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经济论文 > 正文

数字金融成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新引擎

作者:周文龙、张晓媛来源:《中国改革报》日期:2025-10-16人气:27

数字金融作为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重塑金融服务形态与流程的新兴领域,正深刻改变着金融业的运作模式。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金融服务在覆盖面、效率、体验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亟需通过创新实现服务质效的跃升。本文聚焦金融服务这一核心职能,探讨数字金融如何通过系统性策略赋能其提质增效,深入探究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有效路径,对金融机构把握数字化机遇、构建核心竞争力、切实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市场效率,并最终赋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夯实技术底座 筑牢服务升级根基

 

技术底座的坚实程度直接决定了数字金融服务升级过程中质效提升的边界与可持续性,是支撑服务升级的重要基石。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多维度强化核心能力的建设,推动核心业务系统向分布式和微服务化架构过渡,从而显著改善传统集中式架构存在的短板与故障隐患。

 

基于此,打造协同且高效的企业级数据聚合平台成关键一环,其能打破数据固有壁垒,做到跨业务条线数据的瞬间汇集、管控与融合。以这一数据作支撑,深度借助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艺,可以挖掘数据的实际价值。以招商银行“天秤”风控系统为例,其将行业内外多维度数据加以整合,实现了对交易欺诈的毫秒级精准识别与拦截,在明显提升风控绩效的同时,提升了客户体验的满意度,充分证实了数据驱动在精准服务及智能决策里的核心引擎地位。

 

此外,积极探索并合理应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能有效应对特定业务难题。例如,建行推出的“BCTrade”区块链贸易金融交互平台,依靠链上信息共享与智能合约的开展,大幅压缩了跨境贸易融资时长,提升了交易的公开透明度与信任水准,对核心系统、数据能力、前沿技术基础设施进行持续投入与优化,不仅为金融服务筑牢了坚实技术后盾,保障业务平稳高效开展,而且从本质上激发了数据潜力,为后续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及质效的飞跃搭建坚实支撑。

 

创新服务模式 拓宽质效提升路径

 

在稳固的技术底座支撑下,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成为提升质效的关键突破口,其核心在于以客户为中心,深度融入场景,重塑交互体验与价值创造方式。突破传统物理网点与标准化产品的局限,将金融服务无缝嵌入用户生产、生活、消费等高频真实场景,能带来“润物细无声”却精准到位的服务体验。蚂蚁集团的“310”模式便是典型,3分钟申请、1秒放款、0人工干预,将小微信贷完美嵌入电商经营场景;平安银行的“车生态”战略则贴合车主全生命周期需求,在购车、用车、养车、换车各阶段提供一站式金融及非金融服务。这种深度场景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的可得性与便利性。

 

同时,充分借助AI技术,可实现服务交互的智能化(如智能客服、智能投顾)与产品供给的高度差异化。工商银行推出的以AI为核心的投顾服务“AI投”,依据客户风险偏好、财务状况及市场动态,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建议,显著降低了专业理财服务的准入门槛。微众银行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开展联合建模,对信贷历史缺失的用户进行更精准的信用评估,实现了差异化的信贷定价及额度授予,拓展了金融的包容范围。

 

搭建或嵌入开放性平台生态体系,统筹内外部资源,提供超越单一金融产品范畴的集成式方案也不可或缺。中国平安构建的“金融+科技+生态”战略格局,依托“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等生态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涵盖健康管理、汽车服务、财富保障等领域的全景服务。通过场景式触达、智能型沟通、个性化输送及平台化生态协作,金融服务得以突破传统边界,以更低边际成本覆盖更广泛的长尾客群,提供更精准、便捷、多元的价值,在广度拓展、深度挖掘及满意度提升上实现重大突破,成为技术价值转化为客户价值的核心连接点。

 

强化风险防控 保障服务持续优化

 

数字金融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催生了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及算法偏见等新型风险,必须构建动态智能的风控体系为服务质效保驾护航。在监管科技应用方面,应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监管政策自动解析,实现合规实时预警;借助区块链创建不可窜改的交易存证机制增强反洗钱功能,借助智能合约自动落实合规条款。面对新型数字风险,要构建跨越云端的纵深防御架构来抵御攻击侵扰,开展数据最小化收集、匿名化处理及隐私计算办法保障数据能用且不可见。

 

另外,构建算法全生命周期治理机制,含有设计公平性审查、运行监控活动及投诉解释机制,防范歧视性信贷发生。在韧性机制建设层面,需打造完备的业务连续性计划与灾难恢复体系,按周期实施压力测试;创建多维度风险监测度量与动态预警体系,运用舆情探究捕捉挤兑迹象,借助交易行为的异常突变识别欺诈现象,进而增进与监管机构、同业间风险信息的分享与协同化解,强化风险防控核心价值,为打造可持续信任根基。

 

研究表明,夯实技术底座是质效飞跃的基础保障,需聚焦系统架构、数据能力与前沿技术融合;创新服务模式是质效提升的关键路径,通过场景嵌入、智能个性化和生态协同实现服务重构;强化风险防控则是质效可持续优化的根本前提,要求运用监管科技、应对新型风险并构建韧性机制。三者构成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技术是引擎,模式是载体,风控是保障。金融机构唯有统筹推进技术创新、模式探索与风控升级,方能充分释放数字金融潜能,实现金融服务覆盖面、精准度、便捷性与安全性的全方位跃升,最终有效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708.html 

上一篇:数字与实体协同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