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金课”的评价标准
“金课”概念的提出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首次提出“金课”“水课”的概念。由此,在高等教育界掀起了有关热议。2018年11月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中又将“金课”标准归结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吴岩2018)。
对于当今各大高校,“金课”概念的提出无疑是一项考验,落实和实践“金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这一过程则是真正通过高等教育实现强国梦想的过程。
二、对标“两性一度”,反思大学英语课程现状,探讨其“金课”标准
在现阶段,各类有关“金课”的研究热度不减,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以及“金课”“两性一度”标准,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因此,发现问题的过程亦即解决问题的过程。
大学英语“金课”的“高阶性”,就是语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外语素质的有机融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英语思辨力。众所周知,作为全球通用语,英语是每位大学生获取有关当代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一手资源的工具性语言,是与世界前沿信息产生链接的窗口,所以,大学英语在通识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在实际教学中,语言知识的灌输不单单是教会学生各自独立的单词、语法,而是要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三者结合,即通过英语知识的传授,能够使学生获得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及读写能力,有理解中西语言差异的敏感度以及用英语思维来思考问题的意识。而现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只是侧重词汇句法的重复性罗列,知识、能力和素质还没有完全统一到一起。的确,不得不承认英语素质和思辨能力是英语知识掌握到一定阶段后的高级产物,但在教学设计当中时刻牢记“高阶性”的“金课”标准,有助于在当今“一带一路”背景之下打造大学英语这一学科的“金课”,成就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
大学英语“金课”的“创新性”,对标“金课”标准,也要从三方面论述——课程内容上需具备国际化视野,紧跟时代前沿,用双语意识看待国际热点,内容与时俱进,符合社会需求,贴近现代生活。使学生们获取真实的语料信息,能生动鲜活地运用于日常交际;教学形式上对标“金课”标准,需要改进传统的授课模式,不断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一改大班授课的公共课形式,运用现代技术探索高效的翻转课堂等等形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最大化地使每位学生感受到大英课堂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此外,“创新性”要求的教学形式上的互动性则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语言学习本身就是在交流中习得,积极开发创新性交互式的多变课堂,设置丰富的师生互动场景,着力转变教师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探索新知在前,教师在课堂中只需答疑解惑,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如此的教学形式便是“金课”所需;最后,“创新性”还体现在学习结果上。大学英语要想实现“金课”标准,就要反思现如今“一言堂”的现状,鼓励学生们多动脑,勤思考,多创设开放式问题,结合小组合作等研讨方式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其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布置延伸阅读等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作业内容不限形式,在课堂上开展新颖多变的个人展示,推崇个性化见解,鼓励个性化思维。学生在自我表述的同时,锻炼的不仅仅是口语能力,更是张扬自我意识、历练英语思维的好机会。
最后,对标“金课”标准,实现大学英语“金课”“挑战度”则要求变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对师生日常教学提出更高的学术要求。不能再像以往老师随意备课,学生们散漫上课,到期末在题库中有限的知识点范围内出一套卷子给出分数就算结课了。大学英语要想实现“金课”这一彻头彻尾的变革,除了满足“高阶性、创新性”的标准以外,“挑战度”或说课程的难度一定要有所保障。这一标准使教师在备课中更加注重学术性,从而激励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上的自我提升。同时,提升课程难度,学生们在预习、课中和复习环节自然会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有了对师生两方双重的激励效果,随着课程难度增加,“跳一跳”才能达到评价结果,这样的改革方向最终收益的也是师生双方。
三、结语
自从“金课”提出以来,全国各地不断展开研讨,结合自身实情去实践、去探索“金课”的建设。不仅是因为“金课”已被写入教育部文件,更重要的是“水课”已被时代需求淘汰。大学英语最为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现代化国际视野的人才方面意义重大。对标“金课”标准,不断探索属于这一课程自身的“金课”准则,是实现高教内涵式改革的重要一步。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