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李成龙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04-02人气:1127

心理学自创立之初,即面临以下三大历史使命:治疗精神问题、帮助人们变得更幸福、挖掘和培养天才。二战爆发后社会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人们迫切需要医治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因此,心理学将视角转向心理疾病的治疗,几乎变成一门“类医学”学科,使心理学离最初“让人们活得更加幸福”的想法越来越远,心理学所关注的已不再是全部人而是小部分群体。针对这种消极的心理学模式,心理学家Seligmen在任职APA主席后,提出一个新的名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有的较为完善的技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美德和力量的科学,与德育是相通的。近些年,关于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德育间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单要研究异常、损伤等消极一面,还要对人们所存在的积极力量、优秀品质、人们的正常工作、发展、爱、幸福等积极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并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进行发掘。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第二,个人层面上,研究个体积极的品质。第三,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组织系统的建构。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增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目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积极的学校氛围,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外在保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积极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有理有据。多元智力理论表明,每个人身上所具有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要相信学生的独特性,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能力。教师要懂得欣赏学生的长处,发展其兴趣,改正学生短处的最好方法就是放大他的长处,增强学生自信心,学习也就有了自信。学生的长处需要教师在点滴中去发现,需要细心的去关心学生,观察学生。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积极德育理念,强化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摆脱了满足温饱的状态后,就会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加急迫。21世纪,人类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于幸福的追求更为紧迫,而非钱财等身外之物,这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相契合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一种教育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以个体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通过增强积极体验,最终达成培养积极人格的目的。积极心理学中也有一个重要名词——Flow(水流),意指学生完全投入活动中,达到物我两相忘的状态,觉得时间停止,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一种心理状态。生活中,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学生为了一次社团活动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相比枯燥乏味的书本、说教,学生更热爱活动。为此,教师在德育中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尽力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积极情绪,体会德育知识获得和运用的乐趣,或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接受德育过程中获得的积极情感,加深对德育意义的理解,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运用科学德育方法,培育学生积极人格品质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榜样在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行为以及如何表现这种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对教师而言,要用心观察,尽力去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激发其主动性,另外,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赏识意识,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客观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有时候,教师简单的一句赞赏,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力量。但教师也不是完美的个体,也需要不断努力学习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提升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能力,促进自身德性的成长,教师应时常反省自身品德发展的长处或缺点,努力去改变自身的缺点,给学生以积极的榜样,去陶冶和熏陶学生。

(三)营造良好德育环境,建构积极组织系统

积极组织系统法是积极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对培养个体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还能为个体积极品质和美德的生长提供最直接的力量源泉。积极的组织包括积极的社会、积极的学校、积极的家庭和社区等。依据该理论可知,大学生德育工作也应该整合多方资源,优化整合育人的环境,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那么学校德育究竟应该如何与家庭、社会道德教育实现良性互动呢? 首先,做好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其一,教师要尽可能地与家长互动交流,倾听并尊重家长关于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意见,采纳并利用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其二,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学生成长的家庭德育环境中,与学生的父母多交流,多沟通,然后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育方法。其次,还要注重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可以说社会德育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挖掘有用的社会资源作为德育的延续。比如社区文艺活动、图书馆、博物馆、历史纪念馆、报刊、书籍、互联网和电视等,都可以作为社会德育的内容,并给德育提供良好的素材,教师要注意时刻收集和利用生活中的文明风尚对学生实施德育。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