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组织赋能乡村韧性治理的路径研究
摘要:本文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组织赋能乡村韧性治理的路径展开研究。分析了社会组织赋能乡村韧性治理的作用机制:通过内外联动整合资源,破解供需失衡困境;以“粘合剂”角色,凝聚治理合力;推动“三治”融合与文化活化,夯实内生基础。进一步从政策保障、能力建设、数字赋能及文化培育等维度提出路径优化建议,为推动构建韧性乡村治理体系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会组织;韧性治理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然而,当前乡村面临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公共服务不均等挑战,传统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乡村发展需求。韧性治理作为一种新型治理理念,强调系统应对冲击、适应变化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正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1]。而社会组织凭借其资源链接、制度创新与社区动员能力,成为赋能乡村韧性的关键力量。本文旨在剖析其作用机制,提出可操作的优化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二、社会组织赋能乡村韧性治理的作用机制
(一)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
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资源中介与整合功能[2]。对外,依托其跨领域的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对接外部资源。例如,专业型社会组织可协助偏远地区引入电子商务渠道、链接科研院所专家资源等,为农户解决现实难题。对内,社会组织通过创新本地资源动员机制,激活村庄内部闲置生产要素。如通过组织小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系统挖掘乡村内部人力资本等手段,实现存量资源的价值重构与治理效能的可持续提升。
(二)多元主体协同与合作
乡村韧性治理需政府、村民、社会组织协同发力,社会组织在此中扮演“粘合剂”角色。面对政府,它们可承接公共服务“补位”,如承接乡村养老服务、留守儿童关爱等项目,缓解基层政府人手不足的压力;参与政策落地前的调研,为政策制定提供接地气的建议。面对村民,社会组织通过召开院落会议、组织志愿活动等参与机制,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培养“主人翁”意识,形成治理合力。
(三)制度创新与文化培育
社会组织能够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协助修订村规民约强化德治,建立民主议事平台优化自治,并通过监督村“两委”工作完善法治,立足乡村本土实际开展差异化制度设计。与此同时,社会组织能够进一步挖掘和活化乡土文化资源,重建社区信任网络,如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艺培训、举办传统节庆活动,强化村民的文化归属感。制度的完善和文化的认同共同构成乡村抵御风险、恢复发展的内生基础,提升乡村治理的长期韧性。
三、社会组织赋能乡村韧性治理的路径优化
(一)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
政府应加快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明确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参与程序。通过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登记注册流程等措施,为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强化能力建设
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可以建立乡村振兴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开展专业人才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链接,增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深化多元主体协同
应当构建党组织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乡村治理共同体。通过党建引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体系以提升联动治理能力并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3],促进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互动,形成合力推动乡村韧性治理。
(四)推动数字化赋能
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治理平台和风险预警系统,提升治理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提升村民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缩小数字鸿沟。
(五)注重文化培育
挖掘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培育新时代乡村文明,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可以通过文化教育活动、乡风文明建设等方式,重塑乡村共同体意识,为韧性治理提供文化支撑。
四、结语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有效增强了乡村应对风险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韧性。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与能力建设,推动数字化赋能与乡土文化重建,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高效协同的治理共同体,为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持续内生动力。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0373-5939925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