐老去,人们认为只要满足他们的日常需要便可,忽视了父母的精神需要。真正的“孝”,不仅要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还需要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父母在逐渐老去时,更需要得到子女发自内心的陪伴和细心的呵护,这就是所谓的“敬养”,是一种从精神层面阐发出的真实情感。孔子“孝”文化强调了“敬养”的重要作用,升华了“孝”的内涵,引导人们重视父母的精神世界,改变了以往“孝”只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观念。

(二)顺亲与谏亲

在养亲、敬亲之后,便面临着一个问题——如果父母言行有错误,子女是一味顺从还是指出错误?这是子女赡养父母时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论语·里仁篇》记载:“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也就是说,子女赡养父母时,一旦发现父母言行有失,要根据实际情况温和地劝说,如果父母一意孤行、不听劝说,也不能因此埋怨父母、顶撞他们,还是要继续为父母操劳,做好子女的本分。父母并非完人,难免会犯错误。作为子女,应当对父母进行劝说,如果第一次劝说父母不听,要更加有耐心、更加孝顺,用孝心去感化父母,然后再进行劝说。如果子女对父母反复劝说无果后该怎么办呢?孔子认为,“孝”并非无条件的退让、顺从、隐忍。反复劝说父母,父母仍旧不听,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不是一味地退让、顺从、隐忍,否则小错不改很可能会酿成大祸。

(三)显亲与无违

《论语·为政篇》记载:“父母唯其疾之忧。”可见,子女一生平安康健是父母最大的期盼。子女患有疾病,父母会担忧不止。生老病死是人无法改变的,子女要在其他方面让父母不再担忧牵挂,不使父母蒙羞,要“扬名声,显父母”。作为子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光宗耀祖,使父母受人尊敬。《论语·学而篇》记载:“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便是“无违”在《论语》中的表达。父亲在世时,要看子女的志向;父亲不在后,要看子女的行为;守孝三年,父亲在世时立的规矩子女仍照做,这才是孝子。孔子认为,不管父母是否健在,子女的名声都与父母的名声挂钩。子女若想尽孝,就要多做好事,坚决不做有损父母名声的事情,即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在扬名显亲、无违父母方面,孔子进一步阐述了“孝”思想,使“孝”思想更加完备。

(四)友与爱

家庭作为一个单位,不只有父母子女,还有兄弟姐妹。《论语·学而篇》记载:“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一个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是不会犯上作乱的。孝悌,是仁之本,也是人之本。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体的,家庭和睦不仅需要子女对长辈的“孝”,还要友爱兄弟姐妹,这由最初的对父母的“孝”延伸而来。孔子通过对“友”“爱”的阐述,把“孝”从对长辈的爱护扩展到对兄弟姐妹的友爱上,使“孝”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五)丧与祭

当父母健在时,子女可以孝敬父母,闯出一番名堂光宗耀祖;当父母去世后,子女应该如何对父母尽孝呢?是否就不需要尽孝了?在孔子看来,父母去世后,子女仍然需要对父母尽孝,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去世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通过妥善安排父母的身后事、守丧三年、时常祭祀来实现。《论语·阳货篇》记载:“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可见孔子对守丧三年的重视。孔子认为,父母怀胎十月生下子女,子女出生三年后才能逐渐离开父母的怀抱,子女守丧三年就是对父母“三年之爱”的报答。同时,孔子主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诚心守丧即可,不宜追求享乐,也不宜过分悲痛。如果看到子女如此悲痛,日渐消瘦,疾病缠身,父母更是心痛,如此一来便是不孝。

三年守丧期一过,不代表子女对父母尽孝的终结。子女可以在父母去世后经常去祭拜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尽孝的方式之一。《论语·尧曰篇》提到“所重:民、食、丧、祭”。在孔子看来,与人民、粮食同样重要的还有守丧与祭祀。为追思父母、缅怀父母恩德、铭记父母恩情,子女可通过祭祀表达“孝”。

由此,孔子构建了完整的“孝”思想体系,丰富了“孝”思想的内涵,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论语》中孔子“孝”思想的时代意义

(一)对人的意义: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孝”思想被弱化。许多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把父母、亲朋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当作理所应当,一味要求父母付出,不懂得感恩,只知道索取。特别是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啃老”一族。“啃老”一族基本在被父母过分溺爱的环境下长大,导致其毕业等于失业,无法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选择逃避现实,躲在家中。子女成年本应照顾父母,减轻父母的负担,结果本末倒置,加重了父母的负担。“孝”是培养人们善良道德品质的基础,“孝”不仅局限于子女要对父母心怀感恩,而且要求人对社会感恩与行善,可见,积极发扬和传承“孝”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个人在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健康成长依赖于父母长辈、兄弟朋友之爱,因而必须怀有感恩之心,主动行善,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

(二)对社会的意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需要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社会成员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孔子的孝悌具有普世性,不局限在家庭内部,还强调友爱他人、帮助他人,从而使社会风气更加淳朴、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当今社会,部分人被物质利益冲昏头脑,人际交往充斥着猜忌与盘算。长此以往,社会倒退,人际交往紧张,人与人缺乏友爱之心,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宣扬孔子的“孝”思想十分重要,否则人一旦丧失孝道,变得不仁不义,社会必然无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论语》中孔子的“孝”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孔子的“孝”思想也有不合理之处,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新性发展“孝”文化,结合时代特征充分转化“孝”思想,形成具有特色的“孝”文化,使其始终保持活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