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论文
作者:刘明亮来源:原创日期:2012-08-20人气:642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另外,一些污染严重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可重复性差且耗时长的实验、一些化学工业生产的实验甚至一些错误实验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等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利用视觉效果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实验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
在《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一节中,有关物质溶解于水后如何电离、电离成什么、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何正确书写等是教学中的难点,这是无法用实验演示的,用粉笔、黑板又会使课堂枯燥乏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为课堂带来活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准确。电脑制作的动画将演示物质溶解于水后,电离,及分散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当物质混合在一起后,离子也随之混合在了一起,不同离子的相遇将形成新的微粒,有些微粒将很难电离,而有些新的生成物即使生成,也会马上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有些离子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由此,学生将会理解为什么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有的离子将两边删除。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带来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难以适应高节奏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提供的教学信息量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相对缩短;多媒体课堂教学节奏变快,许多同学觉得在听课时没有缓冲的过程,思考与记笔记难以兼顾,往往是顾此失彼,很难在短时期内适应这种变化。
(二)多媒体的高容量难以保证教学的高质量
多媒体能够运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来展示教学内容,较黑板更形象、更鲜活、直观。但是在课件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出注意力很难集中、有的学生感到目不暇接,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课后忘得一干二净,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同时学生长时间观看大屏幕,太强的光刺激易使学生头痛眼花,对学生的身体也不利。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当教师站在计算机前,面对计算机进行教学,学生只注意大屏幕,看不见教师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分离,使教师的主导作用退化为解说作用。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而,离开了师生交流的教学显然是失败的。在实践中虽然强调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性,但真正做起来往往会出现教师以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活动围着多媒体转的不正常现象。教师的临场发挥受到约束,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限制。若课件介绍的知识内容与同学接受能力有差距时,还要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加以补充和强调。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相信我们只要不断地去学习、掌握这种技术,很好地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去,就一定能实现多媒体课件与化学教学的有机整合,从而达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综合效果。
在《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一节中,有关物质溶解于水后如何电离、电离成什么、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何正确书写等是教学中的难点,这是无法用实验演示的,用粉笔、黑板又会使课堂枯燥乏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为课堂带来活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准确。电脑制作的动画将演示物质溶解于水后,电离,及分散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当物质混合在一起后,离子也随之混合在了一起,不同离子的相遇将形成新的微粒,有些微粒将很难电离,而有些新的生成物即使生成,也会马上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有些离子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由此,学生将会理解为什么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有的离子将两边删除。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带来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难以适应高节奏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提供的教学信息量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相对缩短;多媒体课堂教学节奏变快,许多同学觉得在听课时没有缓冲的过程,思考与记笔记难以兼顾,往往是顾此失彼,很难在短时期内适应这种变化。
(二)多媒体的高容量难以保证教学的高质量
多媒体能够运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来展示教学内容,较黑板更形象、更鲜活、直观。但是在课件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出注意力很难集中、有的学生感到目不暇接,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课后忘得一干二净,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同时学生长时间观看大屏幕,太强的光刺激易使学生头痛眼花,对学生的身体也不利。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当教师站在计算机前,面对计算机进行教学,学生只注意大屏幕,看不见教师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分离,使教师的主导作用退化为解说作用。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而,离开了师生交流的教学显然是失败的。在实践中虽然强调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性,但真正做起来往往会出现教师以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活动围着多媒体转的不正常现象。教师的临场发挥受到约束,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限制。若课件介绍的知识内容与同学接受能力有差距时,还要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加以补充和强调。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相信我们只要不断地去学习、掌握这种技术,很好地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去,就一定能实现多媒体课件与化学教学的有机整合,从而达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综合效果。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