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流行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王晶来源:原创日期:2012-07-17人气:1106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流行语教学尚无先例,相关教学体系也有待教学实践的探索。但毋庸置疑,汉语流行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忽略或回避这一语言现象必然不利于汉语学习者全面认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新发展。
在汉语流行语的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常用于日常口语交际”为标准选择汉语流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并以“恰当运用于日常口语交际”为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具体来说:
1、教学的灵活性。这是口语教学的首要原则。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应选择当下被大多数社会群体使用甚至已进入基本语汇,但字典词典未进行收录或未对其意义新解进行准确收录的流行语汇。追求时效性也是灵活的题中之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教学实践发生的当下或几个月、一年等为时间尺度进行搜索,时间跨度不应过长。同时应指出的是,对于汉语流行语中那些使用率不高或趣味低下、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缺乏持久的部分,应尽量避免其传播,必须做出讲解时应告诉学生仅作了解即可,并尽量给出可作同义代换的相关汉语基本语汇。
2、教学的针对性。汉语流行语数量繁多,但并非杂乱无章,教学中可按不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将其总结归类,这样既有利于讲授,又便于汉语学习者有规律地学习。对于以从事某种特定行业为目的的汉语学习者应优先介绍与该行业相关的流行语或行业名词的流行新解;对于以日常生活口语交际为主要学习目的的汉语学习者应优先介绍当地的流行语,甚至当地流行的方言;对将参加HSK测试的汉语学习者,可以相关测试要求的口语大纲或教材涉及具体话题为点展开教学;教学中,既可作单一分类,也可以将几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从而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很多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汉语学习中,除了校园外,接触最多的交流人群是当地人,他们很有可能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方言。对于这种类似“沉浸式”的方言接触,我们不妨积极对待,如开设介绍方言的小板块,同时每个方言词汇或短语都应给出对应的普通话表达,这样增加了汉语学习趣味性,也加强了学习的实用性,毕竟就交际而言,方言不是时代的敌人。
3、教学的渐进性。由于汉语流行语的常变常新、层出不穷,很容易给汉语学习者以驳杂、繁琐的感觉,因而在具体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教学渗透进具体教材的学习中,也可借助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媒等多种教学手段,并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有关文化的书籍,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使汉语流行语的学习变为一种乐趣而非负担。
4、教学的整体性。为增强汉语流行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用价值,教学中应注意对流行语汉语应用范围及效果的讲解和辨析,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流行语的意义及功用。
流行语存在一定的使用范围之分,如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进行汉语流行语教学时如不讲清具体流行语汇的应用范围可能导致语义的歧义或交际的障碍。
另外,汉语流行语愈加丰富的感情色彩也应在汉语流行语教学中加以重视。语汇使用效果是调侃、讽刺、自嘲或其他某种情绪,都应加以适当说明。
很多汉语学习者来自不同国家,这必然造成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教学中应结合流行语体现的文化意义,并可做些中国文化的对比分析,既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词义,从而了解中国文化,改变文化偏见。
五千年的悠久中华文化使汉语时刻散发深邃和厚重的魅力,而源自日新月异的中国现代社会的汉语流行语则是彰显汉语蓬勃生机与活力的代言人。面对方兴未艾的“汉语热”,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流行语教学,并带动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从而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及影响是每个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在汉语流行语的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常用于日常口语交际”为标准选择汉语流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并以“恰当运用于日常口语交际”为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具体来说:
1、教学的灵活性。这是口语教学的首要原则。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应选择当下被大多数社会群体使用甚至已进入基本语汇,但字典词典未进行收录或未对其意义新解进行准确收录的流行语汇。追求时效性也是灵活的题中之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教学实践发生的当下或几个月、一年等为时间尺度进行搜索,时间跨度不应过长。同时应指出的是,对于汉语流行语中那些使用率不高或趣味低下、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缺乏持久的部分,应尽量避免其传播,必须做出讲解时应告诉学生仅作了解即可,并尽量给出可作同义代换的相关汉语基本语汇。
2、教学的针对性。汉语流行语数量繁多,但并非杂乱无章,教学中可按不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将其总结归类,这样既有利于讲授,又便于汉语学习者有规律地学习。对于以从事某种特定行业为目的的汉语学习者应优先介绍与该行业相关的流行语或行业名词的流行新解;对于以日常生活口语交际为主要学习目的的汉语学习者应优先介绍当地的流行语,甚至当地流行的方言;对将参加HSK测试的汉语学习者,可以相关测试要求的口语大纲或教材涉及具体话题为点展开教学;教学中,既可作单一分类,也可以将几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从而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很多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汉语学习中,除了校园外,接触最多的交流人群是当地人,他们很有可能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方言。对于这种类似“沉浸式”的方言接触,我们不妨积极对待,如开设介绍方言的小板块,同时每个方言词汇或短语都应给出对应的普通话表达,这样增加了汉语学习趣味性,也加强了学习的实用性,毕竟就交际而言,方言不是时代的敌人。
3、教学的渐进性。由于汉语流行语的常变常新、层出不穷,很容易给汉语学习者以驳杂、繁琐的感觉,因而在具体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教学渗透进具体教材的学习中,也可借助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媒等多种教学手段,并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有关文化的书籍,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使汉语流行语的学习变为一种乐趣而非负担。
4、教学的整体性。为增强汉语流行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用价值,教学中应注意对流行语汉语应用范围及效果的讲解和辨析,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流行语的意义及功用。
流行语存在一定的使用范围之分,如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进行汉语流行语教学时如不讲清具体流行语汇的应用范围可能导致语义的歧义或交际的障碍。
另外,汉语流行语愈加丰富的感情色彩也应在汉语流行语教学中加以重视。语汇使用效果是调侃、讽刺、自嘲或其他某种情绪,都应加以适当说明。
很多汉语学习者来自不同国家,这必然造成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教学中应结合流行语体现的文化意义,并可做些中国文化的对比分析,既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词义,从而了解中国文化,改变文化偏见。
五千年的悠久中华文化使汉语时刻散发深邃和厚重的魅力,而源自日新月异的中国现代社会的汉语流行语则是彰显汉语蓬勃生机与活力的代言人。面对方兴未艾的“汉语热”,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流行语教学,并带动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从而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及影响是每个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