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头!这所高校评职称不认普刊,你怎么看?
华北某高校人事变动,新官上任第一剑,先斩普刊论文发表量。该单位新规,评职称只能认可核心和四种非核心报、刊,对于目录外的其他刊物不予认定职称材料。
在该单位前三年的论文发表中,核心期刊数量不超过5。核心期刊对于作者一向要求比较高,北核要求公办二本硕讲以上,南核要求副高或者博士学历,其他身份职称也有能发核心的,但是相对要付出更大的精力。
盲目要求老师必须发核心,你怎么看?
声音A:强行拔高≠开启内卷=强迫躺平
职称圈、学术圈从来都是外行指导内行,制定政策的人很少去思考实际情况。本身单位可能就够不上发核心的资质,领导还规定不能发非核心,表面上看新领导是要带着走“科研强校”的路线,实际上已经脱离实际,强行拔高。政策下放到个人,老师也只能叫苦不迭。发不了核心干脆就不发吧,直接躺平。
声音B:普刊论文本来就没有什么价值,就不应该鼓励发,支持改制!
职称制度早就该改了,认可CN期刊就等于鼓励发普刊,老师都在普刊上打转,整个单位都无法获得提升。而且现在的普通期刊论文多是口水文,同质化严重,简直没眼看。不管评职称还是结项,就不应该鼓励发普刊,生产“学术垃圾”。有时间不如沉下心打磨好文章质量,发更高级别的刊物,也算是“得其所哉”。
声音C:职称文件修改要小处调整,不可大跃进。
职称文件可以修改,但是改动不宜过大,要能够让老师普遍适应,有拔高,就是比较合理了。如果文件制定太高,老师们都够不上,就会大大降低评职称的积极心,不利于本单位的成果产出。
对于评职称不认可普刊,你怎么看?
普刊值不值得发?
关于要不要发普刊,我们不能很武断的说,能or不能。凡事都讲究场合,普刊是否值得发,也要具体区分使用场景。
1.文件上写普刊管用的,可以发。普刊发表比核心省事太多,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该发普刊的时候也不要犹豫,尽早送审,以免耽误使用;
2.似似乎乎,不知道是否管用的,可以发。比如说保研、申博,在自己没有能力发核心的情况下,学报、普刊先投着,只要有成果不见得不可行。
3.结项等要求不高的,可以发。发论文有的是为评职称,有的是为完成科研分,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普刊可以做为第一选择,让自己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更有用的地方。
4.区分水刊和高质量普刊。有的单位会设置有期刊负面清单,或者自己如对刊物有质量要求,就需要慎重选刊。
在当下,普刊依然有相当大的用途,我们不用视其为洪水猛兽,该发还要发。但是注意,普刊整改说不定什么时间还会卷土从来,我们发普刊也要未雨绸缪,注意刊物载体的质量,打磨好自己的文章质量……
- 报纸|市级党报和省级报纸发表有什么不同?评职称发市级党报还是省级报纸?附目前超级好发的报纸…
- 新手区|第一次给期刊投稿,发现全是广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准确地找到期刊投稿渠道?
- 论文发表定律:1月、6月发普刊,省钱;1月、7月、9月不投学报,慢到哭——这些投稿技巧学会不吃亏!
- 重要消息!核心期刊目录过渡期有效期终于有详细职称文件了,虽晚但到,以后提到核心目录过渡期就有据可依了!
- 扎心事实:如果你想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你必须保证手里有10篇论文在滚动投稿!
- 评职称,还能认可出书副主编吗?备案的副主编和不备案的副主编有什么区别?关于出书副主编,看这篇就够了~
- 期刊被核心剔除后,为了重回核心,能有多拼?
- 能独立发C刊的人并不希望C刊被取消......或者说应该取消的不是C刊,而是不合理的审稿、约稿、发文制度,相反应该增加c刊才是!
- 第一次见这种审稿流程——论文收稿后直接到退稿??!为什么没有中间的流程啊,是告诉我不用等了,后面会直接退稿吗?
- 年中,我总结了2025年论文发表的三大误区,唯期刊、唯时间、唯价格。针对新时期论文发表,我会给出全新的发表策略,进来看~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