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期刊知识 > 正文

突然发现,高校老师最不值得做的四件事!

作者:www.zzqklm.com来源:日期:2025-09-09人气:10
高校老师常被羡慕有寒暑假、工作自由,可真正身处其中才懂,这份职业藏着不少隐形陷阱。很多人要么被人际关系绊住脚,要么在倦怠中放弃成长,看似忙忙碌碌,实则离职业目标越来越远。
下面这四件事,高校老师千万不要做。

1.、一时冲动当众怼领导,赢了脾气输了机会

高校里难免有和领导意见不合的时候:可能是课题申报被否、教学安排不合理,或是评优评先里觉得不公平,有些老师一时上头,就当着同事、学生的面直接和领导硬刚—— 要么打断领导讲话反驳,要么语气尖锐地质问,甚至翻旧账吐槽制度漏洞。其实提意见和当众怼是两回事。领导需要的是建设性建议,不是公开挑衅—— 当众反驳不仅会伤了领导的面子,也会让同事觉得你冲动、不懂分寸,更会在无形中关上后续合作、晋升的大门。真有不同想法,不如会后找领导单独沟通,语气诚恳地说明自己的顾虑和方案,既能体现专业度,也更容易被接受。一时的痛快换不来实际利益,反而可能让多年的积累付诸东流,实在得不偿失。

2、不要把同事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与同事攀比,也别参与八卦闲聊。
高校人际关系看似简单,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 评职称、抢项目、争资源时难免有竞争,而同事终究是 “协作+竞争” 的双重关系。可不少老师容易犯一个错:要么把同事当成可以掏心窝的 “闺蜜”“兄弟”,要么忍不住和同事攀比,还总凑在一起聊八卦。

我刚入职时,曾把同系的李老师当成 “好朋友”,不仅聊自己论文的创新点,还吐槽过 “觉得某教授评审不公”。结果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李老师在申报同类课题时,用了和我相似的思路;而我吐槽评审的话,也传到了那位教授耳朵里,后来我的一篇论文投稿时,恰好被这位教授评审,直接以 “观点片面” 退回。还有位年轻老师,总盯着同事的 “成果”:“张老师又发了核心期刊”“王老师拿了国家级项目”,越比越焦虑,上课没心思备,科研也静不下心,两年下来啥成果都没有。

更要警惕的是 “八卦闲聊”—— 从 “某老师和学生走得太近” 到 “某领导的私人生活”,看似是 “随口一聊”,却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高校里的 “闲话” 传得比想象中快,说不定哪句话就会让你被贴上 “搬弄是非” 的标签,影响职业口碑。

同事之间,保持 “礼貌的距离” 最舒服:合作时全力以赴,私下里点到为止;不打听别人的隐私,不透露自己的底牌;更不拿别人的成果衡量自己的节奏。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比陷在人际关系的漩涡里更有意义

高校人员关系相对复杂,不知道哪句闲话就会带来麻烦。
3、跟风摆烂躺平,放弃自我提升

评上职称就歇着”“反正有编制,混到退休就行”—— 在高校里,这样的声音并不少见。不少老师看到身边有人 “摆烂”:上课照本宣科、科研 “躺平” 不申报、学校组织的培训一概不参加,自己也跟着放松下来,美其名曰 “享受生活”。

我认识一位中年教师,评上副教授后就彻底 “停摆”:教案用了五年没更新,上课全靠念 PPT;学校推他去参加 “国家级教学名师研修班”,他说 “没必要折腾”;青年教师劝他试试交叉学科的课题,他摆手说 “年纪大了学不会”。结果去年学校推行 “教学质量末位预警”,他的课程评分连续两个学期垫底,被要求停岗整改;今年申报教授职称时,因为没有近五年的科研成果,直接被拒之门外。

高校从来不是 “避风港”:教学模式在迭代(从线下到混合式教学)、科研方向在更新(从单一学科到跨领域融合)、评价标准在升级(从 “论文数量” 到 “成果质量”)。那些跟风摆烂的人,看似轻松,实则在慢慢失去竞争力 —— 等政策调整、岗位优化时,最先被淘汰的就是 “可有可无” 的人。真正的 “稳定”,不是靠编制兜底,而是靠持续成长的能力托底。

4、放不下助人情节,过度付出拖垮自己
高校老师天生带有 “育人” 的责任感,加上性格里的热心,很容易陷入 “过度助人” 的怪圈:学生论文写不好,就熬夜帮着改;同事申报项目缺材料,就放下自己的课题去帮忙;甚至行政部门找他填无关的表格,都不好意思拒绝。
但是,助人” 是美德,但 “过度助人” 是内耗。老师的核心任务是 “教好书、做好科研”,不是 “万能保姆”:对学生,要 “引导” 而非 “包办”—— 教他写论文的方法,比直接帮他写更有用;对同事,要 “量力而行” 而非 “有求必应”—— 先顾好自己的核心工作,再考虑帮忙;对无关的额外任务,要学会礼貌拒绝。“能渡则渡,否则随缘” 不是冷漠,而是对自己的职业负责。他人能渡则渡,否则随缘。
避开这四件 “不值得” 的事:控制情绪,用理性沟通代替冲动对抗;保持边界,用专注自身代替人际内耗;拒绝躺平,用持续成长代替温水煮青蛙;放下执念,用合理助人代替过度付出。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