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问题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科学论断,并对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作出新的部署。这一点深刻表明,共产党对党内民主建设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内民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下面本文就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做简要分析。
一、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对中外历史的深刻反思之后得出的极为重要的结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条件。党的领导正确与否,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党内民主的支持和发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发展党内民主是推进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看,党内民主的实现,可以直接推进人民民主、带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党内民主正常,人民民主就能得到保障和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党内民主不正常,人民民主必然遭到破坏和挫折,我国历史上彭德怀式的悲剧的发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 现阶段党内民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内民主意识不够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员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更多地参与党内事务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党员在民主权利行使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一些党员民主观念和民主意识不强,不愿意发挥主体作用,行使民主权利。认为民主集中就是先民主后集中,最后集中权在领导那里,普通党员说得再多也没用。
也有一些党员不敢行使民主权利。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民主作风差,讨论问题听不得不同意见和建议,做决定办事情独断专行。因此,不少党员对组织或党员领导干部做出的一些错误决策明知不对,却不敢勇敢的指出来。
(二)党内民主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
1、是监督意识不够强,接受监督不自觉。
党内监督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就监督主体而言,缺乏依法依纪行使党内民主监督权利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有的领导干部消极对待甚至抵制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有的存在下级担心上级搞秋后算账,上级怕得罪下级在选举、考评中丢票子,同级之间担心伤情面不好相处等不敢监督、不想监督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至今我们党内许多党员干部把监督仅仅看成是职能部门的事,是上级领导的事,不懂得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在行使权力包括监督权力的同时还必须认真接受监督。
2、对监督内容缺乏正确认识,不懂监督。
有些党员干部不懂监督,他们所认为需要监督的面特别窄,只重视党员干部个人品质特别是廉政方面的问题,只认为贪污腐败,行贿、受贿需要监督,而忽视“勤政”方面的问题,没有看到工作上失职渎职、消极懈怠、行政不作为等,也是一种腐败,也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事业,也是需要监督的。
3、监督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对于惩治性的事后监督比较重视,防范性的事前事中监督比较薄弱。近几年来,我们虽然制定颁布了许多党内监督具体制度,但缺少系统性,有的制度可操作性也不够强;有的制度缺少衡量的尺度,同时缺乏相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此外,有些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制度尤其是监督运行机制,迄今未能认真落实。
4、是责任追究不到位,监督效果不明显。
党内监督机制、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致使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党内监督工作认识不足,重布置,轻检查,监督工作不能持之以恒,党内监督制度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边,执行制度不力。由于监督体制机制的不健全,造成自上而下的监督相对顺利,同级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比较困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已颁布多年,但因党内监督工作不力而受到责任追究则很少。
(三)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差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纠正错误、改进工作、完善自我的重要方法。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被扭曲,自我批评谈谈感想,互相批评提提希望,这样的做法显然起不到任何效果。批评和自我批评即是一剂苦药,也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怎样促使广大党员迅速成长为先锋队战士,需要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相互帮助、相互教育、相互提高,从而增强党的战斗力。
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
(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以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为基础
1、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提高党员民主素质
党的事业和各项任务,首先要通过党员完成。发展党内民主的着眼点应放在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上。但从实际来看,多数党员的主体意识相对淡薄,不少人仍习惯于服从甚至盲从,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和民主理念。如何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呢?加强党员的自我修养,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民主知识、民主能力和民主作风等。要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党员消除轻视自身民主权利、忽视自身主体地位、缺乏发挥主体作用内在动力的被动倾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组织的主体力量。
2、完善党员主体权利保障机制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不断保障党员主体权利,保障党员不同意见的机制,保障党员自由选举的机制,保障党员自由申辩的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做到凡属党内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都按议事规则和程序召开党员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决策、决定和决议,真正尊重党员的选择。
3、建立健全党员主体地位的知情机制。
推行党务公开是保障党内民主畅通的有效途径。它能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及时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推行党务公开,能够拓宽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在具体实践中,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明确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规范公开程序、扩大公开范围上,不断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是强化党内监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环节,党务公开的实质是把党内权力行使者和权力运行过程置于党员、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二)、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1、规范候选人的产生程序
候选人的产生在整个选举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正式候选人的确定直接影响着选举的结果。因此,选举人和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候选人的产生。党的领导机关可以依据法定程序提出候选人,普通党员或党员代表也可以在充分酝酿、协商讨论的基础上联名提出候选人。设置一些规定来限制领导人提名,禁止一把手提名自己的接班人。凡较重要的提名,都应该公布提名人、提名理由、提名人与被提名人的关系及被提名人的简历等。
2、加大竞争力度
真正的竞争力度它体现在把最优秀的人,群众也好,党也好都可以把他提名作为候选人,这是真正的竞争力度。加大竞争力度,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依赖于竞争,实施党内公平竞争选举制度,要把党管干部原则与竞争选举相结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明确界定选举产生的干部与非选举产生的干部范围,保证竞争性选举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有关公平竞争选举的监督机制,确保党内竞争选举真正做到公正、公平、有序。
3、改进选举程序投票方式
从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就提出改进选举程序,一直到今天还在说,但我认为依旧不完善。选举程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就是上去一个人,选上一个人当上这个官就好,而广义上包含前前后后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他应该包含六个环节:公开、承诺、投票、任期、选举、罢免。
在很多情况下,前两个环节都没有,就直接进入第三个环节投票,投票也有很多规则,第一是秘密,不能让你知道我投了谁。第二是公开,唱票过程公开,记票过程公开,投票还得公开。到此为止狭义的选举结束。
然而广义上的选举还应包含有后面的配套,第一任期制,第二质询。你做得不好我们可以质询你,质询不合格就罢免,这一点必不可少。
(三)、完善党内民主决策制度
如何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呢?我们国家最大浪费就是战略决策的失误,由于战略决策的失误使我们过去曾经走了很多弯路。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曾经发生文化大革命,大跃进,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地方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从而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中央为什么提出我们必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说明在发展上过去我们还存在着不科学的地方,这种不科学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相当之大的。正是因为如此,中央明确的提出我们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怎么样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书记一把手与全委会常委会的关系问题,不能使得我们的权利过分集中,不能使我们权利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里,更不能使得我们的权利只集中在书记一个人手中。
(四)、改革完善党内监督机制,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保证。
目前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内权力监督和分权制衡机制不完善,导致权力失去监督。
那么在党内建立健全分权制衡机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能止。从事物的本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在我们党内,客观上存在着各种权力,其中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是最为主要的三大权力,即所谓的党内“三权”。要保证党的权力不被滥用,就要建立健全分权制衡机制。
党内三权制衡,是政治组织内的权力平衡关系,目的是维护党组织的团结、统一和运转,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三权制衡原则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把二者相混淆,更不能以国家政权不能搞三权分立而拒绝党内三权制衡原则,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2]高新民.党内民主与党的建设制度创新(m) 青岛出版社.2011.6.
[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04-02-20.
[4]李锡炎 党内监督科学化的若干关系(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
[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