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黄河文化传播的实践探索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也是极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环。纵观历史,黄河文化的传播需要创新与发展,尤其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运用数字技术传播黄河文化。本文分析了黄河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和现状,并提出数字赋能黄河文化传播、讲好黄河故事的对策。
黄河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中华文明蓬勃生命力的源头。我们要深刻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亲眼观看、亲身感受历史,在真实的感知中认同黄河文化的意蕴和核心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传播好黄河文化,可以帮助人民群众在时代的洪流中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这些文化中摄取强大的精神力量,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黄河文化传播的现状
黄河文化是在祖先的繁衍生息、奋斗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黄河文化的传播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以人际传播为主,这一阶段口头传播、民俗传播、技艺传播是黄河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除此以外,也不乏以听觉传播和非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传播方式。历史上大禹治水、鲤鱼跃龙门等故事都和黄河文化有关,其通过人们口口相传在民间传播。更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的诗句流传千古。而像黄河号子、河南豫剧此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以听觉符号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而壁画、山水临摹、石窟造像、服饰华章、居所装饰等,则以非语言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形式丰富多样。近代以来,随着广播、电视、报纸等现代传媒的兴起与发展,黄河文化主要经由书籍报刊、影视作品等传播,如散文集《天下黄河》、情景剧《黄河颂》等。
由于黄河文化的庄重性与严肃性,主流媒体承担了黄河文化的主要传播工作。这就造成了尽管人们身处黄河文化的浓郁氛围之中,但他们成了“在场的看客”,对于黄河文化传播的主动参与性不足,这不利于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数字赋能黄河文化传播的实践探索
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优化黄河文化的传播态势。以新兴媒体为传播载体,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将静态陈列的黄河文化变为全方位动态的展示,以此实现群众从被动接收到交互体验的转变。将黄河文化传播的内容变为受众可以参与互动的社交内容,最大程度地调动受众在黄河文化传播中的参与度。
探索黄河文化新型传播方式
如何让黄河文化传播得更广泛、更加深入人心,除了要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外,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探索黄河文化新型传播方式,运用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如短视频、直播等,依托多种网络传播平台,积极主动地传播黄河文化。比如,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更加生动地讲述黄河故事。2021年,河南省开展了聚焦黄河文化、传承历史价值和时代精神的系列活动,在线直播就是其中一大主线活动。此次直播不仅有知名记者易立竞,还有学者纪连海,他们跟随考古工作者来到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在此次“河洛之旅”直播中,他们二人全程参与其中,带领着广大网友共同开启破次元旅程,让直播间的观众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底蕴,感受5000 年前城市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除了利用VR、AR、移动App、网络直播等新兴的传播形式传播黄河文化外,还应利用自媒体平台加大对黄河旅游产业的宣传推广,宣传推广的主体也应由权威媒体下沉到普通用户。比如,在社交媒体平台开通黄河旅游故事赛道,让游客随时记录旅行日记。这种个体通过包括摄影、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在线沟通交流实践,并通过讲故事与故事接收者建立关系体验的过程被称为数字叙事。当前,数字叙事越来越多地用于旅游产业中,包括旅游目的地营销、文化旅游等。这些用户即旅行者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创作内容,通过上传照片、撰写游记等方式,使游客的数字叙事得以广泛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文本形式的互动外,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视觉符号进行数字叙事。对旅游者而言,他们对游记的创作是一种存储旅行记忆的载体。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有效宣传的作用,通过数字叙事获得的体验和旅游目的地的实际体验之间存在着张力。在参与数字叙事的过程中,逐渐与叙事主体产生关联,进一步建立身份认同,形成对黄河这一目的地的强化记忆。而在社交媒体平台增加用户故事叙事式的宣传推广,更能让受众建立与黄河文化更深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受众有了新的身份———“云游客”,能够通过其他人的数字叙事来获得虚拟旅行体验,同时对旅行目的地——黄河,刻画构建记忆,由此形成文化传播。
