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重新审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阐明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显得尤为必要。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与随之而来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而工业革命与社会大分工则使得世界的联系越发快捷紧密。
(一)新航路的开辟与地理大发现
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带来了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对货币的渴望不断加剧,欧洲本土金银矿藏有限,驱使各国为追寻传说中的东方财富,开启了探索新世界的航程。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国家的“寻金热”有着直接的关系。伴随着新航路开辟的地理大发现则使人们意识到世界的广大。
首先,由于地理大发现,民族和国家那因为地域限制而相对封闭的状态被打破。新航路开拓后,大大削减了陆上地理环境对交流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交往范围,促进了商业往来与人文交流。
其次,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一些欧洲国家为了满足自身扩大市场的需求,开始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拓展。这一过程在促进跨区域贸易网络形成、加速全球经济联系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和财富分配格局的调整,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工
英国率先发起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其他西欧国家也迅速跟进,随后,电的发明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而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则运用到了交通、通信等领域,这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转向机器大生产,分工协作也不断扩大,由简单的协作分工演变为社会化大分工,进而出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也使得生产社会化走向生产国际化,参与生产的各个国家之间往来和交流不断,整个世界联系不断加深。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资本的扩张本性是推动世界历史形成的主要动力,而资产阶级则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主体阶级。
(一)主要动力
资本具有与生俱来的扩张特性,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必然需要进行扩张。当本国的原料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国内市场已基本饱和时,便会开拓海外市场。资本由于其扩张本性会要求形成世界市场,从而推动世界历史的形成。
资本在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将自身的文明传播到这些新开拓的地域,这也使得落后地区的文明与生产方式受到冲击,或主动或被动地学习先进技术,融入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主体阶级
资本的扩张带来了地理大发现,新的大陆又成为西欧各国的新市场,资产阶级自然而然成为了开拓世界市场的主力军。资产阶级自诞生以来,不断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新兴科技不断发展,为各国的频繁往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但是资产阶级也拥有自身的局限性。资产阶级之所以要加强各区域之间的交往,只是为了让自身产品有更大的市场。资产阶级虽然破除了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但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是,在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资产阶级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虽然马克思所处年代世界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像当今这般紧密,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仍可为当今世界历史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以全球视野审视当今社会,具体分析不同国家的特殊性与把握共性。
(一)以全球视野审视当代社会
当今时代,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只有融入世界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在当今世界,科技实力在国家竞争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吸收学习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并推动自主创新,同时,也要注重人才的关键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我们需要怀有世界历史的全球视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
(二)辩证把握国情差异与发展共性
国家之间的交往包括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又要把握国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普遍规律。
在应对全球化挑战时,我们要坚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始终坚持全球化战略,把握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重庆科技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27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