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情境分析
在叙事学中,叙事情境指的就是叙事角度,是由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不同关系构成,相当于是关于叙事视角的分析。德语叙事学者弗兰茨・斯坦策尔提出叙事情景包括三个方面:叙事方式、叙事聚焦和叙事人称。
一、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情境分析
(一)叙事方式有讲述(Telling)和展示(Showing)两类
讲述是叙述者直接现身进行叙述,其主观色彩较为明显;展示是叙述者隐藏在展示的情景背后,叙述者是一个反映者,他只是实录了被采访对象的话,不插一言,几乎让我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在《人民日报》优秀人物报道《热血铸雄关》中,采用了讲述的方式。记者王慧敏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对军民戍边情况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实地采访,文章中,记者以自己的视角,纪录和讲述了记者所了解到的、听到见到的多位克州军民的戍边经历和感人至深的鲜活故事。如文章中对大雪封山时,军民生活补给全靠战士用双手搬运,生活艰苦的情境描述,“在运最后一箱醋时,他脚下一滑人便朝悬崖下滚去。眼看就要跌下百丈悬崖,两个突起的冰柱子帮了大忙,把他卡在了中间。他虽然被撞得头昏眼花,那箱醋却仍被他牢牢抱在怀中。记者问他当时那么危急,‘你怎么不把醋扔了?’、李运敬说:‘全是下意识的。你不知道,这里冬天解决吃的问题有多难……’”
这一段中,我们能够清晰感受到叙述者——记者的存在,以他的视角、所见所闻、对事实的挖掘和追问,向我们描绘出克州军民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戍边战士的使命担当。这种叙述方式虽以记者主观的角度,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但这些细节的描述,扎根于记者的亲身经历,并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文字加以呈现,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场感的塑造极为真实。
(二)叙述聚焦
叙事聚焦是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聚焦分为外部聚焦和内部聚焦。外部聚焦近似于叙述,其聚焦者通常就是叙述者。内部聚焦是指聚焦者存在于事件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物。在《热血铸雄关》中,则使用了内部聚焦的方式,将故事内容的叙述焦点落在记者选取的克州戍边军民身上。
由于叙述者可能是事件的参与者,也可能是目击者,所以内部聚焦一般有记者视角和当事人视角等方式。记者视角采用如“记者观察到”、“记者了解到”、“我”、“我们”等表达方式;当事人视角是从新闻事件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来叙述的,在大多数情况不是记者。这样的叙述一般显得很真实。
在《热血铸雄关》中,就使用了当事人视角的内部式聚焦,聚焦的落点是不同的克州军民。记者将自己十五天的亲身经历融会贯通,采用了镶嵌式写作方法,即以记者十五天来的经历为时间线索,穿插他所采访到的人物事迹。与一般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同的是,记者没有对人物心理进行详尽描写,而是用大量记者亲自采访到的间接引语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和变化情况,如穿插了班长石磊的间接引语,讲述他在艰苦环境下坚守的理由。给人以一种“现场实录”的感觉,十分鲜活、具有真实感,却不失客观性。
(三)新闻叙事人称
在新闻作品中,新闻叙事主要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事有一种居高临下、俯瞰全局的效果,通常具有局外人的客观和冷静。而第一人称叙事由于自身的经验和历史构成叙述的基本对象,感情色彩和主观倾向是很明显的,因此从还原真实地角度来说,第三人称叙事显得更真实。
在《热血铸雄关》中,使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方式。按叙事情境理论,第一人称的叙事,在时间上是即时的,第三人称的叙事是滞后的。本通讯中,记者历了十五天的采访周期,文章中写的人和事,都是经他采访挖掘到的已经存在的事实信息,从叙事的时间上来说,是滞后的,而不全是记者亲自参与、即时发生的。本文中,记者若使用第一人称叙事方式,以记者的视角去讲述,也未尝不可,但难免会增添太多主观倾向和个人感情色彩,一定程度丧失了客观性。
在《热血铸雄关》这篇人物通讯中,记者并没有就某一个典型人物进行突出的描写,而是将他一路采访历程中所挖掘到的真实故事进行有机串联,也就是说,这篇通讯是由多达十余个生动的小故事组成,而每个故事都采用了第三人称写作手法,并注重直接引语的使用,而没有出现一句记者的主观评论,这也是这篇通讯区别于其他典型人物通讯的一大区别。
因此,使用第三人称的叙事人称,使文章跳脱出记者的主观判断和评价痕迹,使文章具有一种局外人的冷静与客观色彩,这是这篇通讯能够营造出强大真实感的一大原因。
三、总结
一篇优秀的长篇人物通讯,究其成功原因,来源于记者王慧敏“七分跑,三分写”的采写原则,如《热血铸雄关》的作者就通过细致且深入的对边关军民戍边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扎实采访,掌握大量可靠、鲜活、真实的第一手信息,并且记者在长达十五天的采访过程中,其自身也经历了大量不平凡的事件,这些事件真实可感且极具戏剧张力。在这样的条件下,记者在写作前,其素材已然能够满足对于新闻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如何将新闻写的真实可感,打动人、鼓舞人,便需要使用合适的写作和叙事手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我们的新闻写作如何通过合理的选择叙事情境来获得真实可感的效果提供参考:
(一)根据文章体裁选择合适的叙事情境
掌握大量真实可靠地事实信息后,记者应根据文章具体的体裁、要求选择合适的叙事情境。本文的叙事情境,虽同理论上能够取得最大客观性的,适用于要求客观冷静的现场新闻写作的“多展示,少讲述、采用限知视角,内部聚焦的方式、叙述多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情境不同。但就典型人物通讯而言,《热血铸雄关》的叙事情境却能将对读者的感染力做到最大化,营造出很强的真实感,并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典型人物的模范示范作用,更好地发挥引导舆论作用。
(二)人物通讯中写作中,采用讲述型叙事方式、第三人称视角以及当事人视角的内部式限知性聚焦的叙事情境,往往能够带来强烈的现场感,使读者深入其中。
(三)选择合适的叙事情境,应建立在记者扎实的现场采访基础之上,应与文学作品相区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扎实的采访带来的丰富素材,记者为获取新闻作品的真实感,只能依靠凭空想象,甚至杜撰,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有违新闻真实性基本原则。因此,到现场去,从现场带回新闻,永远是新闻作品写作营造真实感的最好途径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