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微纳结构增强电磁屏蔽的机理分析与验证
作为一种网格型透明导电薄膜,金属微纳结构具有高透光性[
在透明电磁屏蔽领域,透明导电薄膜要具有较高的光学透过率[
国外最早研究双层微纳结构并应用于红外滤波[
本文以方格结构为例分析了双层微纳结构的增强电磁屏蔽效能的机理,推导出双层方格型微纳结构电磁屏蔽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与全波软件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该电磁屏蔽增强机理分析与理论计算公式可扩展到多层微纳结构,具有通用性。制备了的双层方格微纳结构透明导电薄膜样品,通过实测进一步验证了电磁屏蔽增强机理的有效性。
2 理论分析及模型建立
2.1 单层微纳结构理论分析
1964年,Vogel等提出了一种方格微纳结构[
微纳结构理论分析一般以方格结构为例,其总透光率等于所有光学衍射级透过率的总和,可以采用遮拦比对总透光率近似表示[
(1) |
其中:2a是线宽,g是微纳结构周期。由此可知,对线宽和周期尺寸进行优化可提升透光率。
单层微纳结构作为一种感性导纳结构在电磁波垂直入射时的透过率近似表示为:
(2) |
其中,化简得到[
(3) |
将透光率公式和微波透过率公式化简合并,可以得到透光率和微波透过率之间的关系:
(4) |
由
2.2 双层微纳结构等效分析模型
本文引入双层微纳结构以提高屏蔽效能,双层结构的等效电路如
图1 双层微纳结构示意图及等效电路
Fig.1 Schematic diagram and equivalent circuit of double-layer micro-nano structure
双层微纳结构由两个单层微纳结构和一定厚度的透明介质支撑结构组成。由于单层微纳结构在等效电路中相当于感性导纳结构,考虑到一般情况,上下两个端口都为空气介质,中间支撑层为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一般透明介质,因此其等效电路为两个并联导纳之间串接了一段传输线。相对于波长,双层微纳结构的间距较近,因此这是一段紧耦合传输线,两个单层网栅之间会产生强烈的耦合作用。
3 电磁屏蔽增强机理分析
设双层微纳结构间距为,转化成电长度,得到其传输(ABCD)矩阵关系式如下:
(5) |
其中,εr为支撑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化简得到:
(6) |
代入到归一化矩阵中得到参数S,其中S21的表达式为:
(7) |
利用透射系数推导得到双层微纳结构的电磁波透射率为:
(8) |
由双层微纳结构透射推导机理可知,双层微纳结构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与电磁透射率密切相关,且这一微纳结构透射机理可推广至三层乃至多层微纳结构,具有通用性。
4 计算仿真分析与实测结果
4.1 计算与仿真分析
为验证上述双层微纳结构公式用于电磁屏蔽增强机理分析的正确性,鉴于镍金属相对于衬底具有良好的黏附力,因此设计了一种铜镍合金的双层方格形微纳结构。而PET介质作为一种常见的柔性透明衬底材料和金属嵌入介质的考虑,在本文中采用PET透明介质作为双层微纳中间隔离层。为了增强结构稳定性,减少金属与空气之间的接触提升微纳结构的抗氧化能力,将金属结构齐平嵌入到PET介质中,如
图2双层方格型微纳结构
Fig.2Double-layer square micro-nano structure
图3 双层网栅与单层网栅的屏蔽效能计算和仿真结果对比
Fig.3 Comparison of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 results between double-layer and single-layer grids
从
进一步,在微纳结构周期、线宽和金属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PET厚度对方格型双层微纳结构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PET厚度从50 μm增加到250 μm,分析结果如
图4 不同PET厚度下双层微纳结构屏蔽效能的仿真结果
Fig.4 Simulation results of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double-layer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PET thicknesses
4.2 实测验证及结果对比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机理分析和全波软件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制备了双层方格微纳结构样件,如
图5 双层微纳结构实物样件
Fig.5 Sample of double-layer micro-nano structure
采用光谱仪测试了样件的透光率,结果如
图6 双层方格型微纳结构的透光率测试结果
Fig.6 Measured light transmittance test result of double-layer square micro-nano structure
图7 双层方格微纳结构电磁屏蔽效能的测试与仿真结果
Fig.7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test and simulation results of double-layer square micro-nano structure
5 结 论
本文分析了方格型双层微纳结构电磁屏蔽的机理,推导出屏蔽效能的理论计算公式,这一理论计算公式可推广至多层微纳结构,具有通用性。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机理分析和全波仿真软件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加工了样件进行测试,样件的实测结果与理论和全波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在2~18 GHz内屏蔽效能大于45 dB,平均透光率超过了71%,样件具有良好的透明屏蔽性能。本文的机理分析为多层微纳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