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新闻论文 > 正文

媒体融合时期电视新闻记者“四力”提升途径——以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为例

作者:高艺娉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08-25人气:1472

记者作为新闻有效传播的重要媒介,综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新闻制作的质量和效果。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四力”的重要作用指出:“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1]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新目标。吃苦耐劳、“脚”量四方;善于洞察、火眼金“睛”;勤于思考、武装头脑;融合报道、笔耕不辍。在媒体融合时代,广大电视新闻记者应努力增强“四力”,全力承担起新时期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从电视新闻记者从业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四力”一直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能力和重要能力。说到“基本能力”,是因为“四力”是新闻记者从业的基本资格和基本素养,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说到“重要能力”,是因为从入门记者到优秀记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优秀记者的“四力”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需要日积月累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需要从实际工作中不断推敲和反复锤炼,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才能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吸引力、影响力。媒体融合时代,如何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四力”呢?

一、吃苦耐劳、“脚”量四方

一则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记者的“脚”踏“实”地。“脚”不踏,浮于高塔,下沉不到基层;地不“实”,不深入地方,无法获取有效信息。“实践出真知”,“跑出来”的品质新闻,才更加真实、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首先,电视新闻记者,应心系百姓生活,深入百姓群众,走出广电大楼,走进乡村田野、社区家庭、学校企业,用心丈量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用心感受城市的每一个频率,身临其境、深入其中,获取一手新鲜新闻资讯。例如2020年春节全国突发大型公共卫生事件,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媒体工作者走出自己的家门,迅速回归岗位开展工作,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走向抗疫一线进行宣传报道,正确引导舆情、通报疫情,此时的“脚力”已经不是单纯的“脚力”,而是更加有思想、有觉悟、有担当的表现。

其次,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仍离不开新闻记者的“脚力”,但是依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去涉足“脚”所不可及的新闻现场,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设备,如使用无人机设备进行高空拍摄,帮助新闻记者总览整个新闻现场全局,多角度获取新闻信息,助力记者“脚力”提升。例如2019年花果山小村北侧突发山火,起火点地势陡峭、山风迅猛,危险系数较大,为了了解火势,鲁莽跑进现场已不是明智之举,此时便可以使用“无人机”作为记者的“足”,高效进入山火上空,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全面了解火情,方便及时高效开展新闻报道。

最后,记者要有好的“脚力”,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意志不坚定,畏首畏尾、拈轻怕重,难成大事;当然,体力不支、颤颤巍巍,有新闻采访任务却因个人身体原因不能有效参与报道,或者“黛玉”式报道,让新闻报道活力不足,毫无生机。因此,从新闻记者个人角度出发,平时应加强锻炼,提高和改善个人体质;从工作单位的角度,应定期组织开展体适能训练、拓展训练、趣味运动会等,在活动中,增强新闻记者的体力、耐力、毅力,增强整个新闻工作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善于洞察、火眼金“睛”

记者的“眼力”,不是简单的看得见、看得清,更不是单纯的视力测量结果,而是明察秋毫、真知灼见。新时期的新闻记者精神可尝试融入“西游文化”,练就孙悟空火眼金“睛”,善于洞察、学会甄别,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直达事物内部本质。一方面,广大新闻记者应该锻炼新闻敏感性,只要是认为有新闻价值的稿件,就要积极与通讯员沟通、与当事人沟通,深入采访,挖掘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拿材料,听报告。另一方面,新闻稿件能否顺利播出,需要新闻工作者慧眼识珠,严格把关。对于有价值的新闻学会使用“加法”,注重新闻价值的深化,实现增值;对于纷繁复杂的稿件学会使用“减法”,筛选、整理、挖掘出重要新闻线索和潜在新闻内容。另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纵观全局的大局观,拥有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工作单位应该将“老带新”、“传帮带”、“师徒制”作为一项经验分享和精神传承的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培训讲座,邀请有经验的老同志、专家学者给青年新闻记者讲述工作心得体会和新闻工作真实案例,帮助广大青年记者高效练就又快又准的“眼力”。

三、勤于思考、武装头“脑”

真正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坚定的政治目标,是智慧之作、思想之作。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坚持树立广泛学习、终生学习的信念,报道一事精通一事,报道一行精通一行,不仅拥有成为专业新闻记者的各项本领,还能拥有成为各行各业专家的各种能力。勤学习、勤思考、勤用脑,对待问题求真实、求深入、求全面,头脑清晰、思考透彻,追求真理。秉持新闻思想性、发展性、建设性工作态度,练就无论事件多么纷繁复杂,依旧拥有拨云见日的真功夫。例如连云港电视台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访谈》节目,采编之前需要思考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价值意义和践行途径是什么;在采编中需要思考从什么角度切入、从什么角度深入,再从什么角度融入;在采编后需要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学习雷锋精神、新闻作品如何在融合媒体时代下最大限度发挥时代感召力等问题。

新闻记者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重复劳动,而是一项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技术性的创造性劳动,是整个新闻事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广泛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量,通过将传统的图书、报刊、杂志等纸媒和现代化的电子读物、网络学习灵活相结合,既能在休息的时间随时进入系统化学习,又能在工作间隙进行碎片化学习,发挥好思想力量、理论力量、精神力量,才能奉献出有思想、有价值的精品新闻。

四、融合报道、“笔”耕不辍

记者的“笔力”,不是字面上握笔的力度,而是新闻作品的入木三分;不是单纯的标新立异,而是形式内容的与时俱新;不是迎合热点哗众取宠,而是作品深度直达人心。再执着的脚力、再敏锐的眼力、再精进的脑力,如果没有扎实文笔、特色的文风,都很难让新闻信息有效传播。一篇好的作品,凝结着新闻媒体人的心血和汗水,字字句句都包含着作者的思考和匠心[2],能很好地呈现新闻事件的全貌与主题、风格与魅力。真正打动观众人心的,从来不是花里五哨的外表和空洞虚无的“标题党”,而是“真善美”俱全的精神大餐。

一支笔写尽人间冷暖、喜怒哀乐,让文笔成为记者工作的重要“利器”,因此,勤练基本功、重视文稿形式和内容创新、注重报道风格和新闻特色、打破常规老套,科学提升内涵,充分借助媒体融合的环境,结合新闻特点、民众心理设计好标题,合理安排好行文顺序,提升内容质量,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可视性,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图文并茂。例如连云港电视台在2019年直播台风“利马奇”时,利用精准的文字信息向民众传递着台风的形成原因、往年比较、抗台措施、交通影响等,配合官方气象机构对台风的路径进行预测,在关键的时间节点配以实时图片、视频,及时在网上和民众进行互动和信息反馈,让民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利马奇”台风相关动态,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因此,新闻记者应不断提升笔力,心系百姓民生,写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五、结语

在媒体融合的大浪潮下,广大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提高新闻产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3],还应在各个方面主动深入融合新媒体,锤炼新闻工作者的“四力”,全面提升业务本领,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团结奋进、勤于思考、乐于奉献的新闻工作队伍。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