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土壤下的传统化图形设计——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图形虽说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图形”一词,绝不是一个新创的词汇。在我国的传统概念中,“图形”被认为是“图样”,在很多古书中都有记载。记载中的“图样”,已具备图形的几大重要特征,即功能性、说明性和复制性。
一、中国传统图形的风格演变
中国传统图形更多是以装饰图案等方式存在和传播的,从中国传统图形的发展历程和风格演变来看,大致可将其分为几个历史时期,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则由当时的文化、经济条件,人们的思维形态和审美意识决定。
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革史,从人类认识自然、敬畏自然到试图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映射到传统图形的风格演变史上,使得中国传统图形经历了率性天真、狰狞凌厉、古拙朴实、富丽堂皇、淡雅清新、繁缛精巧等几种大的风格转换,其间不乏经典之作。
例如新石器时代,就是以陶器作为介质的,风格定格在率性天真,纹样多为几何纹和抽象型纹样;在之后的风格演变中,商周时期的图形,是以青铜器作为主要介质,风格定位在狰狞凌厉,纹样多为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云纹、雷纹、乳钉纹;秦汉的图形,以画像石、画像砖、瓦当、漆器等作为主要介质,风格定位在古拙朴实,纹样多以人为主要描绘对象,主要题材为战争、宴舞、狩猎和升仙,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美学风尚;魏晋隋唐时期的图形,以石窟壁画、建筑藻井以及服饰、器具等作为主要介质,风格定位在富丽堂皇,纹样则受佛教文化传入的影响,以佛教代表祥瑞的动植物作为主要题材,纹样多为卷草纹、宝相花、花鸟纹、华盖纹、联珠纹等,体现了这一时期人们广阔的胸襟和开放的气度;而到了五代、宋元时期,图形则延续前代的主要介质,风格定位为淡雅清新,运用写实手法,更贴近生活,主要表现吉祥意味;明清时期属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人们渴求摆脱封建思潮和宗教意识的束缚,希望表达平民化生活,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这一时期的纹样风格主要定位在繁缛精巧上,追求的是工艺的繁琐和精细,而日常生活、历史故事、传说等题材也逐渐盛行,纹样除了山水、花鸟等,人物也开始大量出现。
我国传统纹样种类繁多,风格多变,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现代设计珍贵的元素宝库。
二、传统图形的元素选取
当今社会,媒体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世界被重重图形图像所充斥,容不得受众选择,一概强行进入受众的生活空间,但是在这种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受众对于图形图像的审美情趣品味在不断提升,设计作品要被受众所接受,并非易事。要使得图形受到关注,在现代图形设计中加入传统纹样的元素,不乏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偌大的元素宝库中如何选取所需要的元素,首先必须要清楚地认识所要表达的内容,所需表达概念的外延及内涵,从而确定风格定位,根据风格定位再来选择相应的元素。
三、传统图形的元素变化
在汲取传统图形元素的时候,一方面要保持原汁原味,另一方面要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和潮流走向,将民族性、时代性完美统一起来。对于从传统纹样中提取出来的元素,一般不直接使用,首先进行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包含着添加删减、分解重组和整合几个变化过程。
1、 添加删减
一般说来,简单的造型形式,会使受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是广受追求的。在风格定位、元素选取完成后,将有效传达的内容、元素添加进入元素,使得元素拥有的现实意义,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而对于元素中诉求本身无意义的内容进行删减,力求达到不因它的存在影响到关注点和传达效果。
2、 分解重组
也可将选取的一个完整的元素进行分解,在视觉传达中,不完整的元素或是造型结构往往能激发人们更大的好奇心。一个完整元素分解为片段性元素,再和另外的片段性元素进行重组,往往能获得极佳的视觉效果。在重组时,需要对片段性元素之间进行变化,运用同样的表现手法或是内在的联系进行沟通化处理,使得元素在画面中的共存成为可能。
3、 整合
在添加删减、分解重组的步骤完成后,最终对画面进行整合处理。整合处理是使画面美观、形式丰富的过程。设计不是普通的模仿和跟风,而是通过整合,创造出有独创性并能够让受众接受的作品。要完成有效的整合,利用统一的表达形式,通过少量对比提高关注点,注重形式美感,加入有效的时尚因子,打破固有观念并能引发思考,才能获得较高质量的设计,从而获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如何提取传统纹样应用到现代设计这个问题,应根据当今文化背景,优先考虑受众的审美需求,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设计思潮,使得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和形式融入到当今社会的生活中去。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