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气象宣传分析
现阶段,在新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之下,舆论导向一直被媒体所引领。怎样在芸芸众生中把握舆论的主导权,既考验了当代媒体的水平,又考验了当代媒体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舆论座谈会上表明,应以“时度效”为着力点,调整节奏与战略,抓住机遇,展示“时度效”的要求,在新型传播形势下采用正确的方法做好舆论引导的工作,这不但满足了国家对气象宣传工作的要求,使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原理有所体现,还十分契合气象传播的法则。在众说纷纭、千变万化的舆论场合中,主流媒体尤其是广电想要使舆论引导力得到有效提高,就要摸清当前融合发展的形势,对“时、度、效”给予透彻的了解,根据媒体的定位与特征,找好入手点,在遵循气象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对局势进行掌握,并且进行语言方面的改善和创新。
一、融媒体时代气象宣传的特点
(一)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
“所谓“融媒体”就是应用互联网络,把电视、广播、报纸这些具有共性与互补性的媒体,对内容、人力、宣传等方面的全面融合,从而形成的新的媒体平台。怎样才能运用好融媒体平台做好气象服务,进行统筹规划、优化传播,充分运用并联合所用的平台,共同打造具有互动性、传播性、时效性、影响性的传播平台,为大众提供满意的服务,才是其主要目的。
(二)常规天气预报,即查即用是主诉求
气象服务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天气预报服务,以用户的即时需要为服务根本。在这个方面,与天气有关的APP及天气网站都做的非常好,可以达到即查即得。网站及APP因其具有较好的扩展空间,不但对天气能够进行预报,还增加了群众关注的扩展性内容、实时推送最新的天气预警、开通用户上传通道的时景天气等,使用户的常规性要求得到满足。
(三)非即时性天气资讯,联动发声扩大传播力
在天气资讯的内容中那些没有时效性限制的服务类别,比如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向大众宣传气象知识、天气科普等方面内容,弥补了天气预报的不足,这些内容受到大众高度关注,有时还有疑问产生,这就要求这些天气服务具有互动性强、内容简单易懂并且具有短、平、快的碎片化阅读特征。当前客户端类型的传播以微信、微博、资讯等为主要途径。观看自己喜欢的服务栏目,可以对相关天气信息进行及时收取,对信息进行推送的形式有可能会形成个人固定的阅读习惯。
(四)重大天气事件,现场直播增强共鸣
最近几年,由于新媒体网络直播的迅速进步,融媒体对重大气象过程的直播已经成为正常的现象,网络直播具有内容丰富多彩、实时双向互动等特性,用图、文、声、光等立体的传播方式,能够使用户与直播现场进行实时互动,就如同用户在直播现场一样,有着切身的感受。还能运用专家访谈、视频直播等报道方式对暴雨、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事件进行现场直播,不但增强了栏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使服务内容得到扩展、升华。
二、融媒体时代气象宣传的问题
首先,以主观印象思考气象宣传的现状,就会发现,在如今以融媒体为潮流的时代,气象宣传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气象的发展不仅要接受着新媒体的考验,还因为自身较为单调的内容而被限制。久而久之,气象在社会中的影响就会逐渐被忽视,甚至无法为社会群众创造根本性的价值。其次,多媒体的技术日新月异,我国的广告市场和受众也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变化而分散,逐渐倾向于随着新媒体的方向而发展。我国的气象发展也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最后,由于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主要是依靠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所以信息具有很强的复制性,信息的来源也变得更加难以确定。这就导致无法在宣传的过程中保证气象的真实性。
三、导致气象宣传出现问题的原因
如今,信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很多的新型媒体也应运而生。广告市场因此被分流,而观众也被不同的媒体吸引注意力。气象的发展因此更加难以进行。大量新型媒体的产生也引领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众多较为单一的媒体机构被彻底整合,原本较为单一传统气象宣传因此变得更具整体性。简而言之,传统的气象新闻资源彼此都是独立的,无论是采集新闻或传播新闻都非常的受限制。这其实非常不利于气象新闻的传播。而现在由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全国的气象新闻资源变得不再独立,信息资源的传播可以通过全国统一的大数据进行。新旧媒体的各种资源得以被整合,从彼此相互独立变为共同服务社会群众。最值得提起的便是气象资源的“中央厨房”,作为大数据时代产生的资源信息融合的代表,它具有以一元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发布、全方位播出的特点。
四、解决融媒体时代气象宣传的策略
(一)健全组织机制,提升宣传意识
现阶段气象宣传工作,逐渐变成了舆论向导,还聚焦了社会公众的共识。并且还在不断提升其现代化的水平。但是只有做到不断完善。气象宣传工作的领导制度,综合提升领导基层的工作水平,采用新型小组管理的工作方式,确保宣传工作经费设施与体制管理完善,才能保证气象宣传的工作推陈出新,进而保证气象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宣传活力
只有持续的完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发挥体制的作用。要对宣传工作的管理形式进行持续的探索,进而对气象宣传工作的培训制度、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进行完善,以确保宣传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要对目标任务进行细致的划分,进而落实工作责任。在各个单位的年终考核目标中加入宣传工作,依据部门来划分职权,发挥体制的影响。应始终对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坚持创新的思维方式,持续完善气象宣传工作的考评机制,设立更加完备的工作管理方式,对气象宣传的工作体制进行改进,设立业务培训的规则,并对目标管理进行细化,进而确保宣传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应发挥跟踪督导的作用,针对宣传工作,制定任务表格,进而实时监督工作进度。
(三)加强宣传策划,坚持舆论引导宣传工作
各级的气象宣传部门应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对管理的责任进行细致的划分,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在选择重点宣传报道的题材时,应当联系整体的核心工作内容,充分发挥组织通讯员的工作职能,对报道进行大力的宣传,进而使宣传工作的效率得到增强。在构建自身的宣传平台时,应当始终坚持“宣传促进发展的思路、针对核心内容开展宣传工作”使宣传的载体更加多样化,在全面展现基层气象事业的成就和变化时,应当具有权威性、合理性,以其新闻性与专业性来获得更多的受众。
(四)深化部门合作,扩大宣传影响
只有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充分做好宣传工作,才可以拓展宣传的途径,增强宣传的力度。进而为气象宣传营造更好的氛围,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气象。为了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可以对社会资源加以利用,通过与记者媒体的沟通,来与新闻媒体进行密切的合作。要善于发挥手机APP的优势,利用门户网站资源,通过气象影视来科普气象知识,对气象工作的特色和成效进行宣传,使其在社会中产生影响。
五、结语
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看法,他认为媒体竞争的关键之处即人才,媒体优势的关键环节就是人才的优势。作为气象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融媒体发展道路,通过不断的学习,对自身的融媒体新闻采编素养进行全方位提升。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