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作者:储万煜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2人气:1464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高等教育阵地始终冲锋在理论落实的前沿,坚持贯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从体制机制的设计、内容素材的选择与丰富、运行方式的拓展等层面入手,整合校内校外、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合力,切实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文章通过对“三全育人”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剖析,深入探讨“三全育人”模式的必要性和创造性,探析“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优化路径。

一、“三全育人”的概念与特征剖析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作为“三全育人”的三项切入点,贯穿教育全过程,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40多年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教育绿洲,自此,教育界持续推动育人机制改革创新。在第10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末尾,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三全育人”,要求全国各高校党委坚持领导地位毫不动摇,要求高校党政群团协调合作、齐头并进,要求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还要求设计和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战略性思路和要求,即高等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取得实效突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教育部从2017年11月开始统一部署全国各类高校,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进而将其内容转化为在中国教育领域理念与方法改革创新的新推手;研究“三全育人”理念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纷纷上马,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工作全面铺开。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形势赋予新挑战,“三全育人”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传统的“全员育人”机制主要由社会、家庭、学校三维架构,而新时代下的“全员育人”拓展至多维,尤其是细碎的微观环境。新时代的“全员育人”队伍包括任何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价值行为导向产生影响的人,这其中首先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党团组织的人员和辅导员,进而囊括专业课教师、行政部门管理与服务人员,甚至还包括后勤员工、退休教职工、校友及部分社会合作群体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针对学生入校到毕业这一段时间,而“全过程”新要求突显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的终身教育,结合学生群体身心成长规律和各时期的学习能力梯度,制定规划、落实步骤、科学布局,把育人工作贯穿始终。“全方位”新要求还提出必须扩大空间纵深,将整个社会越来越丰富的教育资源运用于各种新旧载体,以拓展教育途径;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毫不动摇,深入结合显性隐性教育,构建多维一体的立体浸润模式开展育人工作,有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三全育人”的模式特点

“全员性”是指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表现在先让全体参与,再到各部分的功能明确,进而实现能明显展现正负反馈效果的协作渠道。第一,学校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部门责任明确、分工到位,协助的各职能部门要保持信息渠道畅通,自指挥到落实的上下组织结构科学有序,能够持续推动育人工作宏观组织层面的协同性发展,坚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积极性”的原则,把育人主体打造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体。这个合体是一个管理严谨、目标明确、功能强大、责任到位、合作协调的育人工作队伍体系,切实使这个集体中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能发挥学生思想成长领路人的作用。第二,学校要注重打造和培养一支专家型的辅导员队伍,加快促进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一支怀揣初心与使命,骨子里有责任有担当的,同时还具有扎实的管理素质、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动的科研实践能力的辅导员先锋队伍,自然能够把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第三,除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机关党团工作人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之外,高校近些年还特别注重拓展多阶层育人队伍——涵盖普通任课教师、兼职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等,同时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知心家长、优秀校友等发挥辅助作用,真正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新格局。

“全过程性”彰显的是育人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贯穿延续。依据大学生群体身心成长、能力成长的普遍性规律和差异性特点,要找准学生在不同时期、多种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点,注重加大针对性教育的比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覆盖大学生入校适应、课堂学习、课外实践、实习离校等全过程。第一,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技能的积累、学生成长的规律有机结合,并进一步细分整个大学过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需要配套学校各类资源,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延续时间大大加长。第二,育人工作的成果追求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一生,要着眼于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要积极探索实现把高校德育工作从短期教育转变为长期育人,保证学生发展成才的可持续性效果。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以开放的、智慧的形式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学习不能只限于思想政治课,而是要利用专业课这一主阵地,让思想政治理论走进专业课程课堂。高校要积极转换“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理念,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管齐下,激发出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全方位性”指的是育人工作空间上的全包围、全覆盖。第一,高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核心始终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符合育人全方位的要求,就需要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在空间上实现全包围、全覆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立体式、环绕式运行。第二,高校全方位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部署。高校育人工作主要由党建部门领导,直接承担者是思政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但全方位性同样要求其他部门通力配合协作,为育人工作打通各个渠道,不断建立和完善立体式育人平台,让人才培养形成一株以家庭环境为根、以学校环境为枝叶、以社会环境为果实的参天大树。这就需要鼓励各级政府、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共同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鼓励师生走出校门,链接校外优质资源,参加各类培训和实习。第三,全方位的育人方式融合。高校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前提下,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改进创新育人方式,从管理学生、服务学生和实践环境、人文环境等角度辅助教育,营造健康积极的育人氛围;形成学校内外、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合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传统一维管理向多维共享管理的转型。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育人目标定位存在模糊区,“三全育人”理念认同度不够

