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机铁质异物自动分离机构的设计
摘要:豆粕加工过程中,铁质异物的混入易导致破碎机部件磨损,传统磁选机构依赖人工清理,效率低且影响生产连续性。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电磁铁板与滑移驱动件的铁质异物自动分离机构,通过倾斜电磁铁板吸附异物、滑移收集槽自动清理,并结合分散机构与风刀优化豆粕流动性,该机构可缩短清理时间80%,显著降低维护成本。
关键词:豆粕破碎机;磁选机构;杂质分离;
一、设计目的
豆粕加工中铁质异物易损坏设备,传统磁选因豆粕高粘易结块致分离效率低。[1]本研究基于专利CN119076182A设计新型机构,集成电磁吸附与自动清理。[2]
电磁铁吸附能力优于永磁体,断电异物脱落率95%。[3]滑移机构降低人工干预。[4]创新结合旋转撞击杆与风刀防堵,提升流动性。[5]
二、自动分离机构的设计
分离箱作为系统的核心载体,通过上下端口分别与豆粕输送设备及破碎机入料端对接。其内部采用模块化布局,集成磁选、分散与收集三大功能单元,如图1所示。 1-入料口2-撞击杆3-风刀4-磁选板 5-承料轮6-破碎机构 图1分离箱结构示意图
磁选机构由两片倾角为17.6°~35°的相错倾斜电磁铁板构成,倾斜设计使豆粕流动路径延长,提升铁质异物捕获效率,如式2-1所示。 (2-1)
可得路径效果提高了30.23%~57.36%。通过翻转气缸实现间距动态调节,调整流量可适配不同生产需求。
收集机构由水平滑移的收集槽及滑移气缸组成。当电磁铁板断电时,吸附的铁质异物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落至收集槽内,滑移气缸驱动收集槽移出分离箱。
分散机构由旋转撞击杆与风刀系统组成。通过电机驱动撞击杆对豆粕进行冲击破碎。风刀位于撞击杆下方,沿电磁板吹送压缩气流,有效抑制豆粕粘附。
三、工作原理与流程
豆粕经输送设备进入分离箱后,首先经过分散机构打散,再进入磁选机构吸附铁质异物。当吸附量达到阈值时,由收集机构回收异物,流程如图2所示。
图2自动化流程图
四、结论
豆粕加工中铁质异物高效分离对设备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设计集成电磁吸附、自动收集与防堵优化的全自动分离机构,单次清理仅需30秒,效率较人工提升80%。
文章来源:《安徽科技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317.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