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因素及防控路径研究

作者:王玲枝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日期:2019-05-17人气:1465

在企业运行及发展中,企业劳动关系作为企业稳定发展的重点,通过良好企业劳动关系的确定,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企业在运行中,劳动关系的确定应该结合企业的自身需求进行人才队伍的构建,以保证劳动关系维护的有效性。但是,在一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劳动关系确定中存在差异,无法实现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协调,降低劳动关系管理的质量性,限制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现阶段企业运行中,应该结合自身状况以及劳动者的特点,进行劳动关系的确定,遵守《劳动法》等内容,避免劳动关系管理中法律风险的出现。

1  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原则

1.1  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分析中,有效的事前预防可以节约企业管理成本。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应该结合相关法律内容,构建明确性的事前风险防范原则,按照劳动法律事务以及法律风险的相关内容,由专业人员进行劳动合同管理,以便降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为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提供支持。

1.2  明确依法治理的原则

通过对企业运行状况的分析,对企业劳动合同法律的影响因素较多,但是,在公司劳动管理协调中,仍然应该将《劳动合同法》作为管理标准,通过法律内容的强调,提高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员工对劳动管理内容的认识,明确企业对劳动合同管理中的监督职能,实现企业劳动管理政策的有效执行。

1.3  明确以人为本原则

结合当前企业管理状况,在劳动管理关系协调中,应该明确自身的发展需求,通过新目标、新政策以及新内容的分析,进行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确定公司劳动关系的基本目标,促进员工得到职业化发展。而且,企业在劳动关系协调中,也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员工发挥自身职能,实现企业工作的稳定创新。

2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因素

2.1  劳动合同的订立存在法律风险

在企业劳动合同制动的过程中,合同订立中的法律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在劳动关系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进行形式、期限等进行劳动合同的构建。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在一定期限内将劳动合同书面化,但是,一些企业在发展中并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进行合同构建,增加工资成本的风险,无法保证的工资的稳定性。第二,劳动者没有正当理由拒绝签署劳动合同。企业在没有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会面临法律风险。

2.2  劳动合同的履行及变更风险

通过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的分析, 存在着劳动合同履行以及变更的风险。首先,劳动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通过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内容的分析,在《劳动合同法》的第三十条相关内容进行规定,要求企业在劳动关系管理协调中,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向劳动者给予足额的报酬。但是,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着强迫劳动者加班、强令冒险作业等行为,严重影响劳动合理履行的价值性。其次,劳动合同变更中的法律风险。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当出现变更合同的问题,应该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劳动关系的维护,但是,当企业变更合同时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会使劳动合同面临法律变更风险。

2.3  劳动合同的解除及终止风险

在企业劳动关系分析中,《劳动合同法》中第四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当企业在不符合规定的状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时,会使劳动合同面临风险。对于劳动合同的中风险而言,主要是企业在不符合《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情境下,出现了终止合同的现象,使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面临法律风险。

3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的防控路径

3.1  明确劳动合同中的期限管理内容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合同期限管理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在企业运行中,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签订可以满足劳动者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需求,而且也可以引导企业建立稳定的职工队伍,实现企业与劳动者的双赢。因此,在完善性劳动合同期限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劳动者而言,与企业签订了两次固定的期限劳动合同之后,可以实现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第二,劳动者在企业中连续工作时间超过十年,可以满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标准。应该注意的是,在无固定期限合同中,并不是终身制的内容,劳动者在与企业协商一致之后,达到了国家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标准,其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可以解除。

3.2  按照法律构建满足员工利益的制度

通过对企业劳动关系法律风险因素的分析,为了在企业发展中,将员工切身利益作为重点,企业管理者应该结合法律内容,进行员工管理制度的构建,通常状况下,在规章制度构建中应该做到:第一,劳动合同的制定应该符合法律要求。在企业人才管理工作完善中,劳动制度的构建需要符合《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相关内容,充分满足劳动者的利益需求。第二,在规章制度程序合法利用中,企业应该通过对劳动制度内容的分析,进行合同意见的讨论,明确企业劳动合同的相关制度,充分保障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第三,企业在劳动关系管理中,应该要求员工与企业及时掌握相关的规章制度,企业在制度公示中,要尽量避免以电子邮件、短信以及电话的方法公示,避免无印法规章的出现。例如,在企业法中,应该通过风险防范内容,构建劳动管理机制,结合《劳动合同法》、《职工带薪年假条例》等内容的规定,进行几种学恶习,并定期举办培训班、专题辅导以及研讨会等,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以及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对劳动管理法律内容的分析,提升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因此,在劳动关系管理中,应该以文件的形式进行规章制度的印发,并将相关管理内容编制在《员工手册》之中。在劳动关系管理中,为了明确员工的基本行为,应该定期进行企业规则规章制度的培训,避免劳动纠纷现象的发生,满足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需求。

3.3  依法进行劳动人事纠纷的问题处理

在现阶段企业劳动关系协调中,针对劳动认识纠纷问题应该按照法律内容进行管理。企业在认识法律纠纷、认识劳动法律风险分析中,应该将“谁用人谁负责”作为重点,避免劳动管理中人事纠纷现象的出现。同时,企业在用人单位纠纷解决中,应该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事件报告给法律事务部门,通过法律的指导,进行劳动关系的处理,实现劳务关系协调的有效性,为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以及法律风险的规避提供支持。

3.4  劳动关系法律风险的信息化管理 

结合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状况,在法律风险防范中,应该将信息化的管理作为重点,将企业中的劳动关系以及资源协调进行整合,为企业战略资源的整合提供支持。而且,在企业劳动关系协调中,应该将法律风险的控制作为核心,通过网络信息技术、风险控制管理方案的整合,进行信息化管理方案的转变,实现劳动关系法律风险的信息化控制。而且,信息化管理中,也应该将过程管理作为核心,缩短信息沟通的时间,为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提供参考。在信息系统构建中,需要将企业人力资本的支出作为核心,按照成本控制方案,进行劳动关系的信息化处理,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满足企业劳动关系的信息化协调需求。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劳动关系的有效协调,企业管理者应该结合劳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同管理方案的规划,使企业劳动关系得到有效协调,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价值。而且,在企业劳动合同构建中,应该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度的完善,保障合同内容有效印发,使企业员工明确合同内容,并按照合同的内容进行工作,实现企业劳动关系的有效协调,避免合同管理因素对企业人才管理造成的影响。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