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浅析网络语言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作者:李赫 刘琴来源:《视听》日期:2017-10-24人气:3300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聊天不再局限于传统文字模式,表情包开始盛行起来,并成为一种网络文化,值得关注的是“表情包”这一网络流行非语言文化符号的大量使用 ,甚至成为最主要和最显著的交流内容。2015年年初的时候,《牛津词典》颁布了年度热词,令人意外的是,emoji笑哭的表情取代汉字成功成为最热词。此外,一些真人明星也参与表情制作中,如在搜狗等输入法中输入“姚明”二字,姚明的标志性表情图片会自动呈现出来。尤其是通过“帝吧出征事件”,普及了广大网民对于表情包的认识。且近两年表情包受网民们的欢迎度和热衷度一直持续着。下面就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读图潮流和新媒体结合的图片传播新形式。

一、表情包发展与特征

(一)表情包的发展
    表情包基于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情感的认知,并将其具体到当下流行的人物表情、影视截图或自创的卡通表情上来。众所周知,表情包最初的形态是一些简单的网络表情符号,即单一的颜文字,它是用单一的符号和标点组合而成进而用来传情达意。例如“:-D”表示大笑,一些日式的颜文字“(T_T)”表示伤心流泪,“(-_-)zzz”表示困乏瞌睡等。随着表情符号的日益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系列表情。譬如QQ表情包中的小黄人表情,微信中各类创意表情等。现如今微博还开通了评论带图功能,一方面更是促进了表情包创意的发展。由此可见表情包的发展是一个从单一符号到图文并茂的过程。
(二)表情包的特征
1.主题多以搞笑、调侃为主
    施拉姆信息选择的或然率揭示了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事准则,即总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施拉姆认为人们在选择获得信息的途径上也遵循此原理。表情包具有通俗易懂性,人们只需付出注意力就能满足情感交流的需求,因此这类信息传播迅速。网络上日益丰富的表情包,主要是利用当下流行元素将图片和文字自由组合,以搞笑夸张居多,如在家庭或同学群里,大家都会发红包,人们在领完红包都会发一个“谢谢老板”或“一分钱也是钱”等之类的红包表情包。尤其是在朋友群里大家互相斗图,也成为如今网络聊天的一大特色。
    相比传统繁琐、形式单调的文字聊天模式,图片更加形象生动,即使是不善言辞的人也可以利用表情包充分表达情感,化解尴尬的气氛。
2.内容丰富、紧跟潮流
    现在社交平台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形式多样、题材丰富且更新快,紧跟潮流。比较常见的有二次元的搞笑漫画、热播的电影电视里的片段以及各种可爱萌的动物表情等。为了贴近生活,满足用户追求时尚和个性化的心理,各社交平台也紧跟潮流制作各种表情包。再如受粉丝热捧的TFboy、Angelababy等明星被制作成各种动图,时下热播的乡村爱情剧被截图配上各种搞笑文字,以及一些热门博主如艾克里里被网民制作成搞笑动图成为社交媒体上热门的表情包,被用户收藏并分享。
二、表情包的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一)对人际传播的有利影响

1.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满足情绪表达的需要
    在传统的聊天模式中,文字是唯一的表达方式,人们需要在大脑中组织语言,然后进行繁琐的编辑再发送出去。表情包在本质上属于图片的一种,一目了然,通俗易懂,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使快节奏的人际交流需求得到满足。图片本身就具有比文字生动形象的特点,因此表情包的使用更易唤起受众参与的热情。虽然这种非语言符号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用户之间你来我往地发一个个搞笑或者贴近自己心境的表情包,总是能很快的带动聊天的气氛,缓解尴尬局面,拉近用户之间的距离,这无疑增加了人际传播的强度,使人际传播的情感升温。例如想找别人聊天,可事先发一个表情来试探一下对方的意愿,这样既不让人觉得尴尬又能活跃气氛;中国有很多人对于父母的情感表达是比较内敛的,而我们利用表情包发一些爱心的图或者是带有祝福的图,就能表达出对父母的爱与感恩;与不熟的人聊天时,使用表情包弥补了文字的苍白的同时也顺畅的表达自己,活跃气氛拉近距离。

2.自我身份得到认同
    事实上 ,对于年轻人来说 ,在网络上仅仅依靠文字进行交流是远远不够的 ,在日常生活中 ,表情是在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符号交流的表情包在网络交往中已占据了重要位置,不仅在表情达意、交流情感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更能使个体对自我的身份认同明确,减少对身份迷失的焦虑。 
    在使用表情包的过程中,传播者可以抛弃在线下的“本我”,通过表情包将自己塑造成迎合网络群体主流特点的形象,通过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更加易于被别人接受的形象来迎合网络群体,消弹自我求得同化,隐藏与众人“相异”的自我,以避免遭到群体成员的疏离。①尤其是在群聊中不难发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辞的人在群里面却判若两人,他们利用表情包积极地发言表态,以此融入这个虚拟群体。对于同款的表情包的使用,使用户在心理上有接近感,使个体找到组织感。

(二)表情包的使用对人际传播的不利影响

1.以表情符包为聊天内容的人际传播感情缺乏稳定性
     研究人类无声沟通行为的美国学者R.L.伯德惠斯戴尔分析,在两个人互动的场合中,有65%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递的。辅助语言(语音、语调、停顿等)、类语言(尖叫、呻吟、鸣咽、叹息等)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触摸乃至人际传播双方的间隔距离等无不传递丰富的信息和含义。②

现实人际传播交流中,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便能传情达意,通过持续的接触和交流使得人际传播的感情基础牢固。而网络人际交流,始终是通过一些传统文字符号或是新兴的网络语言符号来传达的,这种交流模式总是有限制的。而网民使用这些表情更多是一时的兴趣,在猎奇心理和情绪表达得到满足之后,用户之间的传播又回到沉寂状态,再次接触交流的机会很少。因此,通过表情符号进行的人际传播很难完全投入真挚的情感。
    日本学者中野收层用“容器人”描述现代人的行为特点,认为现代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互相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人们在网络中使用表情包,更多的是为了消磨时光、娱乐休闲。但是不论如何,一次的看似热闹的“斗图”狂欢、网络畅聊并不能缩减人们之间的心灵距,也不能取代亲朋好友间的促膝长谈。 
2.表情包使用不当影响人际语言的交流
   表情包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在社交平台上盛行起来,但其自身也存在着弊端。一些表情包配有骂人的脏字、错别字、谐音字,甚至是黄色图像等,这些不文明现象的传播影响人际语言交流不利,尤其对于网络青少年用户来说是一种不利的影响。如“你麻痹"、“你胸小就不要讲话”等,这些不文明语言长期的被人们使用,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习惯,导致许多人潜移默化的出口成脏。
    其次,大量的使用表情包这类网络语言,易造成人际间交往的语言代沟,尤其体现在与长辈之间的交流中,长期受主流文化影响的长辈们很难理解这种表情包所传达的诙谐的含义,尤其是一些二次元的表情图的使用。

三、结语

    毫无疑问,表情包的流行趋势是一个必然。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由此来看表情包不仅仅只是人类视觉的延伸 ,更是视觉和思想的交互延伸。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化中,我们吸取其益处满足自身各种情感表达需求的同时,还要正确看待其中的弊端,避免迷失在表情包的浪潮中。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