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录用被退稿的现象也太多了吧?就像相亲市场一样:“备胎”太多,你的是待定,对方却在等更好的选择
录用通知居然不是真的“录用”?!白激动了......
又有作者在收到录用后退稿了......
“此刊去年九月份录用我的论文,系统显示录用待安排刊期,今日忽然发送退稿邮件。 如此不尊重作者,如此办刊理念,让人无法苟同。”
此前还有因论文没有发表而差点延毕例子
唉,这年头,期刊到底都怎么了?
这种心情,大概就像谈了半年恋爱,突然被通知“我们不合适”。
“备胎”太多:就像相亲市场:你是“待定”,对方却在等更好的选择。
期刊为什么敢“出尔反尔”?
1、部分期刊的流程“录用”非“录用”:有些期刊先给录用通知,再送外审审稿,这种情况下一般初审很快就会给“录用”;但此“录用”非彼“录用”,相当于初审通过的信号,但是仍然要经过外审的检验。
2、前期流程都很顺利 ,最后卡在查重上。不查重就投稿,是相当不负责任的。不查重的结果就是,如果文章录用,再后续编辑出刊前查重时发现过高,文章就会被退。
3、法律或伦理问题:如果在录用后发现论文涉及法律或伦理方面的敏感问题,为了避免潜在的风险,期刊可能会选择退稿。
4、学术不端行为:期刊一旦发现如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的行为,分分钟退稿没商量;有的期刊审查严格的,发现一稿多投的情况可能也会被退稿。
5、其他不为人知的因素:某些期刊编辑手握生杀大权,甚至因私人恩怨或利益交换随意撤稿。曾有学者因拒审某大佬论文,自己稿件莫名被退。
亲测有效的避坑指南
1、仔细看投稿须知,很多期刊会写“录用后仍可能退稿”。这相当于提前签了“不平等条约”,投稿前仔细查看投稿须知,以及弄清楚“录用后是否可能因非质量原因退稿。
2、查期刊“黑历史”:看是否有类似投诉。如果近三年频繁出现“录用后撤稿”,赶紧跑!
一键查询期刊投稿信息、核心收录情况,随时点评期刊,分享投稿经验
3、一般审稿的正常流程:初审1-2周,外审1-3个月,终审1-2周。如果录用速度不正常地快,三五天就有,那就要考虑是否是先录用再送外审的这种情况。
4、定期“盯梢”进度:系统状态≠保障!询问刊期安排在确定录用后,一定不要认为万事大吉,要及时观察期刊动向,及时处理校稿等编辑邮件,避免文章被搁置的情况出现。
如果真的已经被退稿,也千万别因此否定自己,立即转投其他刊物。别让时间成本滚雪球。
说句掏心窝的话
学术圈从不缺魔幻操作,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对研究的初心。
投稿就像谈恋爱——
遇到渣刊,及时止损;
找到良刊,彼此成就。
愿大家的论文都能找到“靠谱归宿”,
你的投稿踩过哪些坑?欢迎在评论区抱团取暖,我们互相支招!
- 审稿人是不是有病?细数那些让人崩溃的审稿操作!
- 为什么本科生/硕士生发学报期刊,必须要挂导师呢?你们学校的导师让挂名发论文吗?
- 我悟了!高校老师千万别没苦硬吃!评职称结项其实也没必要发核心期刊,发主流媒体更好!
- 科研人都在看的理论版报纸发表指南!
- 报纸理论版论文写作发表方法论,超干货!
- 新修订文件!研究生发表市级以上党报理论版和学术版论文可评奖学金加分!这些市级党报均开设理论/学术版,全名单附上!
- 思政论文发表版面费大揭秘:2025年在知网/万方/维普网发表思政论文得多少钱?
- @所有人!论文发表录用不是终点,忽略这一步,职称认定时全作废!重视起来吧!
- 2017年的回旋镖还是打回来了,所以南核今年应该怎么认呢?会不会和17年一样有过渡期呢?
- 评职称发论文,单位同时认可国际普刊和国内普刊时,发哪个性价比更高呢?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