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党报文化报道创新发展途径
全媒体属于一种新兴媒体,现如今已经在媒体行业占据主要的引导地位,也对传统纸质媒体报道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我国报纸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初期,经过多年的演变与改革,报纸的形态、主体内容、展示方式、传播途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渐呈现出大众化、广泛化的特点,成为传递信息资源的关键方式之一。而在全媒体时代,党报文化报道也在面临着转型的机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大面积普及,人们获取媒体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如可在ipad、手机等移动设备上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读取到最新的咨询。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实效性强、成本较低、速度更快等特点,但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党报仍然是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相比其有着可信度高、权威性强的优势,受到人们的尊重。全媒体时代各种新兴媒体的涌现与发展,使党报文化报道的创新突围更为困难。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新闻必然会受到程序与制度的限制,其对党报的影响并不大。但各种网络媒体大肆传播的过程中可能或出现“虚假新闻”“负面新闻”的现象,这些现象会影响到当党报文化报道的公信力。
直面实时热点,充分发挥权威性
若是某一新闻事件逐渐发展成为热点话题,党报必须重点关注,直面实时热点,从多个方面思考应当如何引领大众正确认识到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深入理解其内涵[1]。党报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直击事件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拓宽视野,将多层面的文化新闻“尽收眼底”。比如2019年热映的《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电影动画作品,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大多数人对影片质量的赞叹与表扬不绝于耳。但最近关于“国产动画进入奥斯卡初选名单”这一话题,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网友感到高兴,但亦有部分网友认为国产动画还“不够格”。在这样的热点话题下,党报文化报道应当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引领舆论,为读者与观众提供崭新的视角,深度剖析“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原因。再如湖南某一乡村教师在自媒体上推动《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此篇文章已经发布引发了相当关注,随着各级领导的重视逐渐印证了文章中提到的系列形式主义现象。人民日报也极为关注此项事件,发布了《讲真话的乡村女教师:基层形式主义何时休》这篇文章,对脱贫工作、教育系统等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问题“如何保证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党报权威性的引导下,大众纷纷就此话题展开正面讨论。
不随波逐流,提升文化报道的内涵
通过层层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全媒体时代备受关注的当属娱乐圈新闻,各个娱乐新闻充斥版面,但其中的内涵却不仅推敲,对大众带来的正面影响少之又少。在这种强行下,党报文化报道则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应当在娱乐新闻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不随波逐流,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党报文化报道应当多多关注明星的公益事业,传播正能量。如201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组织了“蔡徐坤葵计划爱心基金”话题,将明星为公益项目的捐款事件呈现出来。钱江晚报积极参与这一热点话题,在话题下发布了相应的报道,呼吁人们关注儿童成长,助力公益活动,将更多的爱心奉献出来。在明星号召力以及党报积极报道的作用下,关注儿童的公益项目已经对大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强人文关怀,体现出温度与高度
全媒体时代,各种网络互动平台出现在人们眼前,以受众最为广泛的“抖音app”为例,这一平台推出之时广受好评,但因平台约束力较小,其发布的信息造成了大量负面影响,大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人民日报就此推出了《刷抖音上瘾?网信办组织抖音、快手等平台试点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这一报道引起了大众的共鸣,探讨了视频软件的作用与影响,对人文建设给予了一定的舆论支持[2]。相较于娱乐新闻来说,传统艺术与文化在新闻报道中的占比量较低,但全媒体环境下应当提升艺术文化、人文精神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进而构建和谐社会。2018年5月,第十四届中国(深圳)文博会开展,新华日报适时推出了《多些创意,让传统文化扎根当下》报道,聚焦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介绍了吴江鼎盛丝绸为APEC会议设计的服装、徐州香包、《对弈图》、南京城墙‘乐乐沙’等,在报道中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将更加生活化的信息传播给大众,体现出了温度与高度,提升党报文化报道的艺术性。
构建互动平台,拉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全媒体环境下,党报要想继续占据传统媒体的核心地位并取得一定的创新发展,就应当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更为广泛的互动平台,拉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首先,可以创设微信公众平台,将文化报道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上传到平台上,使大众可以针对此事件自由发表言论,再结合删选功能挑选出正面的评论展示出来,充分感知大众的想法。其次,党报可以进一步打通网络平台,开设微博、官方网站等,要求内部工作人员全权管理,与大众进行互动,并将他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整理出来,使网上党报文化报道更加符合全媒体环境下人们的心理诉求。除此以外,党报文化报道应当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确保报道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在内容上合理引用案例,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文化报道吸引更多读者,进而增加大众对党报的好感度。
结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环境下党报文化报道必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与机遇。为了得到创新性全面发展,党报应当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的生存态势,并多个方面做起,探索更加新颖的文化报道传播途径,提高党报的影响力,进而推动全媒体环境下文化报道的长远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