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平台的发展现状研究——以微信公众平台“二更食堂”为例
自媒体自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更为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以微信公众平台“二更食堂”为例,研究“二更食堂”拥有海量用户群体、较高被观看率、互动性强、营销定位服务精准等有利因素的原因。分析“二更食堂”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流量、价值观偏颇、管理不善、内容低俗化可信度低等问题的现状,并对此针对性的提出要以内容为王、增强伦理意识、加强监管、提高传播内容质量及可信度的基本对策。
一、前言
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可一人开设多号、方便快捷等有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深受年轻人喜爱,已经成为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自媒体。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和企业进军微信公众平台,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突显,这导致很多自媒体人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抛弃初心转而追求流量和关注度,“二更食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二更食堂”曾拥有海量的用户群体,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开始自我放松,只片面追求点击量,过于粗制滥造,不注重自身内容生产与推送质量,最终落得永久关停的下场。现基于对“二更食堂”微信公众平台永久关停这一事件的基础上,分析自媒体平台的发展现状,探究当下自媒体平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自媒体平台发展现状
结合实际,现如今“二更食堂”的发展现状有如下几种:
(一)拥有海量的用户群体
据微信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用户数据统计,2018年微信用户首次突破10亿,达10.4亿,这直接的表现了微信公众平台拥有海量的用户群体,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二更食堂”属于“二更”旗下,“二更食堂”在腾讯、优酷等视频门户及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等移动客户端上拥有上千万垂直粉丝,具有坚实的粉丝用户基础,这表明了“二更食堂”并不是一家自媒体小作坊,而是一家自媒体公司巨头,作为一家掌握一定喉舌的自媒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具有较高的信息到达率和被观看率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通过这种方式,自媒体人能够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将信息推送到多个用户的手机中。而手机是现在用户每天都会随身携带的工具,这确保了微信公众平台有较高的信息到达率和被观看率。“二更食堂”就利用这种特点,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群发推送功能,使信息能及时到达到用户的手机中,让用户能随时随地的收看信息,从而使推文有较高的点击量。
(三)营销成本低,与用户互动性强
不用投入大量的资金,只需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并每天按时推送更新文章,就可以吸引大量用户的关注,获取经济利益。用户在收看文章推送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平台中的留言或相关推文下的评论与平台达到互动效果。“二更食堂”后台平时会对在平台上的留言设置自动回复的“晚安语”,从而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性与粘性。除此之外,“二更食堂”还会用红包策略、新年签等玩法与粉丝互动,让粉丝互动量极速上升,从而使粉丝量迅速超过百万。
(四)独创内容吸引眼球,营销和服务定位精准
微信以熟人社交为基础,能够对微信用户进行数据化分析,传播对象的数据化能让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媒体运营者对其目标受众进行精准定位。“二更食堂”的市场主要是面向年轻白领女性,鸡汤、温暖、励志类的故事内容是“深夜食堂”公众号的运营基调。在粉丝们最感性的深夜时刻,发布鸡汤式内容并与粉丝互动,调动白领女性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底层情感,与受众产生情感交流与共鸣。
总之,“二更食堂”之前的发展态势一片良好。然而,发展和问题是并存的,“二更食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依旧面临着诸多弊端。
三、自媒体平台发展问题
理性地看,“二更食堂”关停原因复杂,不能一味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有效协调,寻找被关停的根本原因。
(一)过于追求流量
对于自媒体平台来说,流量和阅读量就是一切,因此自媒体平台把粉丝量和阅读量作为衡量影响力和发展水平的标准,但这样就会导致许多自媒体平台无所不用地获取流量,哪怕是传播负能量,迎合低级趣味。“二更食堂”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窥私、猎奇心理,不惜铤而走险地发布低俗推文,虚构事实,其行为违反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突破了“七条底线”,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门槛低,自媒体人缺乏职业素养
自媒体又被称为草根媒体,因其具有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的特点,使得用户发布的信息主观性强,发布的内容更加自由随意、难以监管、不受控制,从而产生信息泛滥、信息虚假、信息侵权等问题。在“二更食堂”工作的工作人员中,很少是传媒类专业科班出身的,不仅不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深厚的理论基础,还不懂得传播的实质和内涵。