社会需求递进的进程不断加快,育人目标理应对应加速转变。而现实状况是,部分高校在传统育人体系的影响下原地踏步,理念比较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育人目标顶层设计层面,机械教条地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文件、规定与方案,部分高校的办学目的模糊,对实际情况把握不足,忽视学生群体的个性需要,造成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事务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二,在育人体系认识层面,部分高校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变化缺乏与时俱进的认知,对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欠缺敏锐认识。认识慢一拍,其工作效果必然不佳。其三,理念的认同需进一步加强。当前,传统课堂的育人功能显露疲态,亟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突破第一课堂框架,开辟和实践第二课堂,这些都需要调动更多智慧。另外,部分家庭对大学生实践课堂活动的支持不足。同样,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三全育人”中的势头,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也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况。

(二)整体规划缺乏全局意识

教学与科研的平衡点落在何处仍待商榷,部分高校存在轻德育、轻美育、轻体育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遵循国家战略部署、地方发展规划的整体指引,绝没有捷径可走。同理,之所以部分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划科学性不强的问题,原因之一就在于这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转变得过于缓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发展的包袱。诚然,高校需要各方帮助才能形成更好的育人氛围,尽管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团体、优秀企业为高校教学改革工作和德育、美育、体育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由于配套管理体系的缺乏,难以有效监督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落实到位。这就需要高校有更大的勇气,率先从德智体美劳整体建设工作的管理机制上入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三)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完善,管理和评价体系仍需健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一些教师对教育理论体系缺乏应有的认识,本应杜绝的照本宣科式课堂仍存在,学术创新蜻蜓点水,理论贡献差距较大;少数教师缺乏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宏观认知,不愿意接受、学习现代教育理念,甚至排斥新事物;部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不足,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这些都难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内容和形式单一、创新不足,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三观”建构的帮助有限,实际工作效果愈发不明显。长期以来,高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但是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惯性忽视针对这支专业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这支队伍的针对性培训,多是泛泛的宣传式教育,缺乏长期性的跟踪式教育,考核体系的科学性不足和反馈反哺能力有限。

四、“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深入思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进一步制定目标体系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职业修养,要始终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要树立育人成才的新目标,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树立育人新理念,研究总结新时代、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切实把握和熟练利用大学生心理发展、思想品德成型的整体规律,促进内容不断拓展,方式方法积极创新和转变。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社区—家庭”、高校智库需要形成合力,调动更多智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推进教与学和谐互动,建立师德评价和奖惩机制。

(二)优化育人体系的顶层设计

要调动各部门运用新思维、新理念在育人体系顶层设计中群策群力。转变三大思想政治主体的定位,确立先锋团——思想政治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师、保障部——学生工作队伍,制定更加科学的考核机制,充分考虑各地区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优化三个群体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积极性。要理清既科学又有效的思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造更加合适的土壤,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群体自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家化势在必行

要实现“三全育人”,必须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担任新时代高校育人大格局中的突击手。高校应整合各级力量开设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保持思想政治课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周期性提升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准;运用校内外各种优质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实践素养的提升;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跟进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波动,提升“三全育人”活动的时效性。

(四)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加强组织保障作用

坚持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系统性助力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协同合作,探索在坚持理想信念下的队伍结构优化,以制度促进这支队伍的专家化建设,保证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长期稳健运行。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进学生管理模块化分组,如分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组、日常服务和助学帮扶工作组、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咨询工作组、学生党建和党团活动工作组、社团活动指导工作组、招生和就业创业工作组等。工作组开展本模块个性化服务,强化学生在校活动的保障,宏观微观相互渗透,全面发挥各类各级学生团体的德育功能,实现各个工作组内外部高效互助状态。

(五)激励全员对教育资源的利用

高校应在全员育人视角下对岗位制度建设进行大胆尝试,对育人职责加以明确,建立一个针对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育人主体的考评和激励结合机制。高校可以尝试建立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情况进行周期性的量化考核,对优秀辅导员与班主任的人文关怀等行为进行鼓励;设置、优化专业教师的教学奖励金方案;还可以联系相关企业、单位加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中来。此外,学风建设应将重点转变到增强学生成才的自主意识上,不仅要鼓励学生互助,还要在提供自助成长成才的服务中创新方式方法,设计一个立体、环绕式的高校学风建设框架,将全员力量充分作用于教育资源上。

(六)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三全育人”式的氛围烘托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文化育人的优势所在。“遵循现实、坚持发展、整体规划、特色实施、拓展外延、深化内涵”地打造文化校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正向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实现以境育人。科学规划校园环境建设方案,吸收和利用“初心”“使命”为价值培养取向的素材,突显精神内涵和人文素养。培育积极有序、安全绿色、健康正能量的校园网络文化,引领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