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探析
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和推广,加速了我国社会的变革,迎来了大众传媒时代,大大改变了社会整体的媒体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术,尤其是现阶段互联网和手机等信息传输媒介的应用,但是在加速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进一步压缩了传统广播电台新闻的发展空间。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广播电台新闻行业还需要积极寻求自身的变革,运用更好地新闻采编技巧顺应时代和行业的发展需求,运用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抢占社会新闻信息的制高点,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广播电台新闻传统媒体行业的新闻传播力和社会信息的影响力,这也是每个广播电台新闻工作者的发展目标。
一、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的内涵
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主要指在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加工过程中,一定的个性化思维理念和技术手段,从而来进一步优化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采编技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新闻的采访,另一方面就是新闻内容的编辑和加工。无论是新闻的采访还是编辑都需要一定的采编技巧,其是获取新闻信息和优化节目内容的重要手段。针对新闻的采访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深层次的了解新闻真相,向社会观众传递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因此是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的首要环节。而广播电台新闻编辑,主要是立足于前期的采访内容在技术和形式上进行二次加工。从而更加有效的凸显广播电台新闻的主题,让新闻内容层次更加分明。让社会观众更加直观的了解新闻内容。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崛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传统广播电台新闻行业的变革,对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二、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现状和不足
(一)采编理念滞后,服务宗旨落实不到位
广播电台新闻作为我国民生社会发展的窗口,是为社会观众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但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要性,采编理念滞后,自身的服务宗旨落实不到位。新时代下,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新闻媒体工作要切实围绕社会百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贴近群众,才能有效的反映社会民生,但是纵观现阶段我国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工作,其还没有将这种理念和服务进行落实,在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过程中,过于关注市场效益。缺乏对社会观众群体需求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偏离市场和群体定位,与社会观众的脱节,极大的影响其在新闻媒体行业的市场地位,在新媒体时代下无法为自身提供竞争优势。
(二)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队伍整体素质不强
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队伍是其在行业中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广播电台新闻不断发展的有利推动剂。但是现阶段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队伍整体素质不强,弱化了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缺乏高素质的采编人才,老龄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采编新鲜血液的灌输。其次,现有人员的专业化采编技术也有待提高,思维理念比较古板,缺乏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力。不仅如此,很多采编人员缺乏敏锐的新闻视角,对于潮流的热点新闻和行业宏观发展缺乏敏感性,大大降低了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效率。另外,现有的采编队伍整体的职业素质和知识储备也不高,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采访工作,对采编环境的应对能力和反应能力较弱,进一步降低了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效果。
(三)地方广播电台新闻采编利益目的严重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同新闻媒体平台的竞争日益明显。导致地方广播电台新闻采编利益化比较严重,很多节目的制作和新闻信息的传递都以经济效益为关注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效应。例如:对于节目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原本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渐转变为以获取节目收益和高市场关注率为发展目标,大大降低了整体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质量。不仅如此,很多地方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的商业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在节目中过度穿插广告,以此为自身带来经济利润,违背了电视媒体行业的群众价值导向,给广播电台新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的优化和创新
(一)创新采编理念和方式
新媒体环境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多元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复杂的信息环境,为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提出更高要求,对此采编工作要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创新采编理念和方式,树立明确的新闻采编目标和价值理念,深入社会基层,有效的贴近社会群众,深入落实社会服务的价值导向。作为采编人员要积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好宣传工作。除此之外,积极运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创新采编方式,围绕社会新闻素材开展深入调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积极开拓媒体互动平台,例如:贴吧、官方网页和微信公众号等,实现线上与社会观众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加速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效率,同时也进一步拓展自身的信息来源渠道。
(二)强化新闻采编队伍,提升竞争力
面对行业发展的压力,基层广播电台新闻的改革和创新还需要积极从自身队伍入手,积极引进和强化新闻采编队伍,为提升同行业竞争力注入活力。首先,可以积极面向高校和社会引进专业化、高素质的采编人员,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专业人员要具备媒体行业的基本职业素养,同时也要对现阶段新媒体环境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思维,以此推动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的改革和创新。其次,作为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树立主动学习意识,根据十九大会议精神的指导,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积极学习新思想、树立新目标,学习同行业优秀的新闻采编技巧和方式。
(三)科学运用新闻编辑艺术
广播电台新闻采编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采编人员具备敏锐的新闻视角,和科学的舆论导向,为了进一步优化新闻节目的整体效果,还要运用一定的新闻编辑艺术。在新闻内容结构和主题上进行合理编排,进一步凸显新闻内容的主要观点,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利用DV素材进行合理搭配,让新闻内容更具有说服力,其次,在新闻内容的加工和整理过程中,对内容和主题进行提炼,使新闻内容更加短小精悍,这是当下观众比较青睐的方式。对于时政信息的加工和传输,可以有效的融入十九代的会议精神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为社会观众呈现具有社会发展导向的新闻信息,进一步提升广播电台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价值。
(四)积极寻找切入点
为了更好的提升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效率,工作人员还需要积极针对不同素材的内容,寻找切入点,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提升对新闻素材的敏感性,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挖掘深层次的新闻信息,在调查的过程中也要联系发展实际,无论是采访方式还是对内容的加工和传输都要积极选取社会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社会观众的关注度,同时对于语言的运用,也要积极用简洁明朗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加深社会观众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同时也是新闻采编所必须要的职业技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离不开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由于现阶段同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大,对于传统的广播电台发展带来诸多发展压力。面对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采编人员要积极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正视和明确自身的不足,运用现代化的新思想和新技术为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提供支持。这不仅可以有效的带动广播电台行业的发展和改革,同时也为社会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平台,总之,优化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是推动广播电台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