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型交互、多元发展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心理学认为,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总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反映在教学规律上,学生要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也需要经历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每节课之后有练习,为何还要开设练习课?--为做好“点与面之间的有效过渡”而架设的桥梁。
一、作业内容的设计目标
首先层次分明。有易到难,有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体现坡度。层次性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以便调整教学的针对性。其次形式多样,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富于变化的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开放性,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最后富有弹性,分量要适中,不同的面兼顾,能够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收获,共同提高。
作业设计:圆周率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作业反馈: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圆周率的发展史,以数学日记、数学小报等多种形式表达。
一次简单的作业,一次不简单的经历。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了解了圆周率的研究发展史,认识了很多数学家,感受到数学家做学问的执着,数学智慧为数学的研究带来的方法变革。以小见大,感受数学魅力,对数学的美好情感自然升华。
二、作业设计实效性
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主要表现在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概括性和逻辑性也开始得到发展。因此在特色作业设计上主要以想象型作业、探究型作业和竞赛型作业为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以数学思维导图、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作业为载体,实现课内与课外结合,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完成了一次拼贴画的创新作业。学生在有趣活动中学习数学、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习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用数学,有效的发展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得到持续发展。
三、作业设计科学性
科学性是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必须着重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识规律,符合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规律,题目的编制甚至排列都要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题目的内涵及其表述要做到科学、准确。”题目的数量要适当,数学作业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尤其过多的数学作业使学生产生畏难与厌恶情绪,严重影响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数学作业中题目的排列应有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数学作业既要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相符合,可以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又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潜能,并有助于其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等。
图形的旋转,只需要设计两道提便可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一是看图填空“这个图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了90度”。二是请画出这个三角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样子。第一题考查学生能不能看出一个图形是怎样旋转的,第二题考查学生自己会不会旋转。既有顺时针,又有逆时针;既有看,又有做:既有想,又动手;既有知识,又有能力,而且针对性特别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挖掘数学中可探究的素材,教师要有一颗数学的大脑,设置有一定难度而通过努力又能解决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理解数学,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把学生推向思维活动的前沿。探究研究性作业意在精密联系教学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作业主要形式,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去动手动脑,在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中明理,促进了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开放性和敏捷性,发展学生思维。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