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济南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6年济南市出台了《济南市智能制造五年发展规划》,规划表明打造“济南智造”品牌,尽快完成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018年济南市建立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以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国内近几年的研究主要从不同的区域范围进行。沈坤荣 、石喜爱等人结合政策战略研究国家层面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黄昶生、范秋芳等人从经济、生态、管理等方面研究山东省制造业,并提出对策建议;叶茂林则分析出苏州、无锡两市制造业受制于R&D投入、科研人员及新兴行业发展等因素。
从以往文献来看,济南市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不多,因此,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背景,本文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济南市制造业近十年的转型发展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1 济南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分析
随着一系列升级措施的不断调整推进,2017年济南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效果逐步显现。
1.1 绿色发展
目前已有中国重汽集团公司等56家老工业企业进行了搬迁改造以增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以浪潮、九阳为主的多个龙头企业,积极自主研发绿色化关键工艺,构建绿色制造供应链。
1.2 结构优化
2017年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处于领先位置,其中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重点装备领域累计增长较快。除此之外,其他行业发展相对落后,产业链优化和整合不足。
1.3 创新能力
2017年,济南市新型智能化产品增势较好,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数量比上年分别增长23.5%、 28.1%。但企业间技术交流合作较少,创新服务体系成效不够明显,复合型人才不足。
2 济南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结合济南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对济南市转型升级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分析,结合《中国制造2025》中的评价指标,考虑到济南市制造业特点与数据采集的完整性,构建了一套包含1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的济南市制造业评价体系,从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创新能力、规模效益四方面着手分析,具体见表1。
2.2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
本文以济南市2007年至2016年制造业发展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评价其制造业发展水平。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所用数据来源于《济南市统计年鉴》(2008-2017)、《山东省统计年鉴》(2008-2017)、济南市统计公报(2007-2016)。
3 结果分析
3.1 三级指标输出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别将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创新能力、规模效益四方面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进行计算第一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四项指标KOM检验值均大于0.5,且显著性概率P均小于0.05,满足主成分分析要求,可以进行后续分析。通过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后,得出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创新能力主成分各1个,规模效益主成分2个,见表2。
在规模效益方面,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与工业增加值率、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密切相关,与财务收入有较大联系,主要反映制造业经济效益水平;第二主成分主要与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占比、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密切相关,主要反映制造业规模发展提升速度。
3.2 济南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济南市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需对各二级指标得分进行第二次主成分分析,得出综合发展得分。重复以上步骤,SPSS系统输出的KMO值为0.834,显著性概率是0,得到一个主成分,贡献率为88.9%,说明其足以解释原始指标所表达的内容。
表1 济南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单位
济南市制造业发展
绿色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单位工业产值用水量 立方米/元
结构优化 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高耗能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 件
规模以上制造业R&D人员全时当量 人年
规模效益 工业增加值率 %
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占比 %
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
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续表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单位
济南市制造业发展 规模效益 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 亿元
表2 二级指标主成分个数及总方差
二级指标 主成分个数 提取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绿色发展 1 2.586 86.184 86.184
结构优化 1 2.905 96.822 96.822
创新能力 1 2.728 90.940 90.940
规模效益 2 3.594 59.906 59.906
1.319 21.989 81.895
表3 规模效益旋转成分矩阵
指标 成份
1 2
工业增加值率(%) 0.717 -0.125
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占比(%) 0.141 0.942
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0.602 0.643
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0.968 0.047
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0.971 -0.006
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亿元) 0.905 -0.016
根据主成分得分矩阵和方差贡献率,通过公式计算可得到济南市制造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具体如表4示。济南市制造业在这10年中绿色发展提升较为稳定,但成效缓慢。结构优化和规模效益在2007-2011年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由于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巨大冲击,制造业发展下滑,2009-2010年,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推进下,济南市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而让工业发展态势得以回升,产业结构有效调整,规模效益稳步增长。但2011年受炼油、重汽等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影响,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降低,浪潮、齐鲁制药等大型企业低位运行,此外高能耗制造业产值占比提高,导致经济效益、产业结构效果减弱。
济南市制造业在2007-2016年总体是不断提升的,但是依然存在着劣势和不足。2016年规模效益下降到第三,绿色发展依旧排名最后,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能力较其他工业强市仍需加强。
年份 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 创新能力 规模效益 综合得分
2007 -2.00605 -1.63085 -1.10423 -1.05117 -1.60972
2008 -0.96341 -1.38657 -1.21869 -0.33426 -1.0593
2009 -0.96632 -0.19265 -0.83867 -0.65924 -0.75599
2010 -0.11007 0.55978 -0.65308 -0.40384 -0.19775
2011 0.33592 -0.62988 -0.12883 -0.64510 -0.33188
2012 0.49387 -0.14852 -0.13468 0.07512 0.07955
2013 0.48492 0.40192 0.38653 0.22997 0.41535
2014 0.78792 0.63955 0.69522 0.33270 0.6756
2015 0.94938 0.8556 1.43189 1.07084 1.22631
2016 0.99382 1.53163 1.56454 1.38499 1.55782
表4 济南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各自得分和综合得分
4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济南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议
4.1 优化传统制造业,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新兴产业
一是济南市需继续围绕“1+454”体系、十大千亿级产业发展等重点战略目标,根据当地制造业发展特点制定具体化的制造业转型发展指导规划,多渠道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力度,指导未转型企业制定合理可行的战略目标,顺利找到转型突破口。二是政府出台支持两化融合的相关政策,加强与发达城市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将制造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提高管理效率、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库存转化率、主营业收入、利润等经济收益。
4.2 注重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制造
政府应参考前沿的发展模式总结出适合济南市的绿色制造模式,开展建设更多高品质的绿色制造项目。针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制造业,积极采取绿色改造措施,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努力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此外,政府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建设绿色数据监控中心,对于违规操作的企业或项目,进行惩治,确保绿色制造的顺利发展。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在政府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更详细的绿色体系标准,早日实现全过程的绿色生产,节能减排,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4.3 引进培养人才,增强创新能力
现如今各市人才引进留存竞争激烈,济南市一方面需加强制造业人才需求预测,结合当地特色和发展机会,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待遇政策。另一方面应结合未来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各类技术研究院和高校,培养骨干企业和高专业素质员工。积极组织开展多种科技成果交流分享论坛活动,扩大活动参与度和影响力,培养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发展瓶颈问题的意识,进一步扩大企业的领军力量,提升济南市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知名度。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