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打音乐的源流定义以及职能
研究现状
在知网搜关键词“吹打乐研究”共有141条结果,其中期刊有103篇,硕士论文为24篇博士论文有4篇,国内会议4篇,学术期刊4篇。从地域来说,北方高于南方,陕西吹打乐研究高居第一位,山西属于吹打乐研究较多的地区,可能与悠久的历史和横向的传播有关。研究角度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大致分为本体研究、渊源研究、背景研究、阐释研究和变迁研究。研究方法为田野调查和案头工作。
吹打音乐的源流定义以及职能
(一)溯源及定义
《民间吹打着各种类型与人文背景》中,薛艺兵认为:以吹、 打乐器为主要配置形式的民间合奏是中国传统民间器乐中最为普遍的演奏形式。从古至今,吹管和打击乐器一直都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真正的成熟,也就是“吹打乐”作为一种成熟的乐种形式呈现的,是在汉代“鼓吹乐”。而鼓吹乐对吹打乐的影响,就如薛艺兵在文中所说的“尽管鼓吹乐作为“官乐”主要在宫廷、军队和官府发展演变 , 但它毕竟首开中国吹打乐种之先河 , 对后世发展起来的民间各类吹打乐种无疑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内音乐家自1950年后,挖掘整理后介绍的吹打乐种有近20种,例如辽南鼓吹,西安鼓乐、智化寺京音乐,山西八大套、河北吹歌、苏南十番鼓、十三锣鼓等等都是为人熟知的。
《1980年以来的汉族民间吹打乐研究》中,许璐和蔡际洲定义为: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要配置形式的民族器乐合奏形式,之后他们又对文中出现的“吹打乐”定义为包含了鼓吹乐的民族器乐合奏形式。
而吹打乐究竟称为是一种乐种还是演奏形式,大家争辩不一。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对于吹打乐的定义是“民间器乐音乐中之一,由吹打两类乐器演奏的音乐,民间俗称锣鼓或鼓吹乐”;而周青青在《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中这样定义:“由吹,打两类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民间俗称锣鼓或鼓吹乐”;袁静芳和杜亚雄也认为,是由一两件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配合其他弦乐、打击乐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那究竟是乐种还是演奏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鼓乐和吹打乐的相同与不同
鼓乐和吹打乐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相同乐器配置的乐种,只是叫法不同,但是其中大有奥妙。
鼓乐是只有懂礼仪规矩的乐户才可以演奏的,其目的主要是“行礼事”——礼乐祀神。古人认为,没有音乐人就无法与神灵沟通,所以他们的婚丧嫁娶,礼仪乐事,需要有一个中间的媒介来代替传达,所以会找专业的人也就是乐户来担当传达媒介的重任。虽然如此,但乐户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尚。山西的乐户与北魏的乐户制度是同时出现的,从古籍文献中可以看到乐户基本上都是犯了错误被贬的,而且“子孙后代为贱民,不得与庶民同列。”他们的地位比普通的庶人还要低一层,世世代代受人鄙视。他们不准进学堂读书,不准与庶民通婚,只能在乐户之间联姻,这样的制度一直持续到清雍正元年。
而吹打乐则是身为平民的工商农业学界爱乐者,上层绅士和官僚爱乐者组成的,他们把自己作为娱乐的音乐称为吹打乐,而把乐户演奏的音乐称为鼓乐。民间“八音会”就包括其中。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专业与业余的区别。新中国成立后,新音乐工作者认为鼓乐和吹打乐之分,有歧视民间鼓乐的嫌疑,所以就把八音会,红衣行,鼓乐班,乐户统称做八音会。
(三)吹打乐的职能转变
在明清时期传统的庙会,戏班大戏开演前的闹台锣鼓都是八音会公益演出的场合,吹打社不收佣金,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人格的一种贬低。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把吹打乐搬上了现代的舞台,已经成为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显示出民间吹打乐旺盛的艺术生命。从上可以看出吹打乐已经从公益的业余爱好转为专业和传统继承。
个案研究
在知网搜索“山西吹打乐”关键词,可搜出25条结果,大部分为现状与变迁研究,传承与发展研究,多以班社个案为例。从研究对象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景蔚岗的《山西民间吹打乐申论》中提到:吹打乐俗称八音会音乐,八音会是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以自娱情性为目的的民间乐社组织,乐社成员是工商农学政各界的业余音乐爱好者。百姓称其 “自乐班”、“票儿班”、“秀才班“,乐社自称“同乐会”、“雅乐社”、“音乐会”、“八音会”。 有关“八音会”的标题出现的最多,成为山西民间吹打乐中研究的最多的一个乐种类型,笔者选择两篇进行大致内容概括如下:
田菲《山西忻州八音会的传承发展研究》主要是对忻州八音会的整体概述,从环境背景,起源发展,以及音乐本体特征进行展开描述;从民俗学的角度入手,对忻州八音会的民俗生态环境进行探究,将八音会的表演情境分为民间表演和官方表演情境(婚嫁丧葬和官方表演);最后对八音会的传承人和传承方式进行整理,研究阐释了新时期八音会在当前民俗商业化和市场化中的传承发展趋势。
李霞《上党八音会的民俗文化研究——以高平市为个案》是对盛行在山西东南部晋城长治以及其下辖19个县区的上党八音会的民俗文化语境中的研究。主要从地理人文环境,民俗活动反应会组织的运作以及记忆的传承和社会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深层的人文阐释,即文化内涵以及对于构建当地民俗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