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细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细节”顾名思义,起关键作用的小事,是一种能影响全局的细微的易被忽略的物件或行为。在电视新闻中,就是新闻事实中的具体形象,细节通常通过特写来表现,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或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简短的过程。电视以采集、传递和再现图像、声音为特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和报道方式,把最新发生的事件、把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传递给每一个观众。受众看到新奇的事情,总是想了解得更多一点,充满着好奇心,电视新闻报道正好有这个功能,因此,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拍摄到重要的细节,有时一条好的新闻价值就在几个重要的画面细节上。比如我们常常看到的火场救援、抓捕现场等等,细节就显得尤为珍贵。评价一篇电视新闻的好坏,其实也可以通过细节来作为一个评价的标准。如摄像记者拍摄的画面细节或者文字记者对新闻事件细节的挖掘度。
一、 细节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发展,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人们似乎更喜欢信息“快餐化”。不过,这类新闻只是让受众了解一个新闻事件的大概,一些新闻背后的故事或者是深度的报道,需要记者深入、全面的进行采访、挖掘,才能更好满足受众。而一条好的新闻,也需要有故事有情节有细节支撑才能“活灵活现”。
宋朝大文学家王安石的《咏石榴》,有一句名言:“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说的就是典型的,有特征的细节的作用。大自然景色是如此,艺术的创作是如此,新闻报道也是如此。抓住、抓准了典型的细节特征,报道也就有了感染力,也可以有与众不同的角度。记者在采访时要努力到生活中,到新闻现场去观察、捕捉生动典型的细节。真实的细节,可以揭示事件的主题,强化人物思想,提示主题意义。
细节也是增加电视新闻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有经验的记者都十分重视在新闻现场观察、捕捉能反映主题报道的典型细节。
如在春节期间,《新闻联播》推出了特别节目 “厉害了我的国”,“一路回家”、“零点后的中国”等系列节目,走心的故事、新颖的报道方式让网友直呼新闻联播越来越好看了,越来越感人了。很多平凡人的故事和浓浓的亲情在电视上播出以后,深深打动了观众,同时也戳中了大家的泪点,接地气,贴人心。这一切银屏的完美呈现,之所以会引起大众的共鸣。除了主题选取的好以外,在每条片子中,记者也抓住了“感动点”,人物工作场景的细节,反映出了他们最真实的情感,从而也深深的感动观众。如《丈夫在火车上执勤 看到新婚妻子近在咫尺却只能隔车相望》记录长春开往三亚的Z384次列车长罗磊与他的新婚妻子刘颖擦“车”而过不得团聚,只能隔窗相望互诉相思的温情一幕。因为工作期间不允许带手机,罗磊只能用这种方式寻找妻子的身影。每次遇到这样的机会,虽然说不上话,但在两辆列车短暂的交汇中,他们都会挥手相望。镜头中,罗磊不断向妻子挥手,妻子刘颖抹泪相望的一幕感动了无数人。这一细节抓取的就非常成功,在真实的记录普通人的日常工作状态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们的奉献精神,让观众在看到这一幕后感受到默默奉献的人们不容易,从而对他们肃然起敬。
二、如何获取电视新闻细节?
电视的优势是对现场的真实记录,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多用同期声和现场声,多抓拍细节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凸显真实,而只有真实,才能吸引人、说服人、感染人和打动人。那么在采访过程才怎么捕捉新闻细节呢?
(一)做好采访前的充分准备
我们常说“好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做新闻也是一样。在确定选题以后,必须要对这一题材进行了解,收集资料,做好全面的准备,可以给予记者一种安全感,可以减少新闻采访的失误,更容易出好的作品。可以说准备是采访成功的前提保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即理论政策准备;题材情况准备,如对报道的人、事件、问题的相关情况和内外在联系进行透彻的了解,预先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立体印象。还有知识的准备,记者不是各类问题的专家,但是对采访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复杂概念事先进行学习,以获得正确理解。最后事务准备,包括摄像机、话筒、电池等采访的全套装备,因为现场稍瞬即逝,如果不及时记录,稍有疏忽,都可能因小失大。
(二)现场随机应变
采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按部就班的,记者要根据采访深入,现场了解的情况随机应变,特别突发现场,这就需要记者有敏锐的观察力,用眼睛去看,又要用脑子去思考,及时发现新闻事件中的亮点。“百闻不如一见”现场观察是采访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什么是现场最有价值的事件?什么是现场最能激发观众兴奋点的情节、细节,这些都是随着采访的深入,采访对象情绪、行为的变化仔细观察,及时捕捉,才能给新闻加分。
三、结语
当前,传统媒体进入一个转型期,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怎样才能脱颖而出,除了不断更新技术与时代接轨外,也要注重新闻的“内涵”,挖掘好新闻背后的故事,以细节取胜,讲好中国好故事,传递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作出更多贴近生活、符合时代特征的精品新闻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