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新闻论文 > 正文

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优化措施

作者:杨红霞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1-07-28人气:1054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为当前中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内在驱动力。新媒体时代,社会呈现出价值多元化、世界观多极化等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面临诸多挑战。有效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特点的变革,将新媒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扩大化,不断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构建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生态,是新媒体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

一、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变革

(一)改进传播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跟随历史发展的脚步,在代代扬弃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精华的积累与沉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由最初的口口相传,到图文传播,再到近现代的声画传播,均以单向输出的线性传播为主。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的当下,信息传播方式从单向变为双向互动传播,从线性变成多维度传播。新媒体参与主体具有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双重身份,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众既接收文化信息,也成为二次传播主体。这进一步扩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并且打破了传播壁垒,使受众能够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构建中来,增强受众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促进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接纳,使民众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拓展传播渠道

回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历程,传统的文化传播渠道存在传播覆盖面有限、传播时效性不足等缺陷,制约了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新媒体时代,先进的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实现了即时传播与广泛覆盖,只要有网络,人们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实时获取信息。在此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每一位传播主体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实时传播。例如,人们在体验特色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将利用手机拍摄的照片、视频实时上传至网络,就完成了一次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传播主体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实现实时的互动交流,使传统文化时刻处于动态的传播过程中。

(三)变革传播特点

传统媒体传播模式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具有传播主体专业化、传播形式单一化等特点,在传统文化专题性、系统性传播中具有优势。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主体多元化,呈现出去专业化特点,传播形式丰富,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新媒体平台中,每个人都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体,通过上传图文、视频等传播自己关注的文化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文化观点。因此,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表现出个性化特点。随着社会变革,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特点,信息传播的整体性被打破,优秀传统文化被分割成众多的文化碎片,以供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接收信息。新媒体时代,人们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自行筛选,并进行二次创作,推进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创新性转换,使其与受众心理更加契合,提高受众信息接收效率,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格化生产。

二、新媒体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一)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结构

新媒体实现了传播技术手段的融合,同时实现了传播理念与内容、文化的转换,构建了文化传播多维度、多层次结构,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结构得到优化。具体来说,在传播理念方面,新媒体在融合大众媒体优点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新媒体既关注文化经典的整理与文化深度的深入,重视传统文化传播的知识性、准确性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同时又可以借助新媒体传播的高效性、便捷性、趣味性等优势,扩大受众范围,吸引受众注意力,提高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深度。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构建了权威性与趣味性融合、兼顾完整性与针对性的传播结构。在传播内容方面,新媒体传播可以把传统媒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阐释作为传播资料,进行创新性转换后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进一步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受众的距离,使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二)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空间

新媒体传播具有广泛性、时效性优势,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速度,实现了多向互动传播,扩大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空间。虽然新媒体碎片化传播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其具有传统媒体传播不可比拟的海量性、瞬时性以及互动性,能够激发受众兴趣,吸引受众注意,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空间。面对全球不断向互联互通发展的未来趋势,新媒体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外输出的重要渠道,能够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明。

三、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优化措施

(一)优化传播环境,加强文化传播顶层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国家和民族强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营造了良好环境。新媒体时代,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样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文化传播设计,从而使其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系中,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国民文化精神,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首先,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力相结合,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次,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坚定文化自信相结合,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借助影视化等新媒体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后,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黏合剂作用,提高文化传播高度、扩大文化传播范围,将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创新传播方式,全方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创新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关注文化传播的创新性发展,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远山、深巷中走出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通过媒介融合,运用全新的文化表达方式,为受众呈现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打破传统文化固有的“历史圈”“文化圈”,合理结合流行元素,采用跨界多元的方法进行文化的创新演绎,扩大受众范围,实现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节目将珍贵文物从博物馆中“请出来”,再通过明星参与的方式,讲述或演绎文物的一生,通过传统与流行的碰撞、文化与娱乐的互融,以贴近受众、实现受众广泛覆盖的全新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受众,加强受众文化理解,增强受众文化认同,坚定受众文化自信。

(三)引领传播方向,发挥优秀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瑰宝。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优化还需要重视引领传播方向,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利用新媒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在进行视频展示、文字解读等的过程中,重视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关注文化对社会规范、价值的引领以及精神的激励,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与民族的强盛需要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以文化兴盛为必要条件。实现文化兴盛,必然要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新媒体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渠道、特点发生了巨大变革,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就必须优化文化传播环境,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重视传播方向引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为推动中华文化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