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建筑软土地基加固技术探讨
摘要:为解决软土地基在建筑工程中所面临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不足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加固的应用原理,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建筑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加固
一、水泥土搅拌桩技术的基本原理
水泥土搅拌桩技术的原理基于土壤改良的概念,其核心在于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该技术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水泥等胶凝材料与软土在地基深处进行强制搅拌混合,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变形特性的水泥土搅拌桩。这一过程不仅涉及物理上的混合,还包括化学反应,即水泥与软土中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等胶凝物质,这些物质在土颗粒间形成网状结构,增强了土体的凝聚力和内摩擦角,从而显著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1-2]。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搅拌机械的钻杆在地基中旋转并向下推进,同时向土体中注入水泥浆。水泥浆与土体混合后,水泥颗粒逐渐水化,形成胶结体,这些胶结体填充在土颗粒间的孔隙中,减少了孔隙率,增加了土体的密实度,达到加固的作用。
二、水泥土搅拌桩的建筑软基加固的应用
(一)水泥浆配制
水泥浆的制备是一个基本步骤,直接影响到粉喷桩的成形和增强效果。配置的参数比例、流动性、凝结时间及强度等特征均须满足特定工程需求及地质情况。水泥砂浆的制备涉及到水泥、水、添加剂等原材料的选用以及配比的调控,从而保证水泥浆在搅拌时,能够有效使其与地基土完全混匀,从而构成一种综合性能优良、耐久稳定的支护桩结构[3]。为提高其性能,在配制时,通过掺加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可有效地改善其工作特性,并可使其具有更长的工作寿命,从而增强其均匀度和耐久性。水泥砂浆在生产中应严格掌握配料的称量精度、拌和均匀性以及混合时间,以防止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水泥浆的性质变化。由于水泥浆的性能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整体性能及整体的力学性能,所以在进行工程实施之前,应对其开展严格的测试与参数优化调整,以便得到最优的配合比,常用的水泥浆配比参数的范围如下表所示。
表1水泥土搅拌桩配比参数主要范围
配料名称 | 参数类型 | 常用参数范围 |
水泥 | 品种 | 普通硅酸盐水泥 |
强度(MPa) | 32.5、42.5、52.5 | |
水 | 水灰比 | 0.4 - 0.6 |
pH值 | 6 - 8 | |
减水剂 | 掺量(%) | 0.5 - 2.0% |
减水率(%) | ≥15% | |
缓凝剂 | 掺量(%) | 0.1 - 0.5% |
膨胀剂 | 掺量(%) | 3 - 5% |
其他添加剂 | 视情况根据需要添加 |
(二)搅拌桩钻孔
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中,灌注桩成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必须根据设计及工程实际情况,对成孔的埋深、孔径等进行合理的设计。为防止因制孔误差而引起的桩位偏离,既影响搅拌桩受力均匀,又会对整体基础的整体稳定及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必须依据地层的物性及施工规模,选用合适的钻机。在软弱地层中,钻机的稳定与钻进压力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过度的钻进会引起地层的干扰,从而影响成形,而太小又会造成成孔深度不够,达不到设计要求[4]。为此,在钻孔之前,必须先在同类地质环境下进行施工试验,以便得到最为合适的钻孔压力及速度。另外,在钻孔时要注重对土体进行防护,防止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软弱地层中,由于施工过程中会导致地层产生水平移动及地表下沉,为此,可采用防护桩或采用泥浆护壁等方法来减小对周边土壤的影响,保障钻孔质量。
(三)预搅拌浆下沉注浆
这一工序主要作用是通过钻出的孔洞向软弱地层中灌注水泥浆液,从而在土体内部得到一种既能满足工程需要的加固强度、又有理想的抗变形性能的混凝土桩。在搅拌机进行钻探的过程中,用高压泵送设备向土壤中均匀地灌注预先制备好的水泥浆。其中,灌浆压力的调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高的注浆压力容易引起地基的损伤,小的又不能确保浆液和地基的充分搅拌。在实际工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调节灌浆压力,使其达到理想的灌浆效果。在进行施工时,应依据搅拌设备的搅拌速率及浆液的流动性,对灌浆速率进行适当的调控,以保证浆液与地基之间的充分混合,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
(四)成桩质量控制
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成桩质量的监控是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关键是保证每个桩都满足设计指标,为整体施工奠定基础。在成桩过程中,既要考虑其自身的理化特性,又要考虑其整体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灌注桩的垂直度是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搅拌桩的准确位置及竖向钻进,必须使用高精度的定位装置(如图1)。其次,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搅拌充分,不均匀搅拌会引起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对整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搅拌,将水泥浆材料充分结合在一起,以保证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为此,必须对搅拌设备的转速及灌浆量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其与地基进行完全的混合,并使其成为一种均匀、连续的加固体。在施工完成后,可通过超声测试装置或钻井采样法,对搅拌桩的大小、深度及均匀度进行评价。成桩后的质量检测是质量控制的收尾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搅拌桩的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性等指标的测试。这些测试通常采用现场钻芯取样和实验室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评估搅拌桩的实际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非破坏性测试技术,如电阻率测量或地震波速度测试,来评估搅拌桩的整体质量。
图1 水泥土搅拌桩的定位垂直钻孔
三、结语
综上,在建筑工程领域,软土地基因其特殊的地质性质而成为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一大挑战,其低强度和高压缩性往往导致建筑物沉降不均、承载力不足,甚至引发结构破坏,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加固显得尤为重要。水泥土搅拌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地基加固方法,因其施工简便、成本相对较低、环境影响小等优势,近年来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搅拌注入水泥浆,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变形特性的水泥土搅拌桩,从而显著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文章来源:《产品可靠性报告》 https://www.zzqklm.com/w/kj/32519.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