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德两国在二战后反省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
2014年,德国总理默克尔针对二战中德国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表达了她以及德国人民对此深深地歉意和强烈的自责。如今,每个德国人都应该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思考自己曾经的所做作为,包括正义的、非正义的等等。
与德国人民不同的是,在二战过后的几十年中不断修改教科书、拒不承认侵略的种种罪行、更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令人唾弃行为的日本,这些做法不仅使得日本在国际上的印象大打折扣,也激发了受侵略国家对此的种种不满。
一、截然不同的日德两国文化环境与历史
(一)德国是一个孕育了许多著名哲学家,音乐家和教育家的伟大民族。然而由于其精神世界与现实国家脱节,导致这个国家不断地对外发动战争。这个拥有独特智慧的民族推动了整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同时,这样一个见识卓越的民族也能在犯错之后及时进行悔改并进行理性的思考。
(二)日本民族有着顽强卓越的优良品质,但是其本国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对天皇的崇拜思想很容易被不良领导者所利用。在近代,日本民众被国家主义、军国主义的错误思想不断地洗脑和毒化,当年侵略所带来的巨额战争赔款和庞大的殖民地为日本带来巨大收益,这些收益大大促进了日本近现代化的发展,而这一“利益”误区,极大地限制并且牢牢的束缚了大和民族对“侵略战争”这种行为是非的鉴别水平和反思能力。任何指令只要打着“天皇”的旗号,被赋予“天皇”的意志,盲目的日本人民就把它会视为是神的召唤并且要用生命来维护来执行,举国如蚁附膻般的予以响应。
二、就本国历史教育态度大相径庭
(一)德国对纳粹时期历史采取了一种正视的态度,并要求教育工作者将此段历史写入教科书,警醒后人,供后人学习并反思。同时德国对有关纳粹历史的教育也十分重视,要求教师正视并理解纳粹时期的统治。二战期间的这段历史贯通了德国各科以及各类教育。在2006年发行的德法合编历史教科书中,书的封面用德法两种语言赫然的标明了“历史”一词,课本的第一卷向人们讲述了1945年之后的德国历史,开篇便是大屠杀电视剧、小说安妮日记、勃兰特总理的道歉等一系列对二战进行反思的内容。
(二)日本对待历史的教育问题已经引发大多受侵略的国家的不悦。教科书是一个国家对后代教育的工具,是后代了解本国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1955年日本民主党发动第一次教科书攻击,对日本历史教科书进行了最大的一次篡改。这次篡改否定了“南京大屠杀”,颠倒是非,掩盖问题的实质,对日本在中国所犯的罪行一笔带过。 1956年日本又开始对教科书进行审核,并且开设相关的机构。其中对于那些对本国不利的历史情况的教科书一律不予出版。
三、日德两国统治者对战争认错态度不同
(一)德国自20世纪以来,在德国政界工作的绝大多数人士对本国在二战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供认不讳。从德国领导人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国家的素质和政治远见。从1949年到1995年这46年之间,德国政府领导人更换10届,但几乎历任领导者都会对纳粹时期德国所犯错误表示遗憾和愧悔,无论在国内的活动还是出访受害国,德国领导人所表示的歉意及诚意都让世界人民为之佩服。
(二)日本战后至今,保守党成为了日本最大的政党,这个政党屹立于日本政坛50多年。恰恰是这个从创建伊始,其最主要的成员便是那些宣扬战争的人们,他们是主导战争的官僚,这些人从未从自身反思战争的错误,更不用说会带领本国人民进行反思。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