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依托乡村特色产业 优化乡村治理模式

作者:马喆来源:《中国改革报》日期:2025-07-29人气:29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的生产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原有的乡村共同体趋于疏离,乡村凝聚力减弱。而且,乡村缺乏支柱产业,导致乡村人口外流,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减弱,失去了参与乡村治理的自觉意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健全乡村治理体制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应当彼此有机联系。乡村治理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保障,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治理的依托。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应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农业合作社,使其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载体,也成为乡村治理的载体。

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特色产业欠发达,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薄弱。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的经济中心,是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的物质基础。依托乡村特色产业兴办农业合作社,可以改变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规模化生产方式;可以改变村民身份,使其成为农业合作社经营者或者职工。以农业合作社为中心的集体劳动和合作经营能够增强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增强村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参与家乡建设的意愿。

乡村人口流失,乡村治理缺乏活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辽宁省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数量较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减少了4712964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能够带动村民参与市场竞争、增加村民收入、开拓村民视野、提高村民文化和认知水平,从而减少乡村人口外流。同时,乡村特色产业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来乡就业创业,从而引进和培育乡村治理的优质人才。

乡村治理议题欠丰富,与乡村经济发展衔接不紧密。乡村治理议题不应局限于村集体财务公开、村容整饬、村民纠纷调解等。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基础条件,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可增加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的自有财力,为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资金支持。村民关心自身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环境,就必然关心乡村特色产业,进而关心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和供给结构,这些都是现代化乡村治理的新议题。

以乡村特色产业为依托的乡村治理模式

其一,依托乡村特色产业构建乡村治理物质基础。首先,地方政府要利用财政和金融政策,挖掘凸显区域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推动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经济新增长点。这是提升村民对家乡认同感和关注度的物质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不明显,地方政府更要因地制宜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扶持特色产业落户。在这方面,内蒙古巴林左旗的笤帚产业值得借鉴。从出售低价帚用高梁,到打造笤帚苗种植、深加工、系列产品销售产业链,巴林左旗有效挖掘资源禀赋,打造了一张产业名片。其次,要保障当地村民直接参与特色产业,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在这方面,陕西富平柿饼产业值得借鉴。富平县的柿饼加工历史悠久,虽然当地农户普遍种植柿树、加工柿饼,但是在农业合作社成立以前,农户销售柿饼的数量少、价格低。当地农户加入合作社以后,执行统一的加工标准、利用统一的销售渠道,切实增加了柿饼销售收入。

其二,依托农业合作社构建乡村治理组织基础。首先,要提高村民对农业合作社的经济依存度。农业合作社通过流转村民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水体、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就业、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能够逐渐增强村民对农业合作社的经济依存度。在此基础上,以农业合作社作为乡村治理的组织形式,更容易被村民接受。其次,要建立村民对农业合作社的情感归属。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将明显增加村集体收入,支持改善村集体福利。比如,有的村集体建设了村民公寓,有的村集体兴办了养老院和幼儿园。村集体福利搭建了村民与农业合作社的情感桥梁。在此基础上,以农业合作社作为乡村治理的组织形式,更容易得到村民的拥护。

其三,依托乡村特色产业创新乡村治理议题。基层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可以创造乡村治理的新议题。比如,基层政府可以利用贷款贴息措施助力农业合作社获得贷款,村民必然关注此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和审批结果。又如,基层政府可以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因为该公共产品涉及征用土地和降低经营成本,所以村民必然关心征地补偿和具体建设规划。基层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形成了村民和村集体之间、村民和基层政府之间的新型利益关系,这将成为现代化乡村治理的新议题。

其四,依托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治理人才。首先,农业合作社要提高乡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农业合作社应当指导村民理解基层政府的扶持政策、认知市场竞争状况,并鼓励村民为企业献计献策。这样既能培养关心企业发展的职工,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关心乡村治理的村民。其次,农业合作社要吸纳高水平人才,为乡村治理提供示范力量。乡村特色产业能够吸引“返乡”和“来乡”就业创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些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原村民”和“新村民”将成为乡村治理的示范力量。村集体要邀请他们向村民讲解乡村治理事项,利用他们的知识和威望,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其五,依托乡村特色产业强化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引领作用。根据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乡村基层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农业合作社党支部,吸收高素质社员入党,将党支部活动与农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服务村民的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产业振兴和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708.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