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电视新闻专题的采访技巧

作者:高金娥来源:《视听》日期:2017-09-22人气:1723

电视新闻采访,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一项极为关键的技能,采访的成败决定节目的质量和深度,“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足见采访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份量。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掌握和正确运用采访技巧,才能很好的完成采访任务,做出精品节目。电视新闻专题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电视新闻专题篇幅长挖掘深,要求记者具备高度的政策和新闻理论素养,还要具备很强的采访能力。采访技巧,也是电视新闻专题记者的必须掌握并合理运用的基本技能。

 

一、做好预案

除了突发事件,专题节目记者都有时间条件先做预案。换言之,是拍摄之前要做前期采访。对事件、采访对象、涉及领域的学科知识、包括背景,都要有充分的了解,有条件的要做详细的节目策划,确定采访主题,采访涉及到的人物,细分到每个采访对象的提问问题。做预案的好处是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之仗,鲁豫曾经在她的文章中写过,她做过的每一次访谈,她都要提前做预案,深入了解采访对象和每个人背后的故事,这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职业的尊重。

二、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更多的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所谓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包括肢体语言等方式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记者与采访对象必须有效沟通。第一眼印象,决定了受访者对记者是否信赖,是否愿意或能够顺利接受采访。所以采访前的有效沟通甚至比话题展开更重要。记者要在衣着和谈吐上让采访对象有认同感,拉进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制造适宜的谈话气氛,让采访对象感受到来自记者个人魅力和来自媒体的理解与尊重。

三、渐进话题

由浅及深进入话题,话题从采访对象熟悉并一定能够开口回答的话题进入,让对方感觉接受采访不是很难的事情,引导消除对方的紧张情绪,逐渐进入畅所欲言的心理状态。打个比方,记者要采访一个果园的主人,想了解这个果园的投入产出、用工、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以及农民对政府的对农政策的掌握和理解,记者可以提前告诉他,咱俩聊一聊果园的情况。采访开始的时候,可以先跟他唠几句闲话,闲话在节目后期剪辑的时候可以剪掉不用,但是能让采访对象轻松进入话题。比如,记者可以问:你今年的苹果着色不错,看起来没少下工夫。或,你家小孩看起来就很聪明。让话题从日常的角度由浅及深展开。

四、深挖主题

电视新闻专题记者需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抓住话锋将话题深入下去,深挖下去。要有公众视角,要有自己的观念和看法。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发掘出选题的思想意义,是记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深入开掘过程。再依据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提炼主题,从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时效性、普遍性、典型型、科学性等多处着眼,对问题,对人物对时间,都有准确的把握。主题深挖,是功夫在诗外,不是一日之功,是日积月累的观察思考和知识积累,需加强新闻理论学习和自身修养的淬炼。优秀的电视新闻专题片永远是主题深刻,立意高远、角度新颖和制作精良。

五、破解难题

(一)怵镜头

电视记者很怕遇到怵镜头的采访对象,面对面能侃侃而谈,但是对上镜头就冷汗直冒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很多采访记者图省事,帮助采访对象把采访内容打印出来,挂在摄像机头旁,有时候找人举着,采访对象照着念,眼神不对,同行一眼就能识破,但是好歹是完成了采访任务。笔者对这样的做法不敢苟同。庄河电视台记者曾经在采访一位城建部门的副局长时候遇到这种情况,采访进行了四、五次都没有进行下去。记者决定给他一个缓冲的时间,跟他商量隔日再来。次日,采访记者跟摄像记者做好沟通,摄像记者架上机器,说,一会再拍,你们先唠会儿,预演一下,我到外边抽棵烟。室内,采访记者跟副局长先唠了会儿家常,再转到工作,记者说,现在咱们演习一下,慢慢切进主题,谈得深入浅出,采访进行得非常成功,当然,摄像机一直是开着的。这位副局长,日后多次讲到记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和高度赞扬。

