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视点:马化腾发论文,大佬也来跟你抢版面
马化腾也发论文了,这无疑是本周最大的看点。最近,网友在中国知网搜索到马化腾的文章,最新一篇的日期显示是2020-06-15,大家纷纷表示,“马化腾都发论文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现在还有人不知道马化腾是谁吗?马化腾是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我们平时用的微信、qq都是腾讯的产品,你现在正在看的微信公众号也是人家的产品。想想你现在有多离不开微信,你就知道马化腾有多厉害。
诶,这年头,发论文本来就很难了,还有大佬要来跟我们抢版面,真是天理难容。
还别说,似乎大佬们都喜欢发发文章玩,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乐趣。
(好像马化腾论文还挺高产的)
看到大佬们的文章,你有什么看法呢?小编的感触倒是比较深,跟大家分享一下——

刚开始听说大佬也发论文的时候,有些吃惊,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刊物才能配得上大佬的身份呢?好奇的我赶紧上知网搜索了一番,不是核心,也不是学报,反倒是经常被我们“质疑”的普刊……
以《xxxx》为例,半月刊,有影响因子,2版起发。小小的普刊并不十分出彩,就是让一个本科生去发,还要犹豫一下要不要发,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知乎上也经常会有人提问,“发普刊会不会对以后做学术有什么影响呢?”在我们的认知里,发普刊就好像低人一等一样。
真的是这样吗?不,你看马大佬还发了这么多呢!有人可能会说,混到那个地方,发文章也就是玩玩,也不靠这个来评职称啊,又不用担心什么影响。
话不是这样说的。小小的普刊,也内含着无穷的魅力。
我们很多人都想要发核心,可是架不住核心的要求高啊,100个人里面能有几个人才发的了核心?更别提很多老师准备时间都不充分,核心要一年时间准备,你只用100天时间就想发核心,可能吗?
普刊虽然级别、加分不如核心,但是普刊也是管用的,发不了核心,靠普刊数量也是可以取胜的。
再者而言,一本期刊并不分好坏,分好坏的是个人的文章。我们去怀疑发普刊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如想着多提高一下自己的文章质量,只要文章质量可以,发普刊也会有很多引用量、下载量的。

作为腾讯的决策领导层,马化腾的日常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但是知网数据显示,他在2019年发文章数量是6篇,2018年是11篇。而我们很多人是在有任务量的情况下一年也才只有3-4篇的产量。
当然,论文不能量化生产,我们在考虑数量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文章的质量问题。
但是不得不说,保持一个高产的量总是有益的,文章不一定要发表,但是一定要有。
首先,文章是我们平时思考的产物。我们在教学、专业实践过程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思考,把这些想法形成文字表述,既方便我们记录,同时也方便学术传播。
其次,文章应该是平时积累的而不是一时写就的。很多人发的论文都是临时写的,我7.11想投一篇文章,提前一个星期谢谢就行了吗?你觉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质量高吗?能作为代表作吗?发普刊,人家编辑部说不定还嫌弃呢。最明智的作为就是,在平时的时候多写一些文章,既是对自己当下工作的一个验视,同时以后在用到的时候,也不用着急忙慌的再去现准备。
保持一个高产的论文数量可以让我们勤思考、多用脑。在当下的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做学术的就更要严于律己,多思考。

我们经常会抱怨科研任务重,发SCI难怎样怎样的,站在领导层面想一下:科研成果有助于树立学校的形象,是一个单位学术实力最好的展现。
以马化腾发论文来讲,我们是冲着马化腾的身份去看他写的文章,但是他的文章不也是一个帮助腾讯宣传形象的一个渠道吗?!腾讯做到这么大,在企业发展、经济管理等方面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论文既是宣传也是记录。
对于高校同样是如此,如果一个老师发了SCI,那么学校官网也是会在首页连续播报好多天的(如果没有重要事件,滚动播放两个月也是有可能的。)发SCI是学校科研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外展示学校实力的好窗口。
希望大家多多发SCI,多说一句,最近会出一个SCI投稿的教程,有需要的作者可以提前关注哈
人这一生,肯定会有很多比你优秀比你出彩的人,怕的不是他们挡住了你的光芒,而是比你优秀的这些人,还比你要更加努力。
借用网友的一句话,“马化腾都发论文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评职呢?”
- 说一个大家很难认可的观点:C刊要求发表论文的作者是博士副教授身份,原因是为了减少被硬塞过来的低质量关系稿!你能认同吗?
- 掀桌!C扩发布重要投稿声明,允许一稿多投等!网友:就这几条声明,我愿意给他升C!
- 什么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章何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附最全自查攻略,你的论文可能已被选中!
- 给高额安家费,但是考核要求 4 年内发顶刊,拿项目;网友:堪比拿诺奖;为什么高校总是要制定一些老师们根本无法通过的考核要求?
-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现状:初审砍半(退20-50%),外审绞杀(退70%-90%),终审仅存5%!
- 急!论文投稿后才发现参考文献有AI生成的错误,请问会被退稿吗?求编辑解答!
- 在市级党报上发表理论论文,对评职称有帮助吗?
- 学术路线封神之路:博士-博士后-讲师-副教授-教授-四青-院士-诺奖得主;如何一路晋升成为顶尖学术大能?
- 长时间的审稿周期容易引发一个问题:两年前投稿的热门选题,两年后就会变得陈旧或者被其他人发表
- 评职称认可的主流媒体等级金字塔来啦!凡是单位认定主流媒体,等同于CSSCI期刊论文的一定要关注好!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