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研究——以餐饮外卖业为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由以往的注重吃饱到现在的注重吃好,以及吃的健康,但是在食品这方面却频繁地出现问题,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从2003年含有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到2006年的瘦肉精猪肉,以及2008年的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无不触动大众的心弦。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发现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严重,许多食品企业甚至没有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概念。食品企业与其他企业不一样,食品企业具有其特殊性——它们与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直接挂钩,由于企业的不负责,可能导致损害很多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丧命。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餐饮外卖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人们一边享受着外卖的便捷,一边又在担心着外卖食品的安全性。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报道,饿了么订餐平台中多家餐馆无证经营、地点与实际不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而在实际开店中,“饿了么”平台还存在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等情况。实际生活当中,存在许多的小餐馆、小作坊通过外卖来经营,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因此本文以餐饮外卖企业来探讨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1 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观念起源于美国,这一词最早于1924 年由英国学者 Oliver Sheldon 提出,于20世纪初在学术界形成企业社会责任思想。20世纪末,公司社会责任得到广泛认可,人们不再关注于公司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关注于公司有哪些社会责任以及公司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而对于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目前研究不是很多,食品企业也是企业的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也同样与用于它们,但是由于食品企业存在特殊性——它们与人们的生命安全紧紧挂钩,所以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本文认为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保证生产无毒无害的产品,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二是承担对于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不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三是对于社会环境的责任,不破坏污染环境,使用环保材料。
2 我国餐饮外卖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2.1 许多无证小餐馆通过外卖来经营
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人们对速食、方便更加青睐了,一些餐馆就选择人流量多的办公楼下、大学的后街等等地方开展经营,许多餐馆有的都没有经营许可证,更不用说经营人员的健康证,所以他们的市场经营资格有待进一步审核。
2.2 黑作坊经营环境恶劣
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一些外卖餐饮店,经营环境非常恶劣。有的餐馆就只有烹饪的地方,店内基本没有很好的装修,卫生条件不达标,烹饪的食材被随意摊放,甚至有苍蝇在飞来飞去,这些都严重影响到食物的安全性。
2.3 食材采购的渠道不正规,烹饪不卫生
一些餐饮企业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对于食材的采购成本压缩得很低,因此会通过一些不正规的渠道购买不合格的食材,或者采购一些低价位的残次的食材,例如已经腐臭的肉类、烂掉的蔬菜等等。本来食材就是不合格的,后期的烹饪过程中,比方对于蔬菜上农药残留的清洗是否到位,壳类肉质品寄生虫的处理等等也存在很大问题。
2.4 食品安全投诉量增多
通过对统计局以及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数据搜索和整理,发现2017年上半年,湖北全省共接收投诉举报信息24036件,同比增长19.5%,是2013年启动投诉举报工作之初的24倍。从产品类别看,食品为18130件,占总量的75.43%,增幅最为明显,同比增长37.56%。(这仅仅是湖北省的数据,全国来说,其数据更庞大。)食品方面主要存在食品质量及假冒伪劣食品,销售“三无”及过期不合格食品、餐馆经营卫生环境差等问题。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的2017年的12期投诉报告,发现在消费商品性质投诉中,餐饮服务投诉居服务之首,而消费者有关餐饮服务方面的投诉,广泛出现在我国一些新型的电子商务订餐平台。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为:有的商家销售诚信度低;有些小餐饮店外卖宣传广告很漂亮,但是与实物存在差距;有的外卖商家没有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和卫生情况无法保证饮食安全。
3 我国外卖餐饮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3.1 经营者无社会责任意识
一些专门已外卖来经营的餐饮店,也包括线上线下都经营的餐饮店,他们对于社会责任的不了解,没有对社会责任的整体概念,他们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并没有考虑对于消费者、环境以及社会的影响。
3.2 餐饮外卖行业整体风气
整个餐饮外卖业中的那些餐饮店,他们在外卖订餐平台上接受顾客的订单,主要是靠订餐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其次靠食物的口味,因此,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就得让自己成本竟可能低,因此在商家之间就有隐藏着价格战。如果商家不通过一些不当的方式进行成本的控制,他们可能因此会错过很多订单,大大影响他们的营业额,于是商家们就进行相互模仿。
3.3 外卖订餐平台对商家的包庇
今年315晚会过后,曝光了外卖平台饿了吗,但是只是一时的效应,风波过后,一切照常。在9月30号,北京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了“外卖约谈”,召集了三大外卖平台,食品药品监管局发现三大平台在召见的前一天,直至当天凌晨还在下架无证商家。可见外卖平台的包庇也是餐饮店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3.4 监管部门管理缺失
监管部门在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没有起到很大作用,有些部门形同虚设,没有严肃对待日常例行的检查和监督,还有就是有些部门之间有交叉区域,可能交叉区域就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督,导致部分商家钻空子。
4 我国餐饮外卖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通过上面的原因分析,不难看出,餐饮外卖业中存在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因此分析得出以下几个具体影响因素:
4.1 商家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程度
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否,或者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餐饮商家们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他们如果有社会责任意识,知道自己承担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知道自己的行业具有特殊性,与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会变好。因此政府及有关法律部门应加强社会对社会责任的了解,使经营者培养和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4.2 监管部门惩罚力度大小
餐饮商家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部门对于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惩罚力度大小,如果监管部门对于发现不当行为或不合格食品时,只是简单的通告、批评,估计所有商家都不会对履行社会责任上心,更不会主动去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反,如果监管部门对于这些不符合社会责任的行为给予商家严厉惩罚,商家会心生畏惧,在平时的经营过程中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4.3 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强弱
在谈到餐饮外卖时,我们很自然地想到消费的终端——消费者,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强弱对于餐饮商家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很大影响。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强,在遇到商家送来不合格食品,能通过正当手段处理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使商家意识到消费者“厉害”,不能以不合格的商品来糊弄;反之,消费者们每次遇到这些情况时,例如,吃到变质食物、发现食物里有异物或者在外卖平台上没有上传营业资格证等等,都不去理会,不会去维护自己的权益,那商家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给人们会带来什么,会依旧往常的营业模式。
4.4 媒体曝光度和舆论压力
对于那些黑作坊、无证餐饮店,以及苍蝇馆,媒体应予以进行曝光,让他们曝光在大众视野,承受舆论的压力,让他们自己退出市场。就好比315晚会,对黑作坊的曝光,让消费者了解了,自然不会有消费者再去光顾,外卖定餐平台也会将其商铺下架。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媒体与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减少餐饮 外卖业的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