(三)团队内部管理不善
只有自媒体平台具有较强的团队内部管理能力,树立大局意识、效能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够提高自媒体平台的公信力,促进自媒体平台和谐健康的发展。“二更食堂”被永久关停就是因为其运营团队在价值观导向上出现了偏差,内容审核机制存在漏洞,运营负责人缺乏应有的管理意识,团队内部管理不善,才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四)传播内容低俗化,存在伦理缺失问题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自媒体都讲究流量为王,只要能获取流量,哪怕是挨骂也是心甘情愿的。在这样的理论支配下,自媒体操作者眼中,素材的金钱价值早已取代了人道伦理。“二更食堂”发布的低俗推文,借助媚俗的标题、恶俗的语言、虚假内容来博得关注,公然突破公序良俗的底线,进一步暴露出二更这样的自媒体在创业过程中价值观的扭曲和道德滑坡的严重。
(五)传播的信息可信度低
自媒体使话语权从精英集体向草根个体的转移,实现了传媒的平民化与去中心化,而网络的匿名性给了“草根群体”随心所欲表达自我思想的空间。微信公众平台“二更食堂”盲目的追求新闻发布速度和点击率,对推文中的事实情况进行不当描述,完全置信息真实内容于不顾,导致舆论的事实被观点取代,衡量舆论话语的标准发生异化,使新闻的真实性让步于点击量。
总之,近年来 “二更食堂”虽然有出现蓬勃发展的的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日益突显,这严重损害了自媒体的公信力。
四、解决自媒体平台发展问题的有效措施
结合上述对“二更食堂”问题的分析与探究,面对当下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困境,提出以下对策:
(一)要以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是自媒体发展的关键,是留住受众的法宝。作为自媒体人只有秉承负责任的态度,不断的提升自身写作能力,发布优质文章内容,做到信息文章的求真务实,才能支撑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二更食堂”因其在价值观导向上出现了偏差,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从原本的“内容为王”转变成了“流量为王”从而被市场所淘汰。
(二)提高自媒体人社会责任与伦理意识
从事自媒体平台的机构应该定期对自媒体人进行职业培训,定期培育自媒体人自身的伦理意识,从而增强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保证推送内容的真实性、让自媒体人都能关注公共事务,秉持人文情怀,遵循有关的道德伦理。对于“二更食堂”被封,我们要认识到信息内容本身所承载的价值和社会责任,以及作为一个自媒体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坚守的基本伦理观念。只有坚守道德底线,才能确保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引导平台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起追责和粉丝数、阅读量相挂钩的机制
流量越大,责任就越大。作为媒体平台,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严肃对待自己的职业,肩负起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二更食堂”出现这类事情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运营人员的疏于管理,运营人员对公众号的内容审核的缺失。建立起追责和粉丝数、阅读量相挂钩的机制,就会给自媒体平台敲响警钟,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谣言,以降低大部分用户被误导的可能性。
(四)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伦理缺失行为
对于当前自媒体平台存在的不良行为,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必须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媒体平台伦理缺失的行为得到有效的约束与规范。对于“二更食堂”被封,政府应使用相应的准则来审查伦理缺失的行为,要利用司法的权威性对部分媒体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威慑,从而约束自媒体人的伦理缺失行为,规范自媒体平台行业风气。
(五)建立网络监管系统,提高信息可信度
自媒体平台仅仅靠自我监督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建立网络信息监管系统并对网络用户进行实名制注册,从源头上追查网络谣言,杜绝网络谣言的广泛传播。想要防止“二更食堂”这类事件的再次出现,就要通过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社交媒体上传的信息进行严格地筛选,不时对语言暴力及不实信息进行审查和监管,规范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从而提高自媒体平台信息的可信度。
五、结论
虽然近年来自媒体平台日益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内容低俗化,价值观偏颇,管理不善等问题也日益突显,大大损害了自媒体公信力。问题丛生,既有自媒体本身过分追求流量的客观因素,也有媒体人职业道德缺失,传播内容低俗化、信息可信度低、部门监管滞后的原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媒体平台要想获得长期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行动。自媒体人要提升自身素养、提高文章质量、严格自律不逾矩;自媒体平台要通过自我审视、自我管理,规范行业要求;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让自媒体平台能够有章可循,使管理者监管行为有法可依。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