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的方法与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的、海量的信息,达到消费、娱乐、了解实时热点等相关需求,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于程式化、严肃性的新闻报道方式早已不再满足受众需求,尤其是新闻联播类节目想要在受众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得不顺应时代,思变创新。2019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新春走基层"栏目继续发挥新闻力量,深入人民群众,再获受众好评。其中,该栏目于2019年2月10日播出的"相约在零点37分"这则报道受关注度最高。节目一经播出便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各新闻媒体、微博微信自媒体等各个传播平台纷纷转载转发,网友将这则报道中两位主人公郝康和雷杰之间的爱情故事称为"神仙爱情故事"。本文将以"相约在零点37分"这则报道为例对央视"新春走基层"栏目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相约在零点37分"报道的传播概况
"相约在零点37分"这则报道讲述的是在春节期间一对铁路情侣坚守工作岗位,共同坚守梦想的一则爱情故事。故事中男女主人公郝康和雷杰因为工作时间上的冲突,仅有在站台上短暂相遇的机会,而后又因列车晚点,这一对情侣最终只相见了1分52秒。电视画面里郝康递出的保温盒,送到雷杰手里的戒指,还有雷杰递到郝康手中的护手霜,两个人匆匆相见又匆匆分离,赚足了千万受众的眼泪。
"相约在零点37分"播出之后,央视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也相继推出相关内容,与同期平台内推出的新闻阅读量和转发量相比,仅官方新闻平台,如中央电视台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所发的相关微博的单条转发量近万,单条微博评论数突破4000条,单条微博点赞量达2.4万,视频浏览量达812万次。相比之下,央视同期播出的其他视频类新闻,大多数转发量不到1000,点赞量远不及一万(此数据仅指微博)。由此可见,"神仙爱情故事"这则新闻的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且受众反馈大多数为正面效果。因此,这一则报道无疑是相对成功的。
二."相约在零点37分"报道成功原因分析
(一)具有普世价值的新闻选题
所谓普世价值,即立足于自由、平等、博爱的基础之上,并不具有广泛争议的公共秩序以及风俗习惯。"神仙爱情故事"以"爱情"这一人类历史上永恒的主题为主线,以铁路工作人员郝康和雷杰两人之间的故事为缩影,通过介绍郝康与雷杰两人聚少离多,春节期间仍在各自岗位坚守的奉献精神,体现劳动人民默默奉献,为了梦想各自坚持,在爱情面前彼此尊重的行为品质。爱情这一主题容易在受众中间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一方面郝康和雷杰之间长期异地的恋爱方式是社会上并不少见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这则新闻传达出相互坚守的正能量,既反映了社会真实,也彰显出其中的新闻价值。
(二)以小见大、专注细节的报道角度
《新闻联播》主要以电视新闻节目的方式播出,电视新闻的特点就是能以声画同时传播,采用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等办法优化受众的视听感官体验。《新闻联播》推出的视频共6分51秒,视频时长需要多个镜头画面拼接组合,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一味地凑时长,视频想要真实动人,记者拍摄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把握尤为重要。
"相约在零点37分"这则新闻报道中有大量的细节表现,仅以男女主人公"站台相遇"为切入点,通过对主人公的采访揭示出男女主人公为了这场相遇所做的"准备"--由于工作时不能使用手机,雷杰只能在手机上交前给郝康发消息约定好到站时间,春运期间火车到站不一定准时,俩人能不能见上面全凭运气,这一细节的交代更说明了这次会面的"不容易"。而视频中郝康为雷杰准备的戒指和食盒,也传达出满满的温情,令人感动。这则新闻独特的报道角度、专注于细节的把控,使得报道有真情实感的流露,能打动人心。
(三)富有"人情味"的表达方式
"相约在零点37分"视频的解说词平实、接地气,贴近老百姓的平时口头语言并穿插大量人物采访,以人物最简单的口头表述体现主题。采访中郝康说了一句"就这样,坚持",这是对报道主题"坚守"最有力的支撑,不讲官话、套话和空话,使得电视新闻更有亲近感。
报道选取普通劳动人民为报道对象,报道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真正"走"到基层,关注老百姓的生活。[1]节目中巧妙设置悬念,多处展现戏剧冲突,从一开始就知道男女主人公想要"相遇"不容易,而后多处穿插男女主人公以前想要见一面的"艰辛",到最后火车晚点,相遇时间变短,再加上春运期间人流量大,没有手机无法及时联系等困难,男女主人公是否能会面始终悬在观众心中,这也让后来主人公的相遇显得越发来之不易,尤为珍贵。受众喜欢"接地气",喜欢真实,喜欢悬念冲突,而戏剧性能吸引受众注意力。
三.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的方法与路径
(一)重视人才培养,提升记者业务能力
现今"内容为王"的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记者仍然是重要的"把关人"。记者作为传播者,是信息传播链中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提升记者的专业素养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相约在零点37分"这则报道中,仅有2名摄影记者,1名文字记者,制作一则新闻不一定需要庞大的记者团队,只要记者个人业务能力够强,记者本人能脚踏实地,扎根人民群众,深入了解采访对象,就能做出好新闻。因此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对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发掘报道选题,重视与受众之间的联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新闻的选题来源于老百姓的一举一动。新闻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价值,一个好的报道选题能让新闻节目更有"看点",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还要注意联系受众,包括关注受众关心的新闻、报道受众需要知道的新闻,以及及时接受受众反馈等。[2]"相约在零点37分"以爱情为选题,讲述平凡岗位上平凡人的爱情,受众纷纷留言"居然被央视喂了一把狗粮"、"官方狗粮最为致命"等等这些调侃之语,可见,来自于人民群众的选题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这两位主人公正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对他们的故事的报道就是在讲述偌大人民群众群体生活故事中的一个小的方面、一个小缩影,像男女主人公一样默默奉献、坚守岗位的人非常多,正因如此,这个具有普遍性的选题大获好评。一个好的新闻选题需要发挥新闻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去发掘,不断探索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寻找好的选题。
(三)创新新闻表达,尝试故事性叙事结构
新闻写作中有"非虚构写作"这种写作方式,非虚构写作有着更为普世、更为现代的叙事精神,其特点在于从生活中寻找戏剧性,强调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再现和见证,强调新闻真实性的特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也可以尝试类似故事性的叙事结构,发挥电视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与故事性的叙事语言结合起来,立足于事件的真实性寻找戏剧冲突,利用电视节目的特点将其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加以编排,使节目具有悬念和冲突性,克服以往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程式化和严肃性的弊端。[3]运用多手法的制作手段、开发更广阔的报道视角、呈现更丰富的报道内容、领悟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以故事性的叙事结构创新电视新闻节目不失为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的更为有效的方式。
时代的发展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写出更有深意的文字、拍出更有共鸣感的画面、报道更多"有温度"的新闻。《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从推出之初便一直收获受众好评,并拥有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该栏目亦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提供发展借鉴。"新春走基层"如何"走"得更远,需要提升整体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平,今后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应重视人才培养、提升记者业务能力;发掘报道选题、重视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创新新闻表达、尝试故事性叙事结构等。唯有这样,"新春走基层"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基层"作用,传递社会温暖,弘扬社会正能量,取得较好传播效果。
本文来源:《声屏世界》:http://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