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演变的时空分析-经济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之间经济分异特征日趋明显,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势必会导致城乡间的竞争和对立,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协调,同时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很有必要对城乡经济差异的发生、变化和控制进行研究,寻求解决城乡差异问题的途径。目前,学术界对经济差异的探讨,多集中在区域经济差异上,如林毅夫、陆大道、李小建、欧向军、鲁凤、蒋国富等著名的经济学者和地理学者从不同的侧面、不同尺度研究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差异的大小及空间变化趋势,涉及东中西三大区域、南北区域、省际和省内的区域经济差异。城乡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差异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反映了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对城乡经济差异进行系统研究,既是构成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主要方面,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提供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城乡经济差异;泰尔指数;云南省
2 研究方法
2.1研究的空间单元和数据样本
本文选取云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分析的变量指标,分析的时间段为1978-2007,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
2.2 分析方法选择
定量描述城乡差异的指标很多,如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基尼系数等,本文采用RHL值和泰尔系数,泰尔指数能充分考虑到人口权重、收入权重的影响,RHL值能直观反映城乡发展的相对差异。但采用泰尔指数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苑林娅撰文指出,国内部分学者采用泰尔指数及分解方法,把全国的总差距分解为行业、所有制间及其内部各自的差距,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我国有大量的失业人口存在,他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无法通过行业的总体差距和所有制的总体差距来体现。但用泰尔指数分析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是精确的和客观的,也是国际上较通行的方法之一[7]。
计算公式如下:
= (1)
为泰尔指数,以GDP比重加权。其中,Y、N代表云南总收入和总人口, 、 代表云南城镇和农村收入和人口, 越大,说明城乡差异越大。
(2)
、 分别表示第 年度的云南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RHL值反映城乡之间的相对发展差距,其值越大,说明城乡发展差异也越大。
3 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演变的过程分析
3.1 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演变特征
根据公式(1)(2),得到泰尔T指数(以GDP比重进行加权)和RHL值为表1,根据表1绘制直观曲线图1,得到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演变的总特征:以泰尔指数衡量,剔除异常点1978年,从1979年到2007年,虽局部振荡,但总体呈上升趋势。RHL值的曲线图与泰尔指数的曲线图基本吻合。
表1 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的演变过程(1978-2007)
Tab.1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Yunnan (1978-2007)
年份 泰尔指数 RHL值 年份 泰尔指数 RHL值 年份 泰尔指数 RHL 值 年份 泰尔指数 RHL值
1978 0.3187 2.51 1979 0.1046 2.89 1980 0.0946 2.85 1981 0.0713 2.51
1982 0.0456 2.12 1983 0.0392 1.99 1984 0.0466 1.96 1985 0.0821 2.31
1986 0.1091 2.56 1987 0.1204 2.71 1988 0.1202 2.70 1989 0.1211 2.73
1990 0.1515 3.09 1991 0.1413 2.97 1992 0.1685 3.34 1993 0.2072 3.91
1994 0.2306 4.27 1995 0.2069 4.02 1996 0.1978 3.90 1997 0.2032 4.04
1998 0.2219 4.36 1999 0.2178 4.30 2000 0.2542 4.28 2001 0.2676 4.43
2002 0.2930 4.74 2003 0.2747 4.51 2004 0.2944 4.76 2005 0.2761 4.54
2006 0.2702 4.47 2007 0.2607 4.36
图1 1978-2007年云南城乡经济差异演变曲线图 Fig.1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Yunnan (1978-2007) |
从泰尔指数看,1978-2007年间,总体呈上升走向,说明随着经济增长,城乡经济差距逐渐拉大。其中,1978年泰尔指数极高,为0.3187,之后开始下降,到1984年,泰尔指数达到最低值为0.0466,年均降幅为8.3%,说明1978-1984年间,城乡差异逐渐缩小,这是因为我国1978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市居民上涨幅度,导致城乡差异缩小;1985-2005年的21年间,泰尔指数呈上升趋势,年均递增率达到为10.93%,说明在这一时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拉大,农村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2005年后,城乡差异呈现递减的趋势,但较缓慢。从RHL值看, 1978-1984呈现递减的趋势;从1984年开始到1994年,由两倍增加到4倍;1994年后,RHL值均在4.0以上;2004年后,RHL值有所回落,但降幅较小。
3.2 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演变趋势分析
以云南省每一年份的人均GDP为自变量,以相应年份的泰尔指数为因变量,按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看,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 =0.9629较大,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回归方程为:
(3)
0 |
0.05 |
0.1 |
0.15 |
0.2 |
0.25 |
0.3 |
0.35 |
0 |
2000 |
4000 |
6000 |
8000 |
10000 |
12000 |
云南省人均GDP |
泰尔指数 |
图2 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演变的趋势分析
Fig.2 Trends to evolve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equality in Yunnan from 1978 to 2007
