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电视新闻时效性的主要对策
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主要指的是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在时间上的限度,通俗来说也就是新闻报道的时间效应。电视新闻,主要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因此时效性则是判断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标志。同时,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还关注新闻时间的传播时间与传播所带来的影响、效果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所说的新闻影响力。由此可知,时效性在电视新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电视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
(一)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真实性的内容是新闻报道的主要“载体”,而时效性则是推动新闻报道不断发展的“生命源泉”,这也是赢得更高发行量与收拾率的关键。对电视新闻而言,时效性则要求新闻报道需迅速及时,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简明扼要的内容展现给广大受众。报道时间距离事件产生的时间越近,这条新闻就占据了主要的新闻价值。如早在2011年以来,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就充分发挥海外记者站的主要作用,不断提升国际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来满足国内受众的新闻需求。2014年8月10日的伊朗坠机事件发生后,我国驻德黑兰站央视记者第一时间在英语新闻频道上展开与现场的连线报道,并在央视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高频率、多层次地进行最新报道,短时间内便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二)时效性也是提高观众兴趣、促进制作团队紧密配合的促进力量
对观众而言,能够比其他媒介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到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这无疑是一种可以吸引观众数量,扩大新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而新闻的时效性则要求制作团队需在拿到记者从前方现场收集的资料之后,应立即、有效地对所搜集的新闻素材,进行内容的编排与格式的排版,这样无疑也促进了制作团队之间的紧密配合与联系,促使他们在确保新闻事件时效性的基础上制作出更好的新闻节目。
二、提升电视新闻时效性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团队建设、协调工作体系
采编团队是由多个具备专业新闻采访与编辑知识的人才构成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血脉涌入了这个行业,这给电视新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然而,在新媒体不断发展与冲击的影响下,这些刚入职的年轻人缺乏一定的新闻采编经验,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新闻事件的“爆点”,也在确保了时效性的同时缺失了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这样也很难吸引广大受众。为了更好地提高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笔者建议首先要从采编团队入手,加强对采编团队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教育。不管是编导、记者、后期、策划、摄像还是主持等,都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在抓住热点新闻时,也要听从主编策划,进行合理的分工。另外,各地区电视台也可以根据台内部门的设置,灵活地调整采编人员,并结合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状况创新科学的采编方法,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电视台的采编模式,如创建“新闻采编融中心”,从“中央厨房”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协调采编团队的工作体系,使其各尽其职,并将自身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二)扩宽新闻视角、强化传播效果
在电视新闻不断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源、传播渠道与传播效果是传播过程的整个中心部分,也是提高新闻传播时效性的切口所在。传播源的控制则需要采编团队的不断建设与完善,而在传播渠道与效果方面,则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扩宽新闻视角,广泛设置各类新闻的采访点,并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报道手段来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并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1.加强各类新闻采访点的设置
在热点新闻产生的同时,其发生的地点与新闻办公场所有着一定的距离,记者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感到“事件发生地”,这样就很难确保所报道新闻的时效性。因此,如何缩短与新闻产生地之间的距离,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到新闻事件的全面资料,这是提高电视新闻时效性的首要着力点。尤其是在新媒体、自媒体等网络传播渠道不断发展的当今,许多受众往往都会在微信、微博或者是新闻客户端等平台上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事件,而不是从电视新闻节目中获取新闻,这就给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新闻采访点的角度出发,加强各类新闻采访点的设置,在各个区域内都设置一定的新闻点,一旦发生热点事件,那么记者还未到,新闻事件的具体内容就可以传至电视台,也方便采编团队后续的编辑与制作。像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就采取了这一方法,在全国各地区建立了成百上千个采访报道点,并与当地的电视台建立全面的沟通与联系体制,更好地将热点学新闻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地方台与中央台所建立的传播渠道,传至央视。
2.全面运用多样化报道手段
电视新闻虽然是从电视这一媒介进行传播,但是新闻节目背后却运用了多种高科技的制作与报道手段,并不仅仅局限于电视技术,这也就为电视新闻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应全面运用多样化的报道技术与手段。尤其是在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方面,多样化的报道手段可以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带来无限生机。例如在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今,电视新闻则可以借助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以及与受众互动性较强等特性,针对短平快式的新闻,可以采取“屏幕飞字”的方式在字幕区域进行播放,这样不仅可以使得观众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新闻咨询,也可以弥补电视新闻传播速度较慢这一劣势。
(三)加强观众互动、获取新闻反馈
观众是新闻事件的接收端,其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在传播新闻事件的过程中,传统的电视媒体也可以学习当今新兴的网络媒体,逐步加强与观众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这样不仅可以了解观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增加电视媒体对新闻事件评价的视角,也可以增强观众对电视新闻的黏性,进一步提高新闻节目的时效性与收视率。笔者认为电视媒体可以从新闻评论的角度来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不少地方台都纷纷开设了专门的新闻评论节目,这是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方式,只有从评论的角度出发,多收集观众的有关评论与想法,在节目中与主持人以及邀请的学者、嘉宾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有助于帮助观众透过新闻现象看到其中的本质,并获取到一定的新闻反馈。
综上所述,观众是电视新闻的主要受众,而时效性是新闻节目的基本特征。在如何提高电视新闻时效性方面,新闻媒体除了加强自身采编团队建设之外,还应多站在观众的角度出发,加强与网络媒体的联合,在确保新闻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赶赴现场,对新闻事实进行全面报道,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并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