随着人们使用移动终端来获取信息的日益增多,实现黄河文化纸质资源的数字化保存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优化各类型黄河文化资源的数据化传输,除此之外,虚拟技术也可以添加到相应的App中。比如,打开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就能自由选择,在虚拟展厅里浏览馆内的精品文物,比如,在游览云冈石窟的过程中,通过App 扫描受损的雕像,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完整的造像。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黄河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在洛阳市图书馆建成上线。该数据库以黄河干流洛阳段为中心,内容主要包括河洛文化圈范围内与黄河相关的历史文献、文学文献、非遗、故事传说、人物事件、遗址、景观、治理成就、大事编年、研究现状等,涉及历史、科技、文化等方面,系统揭示黄河洛阳段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社会大众展现了黄河流域文化带丰富的文化遗存。同时,针对洛阳市、济源市等5 个地区不同的文化特色,量身定制设计独特的页面效果,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地从各自分站入口进入以上5 个市的黄河文化数据库平台。该数据库构建专题导航分类、数据检索引擎、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以独具地方性、交互性、特色性及便捷性的互联网数据库服务于广大用户,给用户提供黄河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数字引擎高效驱动黄河文化价值转化
将黄河文化资源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数据能源”,实现黄河文化的价值转化,是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黄河文化全景呈现与多元化传播的基础上,释放数据能源,打造以数字化载体为有力工具、以内容创造为核心的黄河文化新业态,是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效能的有力支撑。凭借黄河文化资源数据中心,以文化物联网工程建设为先导,集成数字技术成果、生产数字文化内容、开发文化数据资产,构建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数字创意、数字演艺、文化旅游以及文创产品等关联产业生态,鲜活展示黄河流域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示黄河流域建设发展成就,诠释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比如,为深入贯彻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讲好黄河故事,进一步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助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2 年9 月16 日,2022《QQ 飞车》“飞跃黄河,踏浪千年”文旅合作发布会在河南洛阳隆重举行,共同推进“电竞+文旅”的跨界融合。此次合作旨在以《QQ 飞车》网络竞赛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创意引领、科技赋能,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旅品牌体系,打造“天下黄河”沉浸式体验场景,面向广大年轻受众展示深厚的中原文化。据媒体报道,与此同时上线的《QQ 飞车》手游新版本“飞跃黄河”,共有两条黄河文创赛道登场。第一条赛道“黄河万里奔流”以母亲河黄河为设计灵感,将黄河发源地三江源、九曲十八弯、黄河入海口等景象融入赛道中。另一条新赛道“神都千古恒照”将河南作为取景点,融合了龙门石窟、隋唐洛阳城以及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景点和元素。选择此条赛道的玩家将从古时洛阳城出发,一路前行,感受黄河流域伟大文明的奔腾浩荡。
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要综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进一步优化黄河文化消费场景、扩展消费市场。创新黄河文化体验新模式,以多元化的文创产品实现对黄河文化资源的再现和延伸。2021 年10 月,由河南博物院联合山东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馆、四川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等8 个博物馆共同开发的黄河文创产品《探秘黄河流域博物馆——考古盲盒》上线。这套盲盒收录了包括武则天金简、单于和亲瓦当等在内的9 件馆藏级珍品(仿制)。这是首款由黄河流域多所博物馆联盟共同打造的文创产品,也是谱系最完整的一套考古盲盒产品。由此看来,将文创与盲盒结合在一起确是助力黄河文化产业的出圈之路。
黄河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繁衍、发展,历久弥新。每一代人都在保护、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赋予它新的内涵,黄河文化是支撑我们前进奋斗的精神力量。信息化时代,更应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新时代,传播黄河文化应将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形成合力,运用数字技术为黄河文化的传播保驾护航,腾“云”驾“网”,让黄河文化可游、可感、可亲,让文化亮起来、潮起来、火起来,最大程度地扩放黄河好声音,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