从图2可看出,从1979 -2007年的29年间,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随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特征。从1979到2003年,城乡经济差异呈扩大的趋势,自2004年以来,差异扩大的趋势开始减缓。根据库兹尼茨对收入差异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异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大,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收入差异随着经济增长开始缩小,呈现倒“U”型特征【8】,通过对云南城乡经济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云南城乡经济差异随着经济增长显示出库兹尼次曲线的倒“U”型特征。
3.3城乡经济差异的收敛和发散的空间分析
城乡差异的扩大,并不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而农民收入的停滞和下降造成的,而是城市和农村经济均有增长,只是它们增长的速度不同。以全省人均GDP为衡量基础,不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高于还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只要在考察期内趋近于全省平均水平,就认为是收敛,反之则为发散[9]。计算公式为:
(4) (5)
其中 、 表示城市和农村的相对发展指数, 、 分别表示云南第 年度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表示全省第 年度人均GDP。
根据公式(4)、(5)得到表2,并画出直观曲线图3,可分析云南城乡经济差异收敛与发散状况。
表2 云南省城乡差异收敛与发散的空间分析(1978-2007)
Tab.2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analysis economy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 Yunnan from 1978 to 2007
年份 城镇 农村 年份 城镇 农村 年份 城镇 农村 年份 城镇 农村 年份 城镇 农村
1978 0.45 -0.42 1979 0.46 -0.94 1980 0.57 -0.47 1981 0.52 -0.39 1982 0.45 -0.31
1983 0.46 -0.26 1984 0.45 -0.25 1985 0.54 -0.33 1986 0.64 -0.36 1987 0.51 -0.44
1988 0.39 -0.49 1989 0.30 -0.52 1990 0.24 -0.59 1991 0.23 -0.58 1992 0.27 -0.62
1993 0.30 -0.66 1994 0.36 -0.68 1995 0.32 -0.67 1996 0.27 -0.67 1997 0.35 -0.66
1998 0.36 -0.67 1999 0.35 -0.68 2000 0.32 -0.69 2001 0.35 -0.69 2002 0.42 -0.70
2003 0.30 -0.71 2004 0.26 -0.73 2005 0.18 -0.73 2006 0.12 -0.74 2007 0.09 -0.75
1979-1984年5年间,城市的发展向下收敛,农村的发展向上收敛,导致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从1985-1994年的10年间,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省经济平均增长幅度,呈现向上发散趋势,而农村的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全省平均发展速度,呈现向下发散的趋势,城乡差异逐渐分离趋异,导致城乡差异急剧扩大;1995-2003年的10年间,城市的发展呈向下收敛趋势,但变化平稳,农村的发展呈现向下发散趋势,总差距增大;2004-2007年,城市呈向下收敛,农村向下发散,总差异有缩小的趋势。
图3 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的收敛与发散的空间分析(1978-2003)
Fig.3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about economy between urbanand ruralin Yunnan (1978-2003)
综上所述,在1978-2007年的30年间,云南省城市发展以向下收敛为主,农村发展以向下发散为主,导致城乡经济发展分离趋异,总体表现云南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地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仿,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区域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1998(6),12-15.
[2]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卷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4]欧向军,沈正平,朱传耿.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1):78-83.
[5]鲁凤,徐建华.基于不同区划系统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J].人文地理,2006,88(2):77-81.
[6]蒋国富,刘长运.河南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08,28(4):636-639.
[7] 苑林娅.中国收入差距不平等状况的泰尔指数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4(1):30-37.
[8]丁四保,王荣成等编.区域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6-137.
[9]LONG·L·Y, NG·M·K.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ra-provincial disparities in post-reform <st1:country-region w:st="on">China</st1:country-region>: a case of Jiangsu province[J] ,Geoferum,2001,(32):215-234.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Yunnan Province by Theil Index
Sun li-ping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stitute,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qujing,65501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ccurrence and change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in Yunnan, and its spatial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own to convergenc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own to divergence, leading to separate divergent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s more and more behind urb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isparity; Theil index; Yunnan Province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