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的竞争力比较研究
一、研究背景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强调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构建城镇体系格局。本研究遵循新发展理念和“十四五”规划,构建中心城市竞争力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区位枢纽、综合服务等七大维度,符合《“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导向。基于此体系开展郑州与其他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对比研究,有助于郑州在经济、产业等关键方面对标先进,精准发力,提升其在全国和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地位。
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2024年前三季度,郑州经济发展亮眼:地区生产总值达1070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连续12个月在国家中心城市中居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制造业投资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6.6亿元,同比增长4.0%。郑州工业体系覆盖37个工业大类,是全球重要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近三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1%;2024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激增901.9%,智能制造指数跻身全国20强;同时,建成225家省级智能工厂(车间),3个产业集群进入全国百强,高新技术成果丰硕。在《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指导下,郑州规划九大功能片区,以组团式发展优化区域布局,积极构建空间架构,稳步向千万级人口城市迈进。
三、模型构建和研究设计
(一)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需求,本研究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教育研发、枢纽辐射四大维度及18项细分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其中,经济发展竞争力聚焦GDP总量与质量(X1-X4)、产业规模(X5);基础设施竞争力通过人居环境(X6)、医疗资源(X7)、轨道交通(X8)和通信能力(X9)进行评估;教育研发竞争力着重创新投入(X10-X11)、人才储备(X12)及成果转化(X13-X14);枢纽辐射竞争力则综合交通承载力(X15-X16)、国际贸易(X17)和旅游创收能力(X18),形成多层级、全方位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框架。
(二)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的郑州市核心竞争力评价实施路径
研究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对原始数据按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差异。
2.适应性检验:通过KMO检验(0.625)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01)验证数据适用性。
3.公因子提取: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986%(经济发展维度)。
4.综合得分计算:计算各城市因子得分,加权后得到综合排名。
四、实证分析
(一)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本部分选取X1-X5为经济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经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1为界,提取X1、X2两个有效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0.788%、22.198%,累计贡献率达92.986%,可解释原始数据超9成信息。从经济竞争力看郑州人均GDP有一定优势,但第三产业落后。
(二)基础设施竞争力分析
以X6-X9为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指标,在主成分分析后,仅提取出X6为有效主成分,初始特征值2.094,方差贡献率52.346%。郑州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中游靠后,与上海、北京等领先城市差距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空间大。
(三)教育研发竞争力分析
选择X10-X14为教育研发竞争力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仅提取X10有效主成分,方差贡献率73.572%。郑州在教育研发竞争力排名第9,专利数目低于西安,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远少于北京,科技人才与创新能力不足,传统产业结构受限。
(四)枢纽辐射竞争力分析
以X15-X18为枢纽辐射竞争力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提取X15、X16两个有效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 91.666%。郑州的客运、货运辐射能力弱,枢纽相关产业发展不均衡。
五、郑州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综合竞争力提升对策
(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郑州与其他城市主要差距有:①产业短板:服务业滞后,高端产业不足,同质化突出;②基建拖累:轨道交通、通信设施能级低于对标城市;③创新瓶颈:双一流高校少,研发投入弱,成果转化率低;④开放局限: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弱,全球市场渗透不足。
(二)提升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竞争力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四点措施:①产业升级与协同发展:聚焦电子信息与五大新兴产业,构建“主链+配套”集群;升级现代服务业,依托国家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一体化。②基建提质与精细治理:借鉴先进经验规划轨道交通,加强部门协作,多渠道筹资;运用技术手段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动态优化管理。③创新生态与人才筑基: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加强高校学科建设,提升企业创新力,打造产业创新集群;设立基金扶持青年创新创业,优化人才生态。④开放枢纽与全球链接:挖掘国家战略平台资源,推动关键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加强文化交流,塑造国际旅游名片,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
文章来源: 《经济导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