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解读《记住乡愁》的文化意义

作者:夏莹来源:《视听》日期:2017-10-12人气:5804

一、《记住乡愁》的制作意义

 当下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无数人从村庄走出,去往城市实现梦想。乡村的景象日渐凋敝。随着现代生活多元化的兴起,一些传统文化渐渐被世人遗忘,“精神家园”成为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的内心期盼,“乡愁”成为了让人想起便唏嘘不已、黯然伤神的字眼。

 央视四套推出百集记录片《记住乡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梳理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聚焦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乡愁,深入挖掘和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其本身就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唤醒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领域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具有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传播对象的广泛性、传播信息的丰富性等特点,更重要的是电视能将原本在价值观念上有区别的不同层次的观众整合到与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中,促进了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趋同化,对社会文化有一定的整合作用。这对于受众价值观念的重构以及对树立和弘扬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纪录片《记住乡愁》便是秉承了这样的传播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着重要的传播价值。电视不仅能通过画面和声音将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存,更重要的是通过播放平台可以进行大范围的传播。电视可以让更多的受众了解中国几千年来悠久的历史以及其中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甚至可以让鲜为人知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核心价值观

   《记住乡愁》每一集故事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都是将古村作为探访主体,先是对村落的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介绍,再具象到村里的人和事,继而烘托出所要表达的主题。如在漆桥镇,孔氏后裔每年都会举行祭孔仪式,一袭汉服,一炷馨香的方式来纪念孔子的诞辰,在缅怀先祖功德的同时,也在重温着流传千年的家规祖训。这一集刚开始以历史为轨迹讲述了孔家后人对国、对民重情重义的故事,再有后来漆桥孔氏后人追随着祖先的足迹把重义轻利的文化根植在这方水土之中,成为每个漆桥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突出了重义轻利的核心价值观念。

   《记住乡愁》每集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来契合核心价值观内容,如归州镇是屈原的故乡,这一集记录了屈原生前“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奠定了中国文人的风骨,在归州人的血脉中代代相传。这种对祖国坚定不移,至死不渝的热爱,历经了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再如宝藏岩村,当地的居民来自不同的省份,但却产生出一种休戚与共的生活经验、相互扶持的情感,整个村庄成为了一个大家族,这是眷村的一个写照。在宝藏岩村有许多老兵,他们互相扶持,慰藉着彼此远离故乡的心。宝藏岩村就像一个熔炉,把各地的文化都融合在一起。而在当地有好几个像宝藏岩村这样的眷村,形成了一种眷村文化。体现了他们不忘根本、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着人们理解与践行。

   《记住乡愁》每一集记录一个村落,所体现的是各个村落传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人文情怀。例如,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的开湖节,通过开湖仪式表达当地渔民对自然的敬畏,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收成的期盼。梁子镇上的人们享受着梁子湖的丰富馈赠,也恪守着古老的传统,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鱼儿能更好地繁衍生息,梁子湖更是每年都会禁渔、休湖长达五个月,这也是当地世代传递下来的规矩。而后,节目介绍了当地渔民们的“渔帮”现象,即渔民结帮,这是为了求得生存,而帮与帮之间、船帮内部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船规和帮规,这些根据实践总结出来的船规帮规实现了船帮内部的公平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代代相承,展示了梁子镇人重规守矩的民风。再如赛汗托海村,这是一个流动的村庄,在这里生存的土尔扈特人遵循着祖辈的经验,珍爱自己的家园,辗转在四季草场之上。土尔扈特人牢记着他们的历史、古老的游牧文化,他们用演出的方式宣扬壮烈激昂的民族情怀,感染着每一位土尔扈特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个族人了解祖辈历史,从而更好地爱护自己的家园。

自古以来,孝道都是我国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在《记住乡愁》中所拍摄的这些传统村落有很多是以家族式聚居为主要特点,有着相同的血缘关系,往往受到自古以来传承的祖规祖训的影响,具有较为传统的孝道理念。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门头村瑶寨,村民将古训看做是对祖宗的一种承诺,心有敬畏。通过施行成年礼、祭拜祖宗石像、背诵祖宗古训、施行石牌制,来恪守祖训。这些规矩在村民心中起着诫勉和约束力的作用,从而自觉产生敬畏心理。门头村世代相传的祖宗古训主要是劝勉后人要敬畏自然,做善积福,因此门头村人世代相传着敬畏自然、爱护森林的自觉意识。

 像这种敬畏自然、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记住乡愁》中出现多次,传统村落对于自然的给予大多怀有敬畏、感恩之心,保护自然也成为了这些传统村落千百年来传承的法则规律。例如伊敏苏木的鄂温克族有一个习俗,熬完茶之后的第一杯茶要敬天敬地敬大自然。为了保护草原,鄂温克人宁愿在草原枯黄的时候,不烧柴取暖,不烧火做饭,只用提前准备好的食物度日,用这种对自己的克制,表达对草原的尊重。他们会善待曾经帮助过人们的骏马,禁止猎杀母鹿和小鹿。鄂温克人将果树看成上天赐予他们的珍贵礼物,不取尽用竭、不肆意损坏、在采摘时不损坏枝条。千百年来的游牧生活,让这里的人们积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经验,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和回馈始终保持着平衡,与万物都有着自己的法则。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草原非常脆弱,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他们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要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大自然。他们把草原、山林视若珍宝,更用传唱歌谣的方式教育后人热爱身边生机勃勃的植物和动物,遵循“只取所需”的法则,对自然始终怀着感恩的情怀,因此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守护了这片富饶美丽的家园。

 纪录片《记住乡愁》用镜头记录传统文化,将村落文化、村落历史与村民生活相辅相成地展现,使受众从多方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介绍传统文化的同时,向受众传递了“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观众看完《记住乡愁》后,可能不能立刻通晓仁义礼智信,但是哪怕只是记住其中一个小小的故事,也能如孔融让梨般受益终身。这其实恰恰提升了我们文化的传播效率。 观众在感悟中自我审视,端正自己的价值观,提高文化认同。

三、结语

 相较于城市的现代化面貌,乡村更多地保留了古老传统的文化原貌,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更让许多被世人淡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激发起世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使得逐渐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得以保护,避免越来越多的稀有文化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此外,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巨大变革离不开我国自身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兴起,我们更应该守护好属于中国古老且最宝贵的本土文化。现如今是全民信息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已是分秒之间,我们更应该利用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先进化让更多的受众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到真正的文化共享。与《记住乡愁》这部纪录片相类似的节目并不多见,影响力和传播覆盖率还是杯水车薪,在这呼吁更多的媒体人投身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去,努力将新时代的新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