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新媒体视域下非遗发展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李雅华 张诗琦 詹芷馨 戴昕晨 夏斯钰来源:《大河美术报》日期:2025-05-24人气: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大鼓作为非遗瑰宝,与当代流行文化相比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吸引年轻人。而新媒体平台,尤其是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流行,为其复兴带来希望,有助于湖北大鼓突破传统传播界限。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探索湖北大鼓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保护传统并融入现代,促进文化多样性和认同感,为社会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新媒体传播理论基础

  新媒体传播的主体与特性。新媒体改变非遗传播格局,网民可传播信息,湖北大鼓能触达全球观众。直播和互动可使观众主动参与文化体验,使湖北大鼓更具活力创新。与此同时,新媒体的高速传播覆盖广泛受众,短视频和直播可有效提升湖北大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与体验感。新媒体的互动特性为文化传播赋予生命力,湖北大鼓可通过直播平台触动观众心灵,让远在他乡的人感受鼓点的温度和情感,使传统艺术在新媒体中焕发光彩,贴近现代人生活。此外,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还能为观众提供深入体验机会,提升内容的教育意义。

  湖北大鼓的现状与新媒体传播策略

  湖北大鼓的传承困境与新媒体机遇。湖北大鼓传承方式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较为受限,难以吸引年轻一代。而新媒体为其带来转机,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使其能跨越限制,与全球观众互动,提升参与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艺术表达丰富性。湖北大鼓与舞蹈在表达情感等方面相通,二者融合可营造独特艺术氛围,加之新媒体的助力展示魅力,可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

  新媒体助力湖北大鼓发展的实践探索。新媒体为湖北大鼓发展带来新可能。直播平台使表演者突破地理限制与全球观众互动。观众也能影响表演内容和风格,提升参与感。例如,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可与直播平台合作,举办在线表演,讲述背后故事和技艺传承,吸引年轻观众。但新媒体也面临挑战,在积极使用新媒体技术及平台的同时,也需注重保持非遗独特性和艺术纯粹性,提升直播教育价值。

  结语

  在新媒体的浪潮中,湖北大鼓展现出新的活力与可能,也面临着“保护、传承与创新”和“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文化独特性和深度”的双重挑战。在这方面,湖北大鼓的保护与传播应继续深化与新媒体的融合,同时与教育、旅游等领域结合,使湖北大鼓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发光发热,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借鉴。


文章来源:  《大河美术报》   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