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易错数学题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对小学生易错题提前干预,是减少错误率非常有效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一是熟能生巧,多加练习;二是深入理解,准确应用;三是建立错题集,总结归纳记忆。
一、小学数学出现易错点的原因
要想提出提前干预易错点的方法,首先得分析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找出数学易错点形成的原因,从原因下手解决问题,通过长时间对小学数学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结了以下几点小学数学易错点的形成原因。
(一)注意力不集中,出现视觉错误
视觉错误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由想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所以会不自觉地对相似的、相近的数学或符号产生视觉错误,这就导致经常看错、写错、漏写忘记进位和退位。例如,明明题目上的数字是32,可他写下来的数字就成23,一个步骤错了,整题就会错。
(二)不良的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在做题目时,常常是拿到手就写,在计算是不认真审题、算前不认真分析、不爱打草稿、计算不规范、书写不规范、算后不检查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导致计算正确率低。
二、对小学数学易错点进行提前干预的有效策略
(一)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数学目标也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这一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注重人文性,关注人的发展的新理念.因此,在数学改革实验中,教师应该利用激励机制把孩子的求知欲激发起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都爱学习数学,学得主动。
首先会听,要求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其次会看,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者适当地点拨,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再其次,会用脑去想,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用脑去想问题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动脑去想问题。最后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这样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师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督促学生建立错题集,预防出现类似知识点错误
准备一个专门的记录本,每天拿到老师批改好的作业本后,翻阅当天的错误,将其摘录在本子上。单元测试和其他检测后也及时抄录。回家后,如果自己有补充其它练习,再补录剩下的错题。为了节省时间,也可以把题目直接复印粘到错题本上。摘抄后,再反思错误原因,记录下完整的解题思路及答案。a.标注存在的错。在做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可以用三角形、五角星等不同图形把由于粗心、知识点不懂、容易混淆等不同原因出错的题区分标注。b.掌握正确的方法。分析错因后,把正确的解题方法,写在错题旁边。不仅仅是答案,还应包括解题思路。即关键点、用哪些公式、具体步骤。
(三)要求学生理解每节课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把“知识树”栽起来。
对于个别的公式、定理要求学生能用图形来表示或者给出推理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形式上采用课前提问、小测试(只有填空和选择)、主题班会等数学游戏,或者在讲解题目时适当地穿插概念提问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基础知识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课前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或涉及到的生活实践的掌握程度。
把学生以前掌握不好的内容梳理一下,在练习题中穿插一些题目进行强化;把普遍学生都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专题强化训练,题目选择上要求针对性强。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先入为主的现象值得注意,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注意预防,解题的正确率会大大提高。在讲授之前教师应预测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产生的错误,就能够在课内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同时还要揣摩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心理过程,授业解惑,使学生预先了解容易出错的地方,防患于未然。预见错误并有效防范能够为揭示错误、消灭错误打下基础。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