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文化创新力的培育研究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新常态”的概念以来,“新常态”就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新常态下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如今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变化印证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判断,传统企业依托“互联网+”的转型升级正如火如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亦方兴未艾。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培育企业文化创新力,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引领企业在管理、服务、技术、产品等各方面的创新成为了摆在广大企业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1 新常态下培育企业文化创新力的意义
1.1 有利于营造企业的创新氛围
企业文化是员工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企业要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如何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其二是如何培养、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意识。而企业文化的创新恰能承担起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重任。首先,企业文化创新能够启发员工的创新意识,锻炼员工的创新思维,通过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创新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员工思想,突破原有企业文化的束缚;其次,企业文化创新能够营造出全员创新的环境氛围,所有员工能够在这种氛围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整体创新成效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最后,企业文化创新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创新活动不仅需要员工熟稔企业原有的文化内涵,更需要其在此基础上学习、反思、突破,这就要求员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从而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培养组织的学习习惯,为各项工作的创新奠定基础。
1.2 有利于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创新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又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员工创新能力的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常是以具体的制度和措施来作用于员工,从而形成特定的员工行为引导,而通过以企业文化创新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革,将创新基因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与员工已有的价值观进行融合、更新,就能在完善升华新建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员工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从而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创新本质是促进企业管理方式向着人性化管理的方向不断趋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具对机械性、重复性低端人类劳动的取代日益普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不仅是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亦是社会发展和人的自我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企业文化创新,彰显企业对员工的尊重和关心,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文化新陈代谢的参与者,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对于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意义重大。
2 企业文化创新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1 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重要途径。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中每一个员工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是对员工的塑造,更是对员工的引领。通过企业文化创新,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人文环境,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方法,创建学习型组织,能够让员工在获取工作报酬的同时感受到工作的乐趣,自身价值的实现,进而产生与公司同甘共苦、共同成长的理想信念,树立起自身职业发展与企业持续成长相一致的价值观,就能够极大地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同时强化员工之间凝聚力,形成人人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人人愿意承担责任的工作氛围,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2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创新既涉及到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规范等主观层面,也包括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客观条件建设层面。就前者而言,现代企业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打造创新求变的文化个性,培育多元融合的文化气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文化氛围。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打造新型、全面、系统的企业文化,满足每一位员工的自我发展精神文化需求,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就后者而言,在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公司之中,绝大部分都建设有完善的员工工作、休闲设施,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休息需要来强化员工的职业自豪感和企业归属感。
2.3 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十分多样,获取信息的成本也十分低廉,这既为消费者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提供了便利,也为企业进行品牌推广、自我展示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成为了企业与广大消费者建立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颖甚至超前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为企业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能为企业延揽更优秀的人才,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陈旧落后,文化气质僵化死板,则不仅会让消费者怀疑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质疑企业的发展潜力,还会让更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敬而远之。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增强强化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3 新常态下企业文化创新力的培育路径
第一,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在文化创新方面的引导作用。任何一个组织,管理者乃至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时时刻刻发挥着引导、示范作用,这是组织文化特性最直接的体现,也是组织文化塑造、形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个道理在企业中同样适用。因此,企业要在新常态下培育其文化创新能力,首先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领导者在文化创新方面所起到的引导作用。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在新的企业文化的提炼、设计过程中,应本着创新的精神,放下身段,广泛征求意见,发动员工讨论,表扬积极的建设性意见,也容忍负面的批评和不满言论,通过让所有员工的畅所欲言、群策群力打好企业文化创新的第一枪;另一方面,在新的企业文化形态建立以后,企业管理者要积极推动,躬身践行,以实际行动彰显企业文化的要求和魅力,上行下效,自然会形成企业文化创新的氛围。
第二,不断提高企业团队的综合素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这一思想已经成为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有识之士的共识。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变化复杂迅速的背景下,企业团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要增强企业的文化创新力,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就必须不断提高企业团队的综合素质,以人才推动企业文化创新。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通过企业文化理念的灌输树立起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以此增强员工创新企业文化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企业要着力培养员工的自我学习能力,为员工创造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员工进修,以此为企业文化创新夯实能力基础。
第三,保持企业文化理念的更新。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体系,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第一天起,文化就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状态中不断发展变迁,推陈出新。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微观形态,亦应保持文化理念的更新,尤其是要随着时代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而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激荡,消费者需求复杂多变,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形势下,企业更要赋予企业文化足够的灵活性,为企业文化的创新提供空间和可能性。一方面,企业应在保持原有企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员工身心特征和市场变化,赋予员工一定理解企业文化的自由度,增强企业文化的弹性;另一方面,企业应适时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理念和做法,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上紧跟时代的步伐,保持企业文化的社会活力和更新节奏。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