(二)拒不接受采访

新闻记者特别是新闻专题记者,被采访对象拒绝采访司空见惯,但是在有的节目中,有的采访又是必需的,偷拍的效果又未必理想,记者需要用耐心和智慧拿下采访。

一对农村父女因为已婚女儿拒不支付赡养费打官司,此前老父亲找上门当众把已婚女儿打了,女儿又找人去把继母打了一顿,往父亲的水缸扔大粪,庄河台记者在庭审阶段跟拍了全过程,老父亲义愤填膺,女儿撒泼骂街,恶形恶状。法院找电视台做这个节目的目的,是希望把这个女儿做个反面典型,整肃社会风气,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事后,记者去他们居住的村庄采访,村民对这对父女的评价是: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像小的。女儿拒绝接受采访,拎着棒子撵着狗把记者赶了出来。节目组在进行讨论的时候,一些人坚持节目已有的素材就可以发,这种品质败坏的女人,就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永远翻不过身。笔者持反对态度,希望给这个女人一个解释和重新做人的机会,希望给父女关系缓和留有空间。在以后的两个月时间里,笔者去了她家五次,第五次,这个普通的农妇说:如果我一直不接受采访,你工作是不是就丢了?你也不容易,我就跟你说说吧。她痛苦流涕,千夫所指的背后,是继母挑衅闹事,父亲重男轻女经常打她,她快40岁了还打,她又拿不出高额赡养费等原因,她用常人不可理喻的方式报复父亲。知道原因,笔者联系办案法官做父亲的思想工作,帮助修复父女关系,唤醒她人性中的善与孝,父女俩庭外和解。节目制作时,笔者弱化了矛盾冲突,对她一些行为用“行为过激”一语带过。圆满的结局一样可以保证节目质量。

(三)特殊人物

“环球时报记者在加拿大总理记者会上遭歧视”,“美密苏里大学绝食抗种族歧视,华裔记者现场遭围”,记者在采访实践中,象这样被歧视被不公平对待的事情司空见惯。但是有时候,又必须跟这样的采访对象打交道,理论性的采访技巧是搞不定的。这种特殊情况特殊人物需要特殊对待。

庄河市电视台的记者,曾经在采访一位检察院官的时候,他说,你们县级台的记者,有什么资格采访我?记者说,是庄河的百姓,有权利了解发生在庄河的这件事情的真相。这位检察官后来还是接受了采访。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首先要一身正气凛凛无惧,不溢美,不放低身段,客观公正。

但是有些高难度采访,会是记者职业生涯的重笔,庄河有一位农民文化名人林辉英,90高龄,学富五车,淡薄清高,本地电视台多次联系他采访均被拒绝。林老不图虚名。但是对于庄河电视台来说,没有一部关于林老的影像资料,是很大的一个遗憾,对庄河的文史研究也是不负责的。接受任务的记者在三年的时间里,跟林老多次联系,避开采访话题,探讨诗词歌赋楹联与集邮,探讨庄河文化。其间读完他6本著作,也带着他爱喝的酒去乡下看他。2016年夏天,林老接受了的采访,庄河台倾一个部门之力做了30分钟的专题节目。林老的一生,就是庄河的一部文化史,也是庄河的一部编年史。节目在播出后,得到林老的充分肯定,传播到网上和微信平台,被庄河人广泛收藏。2016年底,林老与世长辞。这次采访,记者得到了成长,收获了友谊和荣誉,也肩负起媒体人责任。

(四)突发事件

在应对突发事件中,采访记者应该快速反应,以系统、深入的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主动出击,缜密策划,要设法得到现场指挥的认可和支持,进入新闻现场,在不影响现场正常运作的前提下,采访到新闻当事人和现场工作人员,把人文关怀融入到突发事件当中去,以深入人心、有情感的传播赢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作为一名专题节目记者,首先要具备的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与时俱进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能够吃苦在前的作风,丰富广博的知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勤俭守德的精神品质等。需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锤炼,具备新闻专题报道需要的雄厚的专业能力。采访技巧,恰恰也是新闻记者业务能力个人修养的直接体现。电视新闻专题记者的采访技巧,其实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