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的范式重构
中国法学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不仅要培养精通现代法律技术的专业人才,更要塑造具有文化自觉与历史使命的法律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治理智慧,历经千年演变形成的独特法律思维,为现代法学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参照。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历史复刻,而是需要通过教育体系的创造性转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知识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解构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德主刑辅”的治理理念构建了独特的规范体系。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教育思想,在《唐律疏议》中演化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制度设计。德法共治的思维模式,为现代法治教育中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平衡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刑法学教学中,对比“恤刑慎罚”传统与现代刑罚目的的理论能够深化学生对刑罚人道化的理解。“礼法合一”的制度传统塑造了中国特有的法律实施机制。宋代《洗冤集录》记载的司法检验制度,既包含严密的程序规范,又体现“人命关天”的伦理考量。这种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有机统一,为当代诉讼法教学提供了本土化视角。教师在讲授证据规则时,引入古代“五听”制度与现代自由心证原则的对话,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传统司法实践始终贯穿着民本思想,从明代海瑞“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的裁判理念,到清代秋审制度彰显的恤刑精神,无不体现着传统法律的人文关怀。教师将这些案例融入法律心理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法学教育体系中的传统要素缺失现状
当前法学课程体系存在明显的文化断层。统计显示,全国90%以上的法学院校未开设系统的传统法律文化课程,仅有15%的核心课程涉及传统法律文化内容,这种结构性缺失导致学生普遍存在传统法律文化认知盲区。某高校问卷调查显示,83%的学生不能准确说出三个以上传统法律概念,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法治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明显不足。
当前高校法学的教学方法论层面存在文化疏离现象,多数教师在比较法教学中习惯以西方中心主义视角展开论述,将中国传统法制简单归类为“专制法系”,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学生对本土法律传统产生价值误判。案例教学库中,涉及传统司法智慧的案例占比不足5%,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文化自觉意识的薄弱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部分毕业生在处理基层纠纷时,机械套用现代法律规则,忽视传统调解智慧的运用,往往造成“案结事未了”的局面。
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学教育相融合的创新路径
其一,课程体系需要结构性重构。笔者建议相关专业设立“中国法律文明史”必修课,在部门法学课程中增设传统法律文化专题模块。中国政法大学已将《大清律例》精读纳入法律史教学,西南政法大学开设“传统司法智慧”选修课,这些实践为课程改革提供了范例。其余法学课程更是要挖掘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教师应将历史中的、发展中的法律文化精髓同当代文化传承发展相关联,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古今贯通,既要避免陷入“文化保守主义”的泥沼,也要防止进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相关法律院系应当建立动态调适机制,通过持续的知识再生产,使传统法律文化真正成为滋养现代法学教育的源头活水,最终形成具有文化主体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体系。
其二,当前高校法学的教学方法论亟待创新突破。高校应倡导“古今对话”式案例教学,将“郑国子产铸刑书”与当代法典编纂进行对比研讨。教师可在教学中运用数字技术复原宋代“翻异别勘”审判场景,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创建的“中华法系智慧库”,整合了2000余个传统司法案例,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资源支撑。笔者建议由教育部牵头,系统推进教学资源建设,组织编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读本》系列教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群,为案例教学提供权威素材,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促进法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协同创新。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当代法治语境中,法学教育的文化自觉对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相关院系通过系统性地重构教育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元素转化为现代法治人才培养的养料。这一教育变革要求教育工作者兼具智慧与勇气,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都需要系统创新,在实现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同时推动其创新性发展,从而为全球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文章来源:《大河美术报》 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